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第二章 空间描述

91. 地形

地球表面各种起伏形态的总称。它是由内力(主要是地壳运动)和外力(风力、水流、冰川、波浪等)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在应用上,有时与地貌有差异,如地形图和地貌图。地形图是着重表示地形的地图。是经实地测绘或据遥感图象并配合有关的调查资料编制而成的。而地貌图是表示各种地貌标志的专题性地图。在测绘工作中,是对地表起伏的形态和位于地表固定物体的总称,即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92. 地貌

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外貌的总称。大陆和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地貌单元。而山丘和平原又是陆地上最主要的两大地貌单元。地貌是内力地质(主要是构造作用)和外力地质(风化、水流、冰川、水溶蚀等)长期作用的结果。由于地貌条件的不同,地表径流的特点、地下水的类型、储量、循环运动条件以及地质构造等也不相同。

93. 水文

地球表面的各种水体的分布及其流量、水位、含沙量等情况和变化规律。通常把水位、流量、含沙量等称水文要素。按水体的类型不同,有水文气象、陆地水文、海洋水文和地下水水文等。水文是各项水利工程及其他与水有关的建设事业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依据。

94. 高山冻原/高山苔原

森林雪线以上高海拔的山地,年均温度0℃以下,土壤或疏松岩石常年冻结,为无林沼泽型植被的草地。环境条件极其严酷,强风、大雪、寒冷、温度变化大、空气稀薄、光照强度大。生长季节短,生产力低。分布于纬度较低的高山地区。中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面积占中国草原面积的1/3-1/4。植被结构简单,植物种类少,大多为多年生,靠营养体繁殖。垫状和毡状植物占优势,主要为蒿草毛莎草科牧草,亦有针茅和双子叶植物。植株低矮,草层高约12厘米,阴坡生长杜鹃科的可越橘、岩高兰、矶踯躅等常绿矮灌木,以及垫状匍性矮桦、北极柳。灌丛高1.5厘米以上,先开花后长叶,下层覆盖苔藓和地衣,厚达40厘米。适于放牧牛和藏羊。

95. 高原

以宽阔平坦地面为主的、面积广大的高海拔地区。高原一般以较大的海拔高度区别于平原,以较大的平坦地面和较小的起伏区别于山地。根据分布状况,可分为山间高原、山麓高原、大陆高原(或台地)、海底高原等。山间高原是与其周围山脉同时形成的高原,部分或全部被山脉包围,如中国的青藏高原。山麓高原是介于山脉和平原之间,分布于山脉外缘的高原,如巴塔哥尼亚高原。大陆高原或称台地,是从低地或海边陡然升起的高原,如南非的高原或台地。海地高原又称海台,是海底具有较平坦宽阔顶面的海底高地,一般相对于邻近低地高差在1000米以上,顶面起伏不大。高原按组成岩性不同 ,分为黄土高原、岩溶高原等。中国的高原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6%,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是世界著名的高原,高原面上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96. 青藏高原

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旧称康藏高原。位于中国西部及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甘肃省西南部及云南省西部。北纬27°20′-40°00′,东经73°40′-104°20′。东西长2700公里,南北宽400公里。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①地形。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密切相关,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原南有喜马拉雅山脉,北有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东为横断山脉,西为喀喇昆仑山脉。内有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等。这些山脉海拔大多超过6000米,喜马拉雅山脉许多山峰超过8000米。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怒江、澜沧江、塔里木河等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许多河流的发源地。②冰川、湖泊、地热。高峰终年积雪,似冰川营垒,是全球中低纬度地区的最大冰川活动中心。冰川面积3.42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冰川面积的77%。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区,也是盐湖最大分布区。如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钠木错,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高原上随地势升高,分布着季节冻土、隔年冻土和多年冻土,冻土厚度随海拔增高而增厚。在多年冻土区内,发生冻胀丘、冰锥、寒冻石流、热融沉陷等现象,给施工、建筑物、交通运输造成很大困难。高原地下岩浆活动频繁,多地热活动带,形成许多温泉、热泉、沸泉,如羊八井地热田。③气候。高原地势高峻,对该区和东亚气候产生极大影响,具独特的高原气候特征:空气稀薄,含氧量少,平均气压大部分在625毫巴以下,为海平面气压的一半;空气密度0.71-0.80千克/立方米,平均为海平面的60%-70%;空气含氧量0.166-0.186千克/立方米,比海平面减少35-40%;水的沸点也降到84℃-87℃。光照充足,辐射量大,全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3600小时,年总辐射量大多高于160千卡/平方厘米,气温低,年变化大,年平均气温多低于5℃,1月均温大多为0℃-13℃,在海拔高处也出现‐16℃-‐18℃的闭合等温线地区,7月均温8℃-18℃,藏北地区多低于8℃。干旱季分明,干季多大风,4月-9月为雨季,降水地区分布差异悬殊,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50毫米-900毫米。全年大风日数藏北地区最多,阿里地区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150天以上。高原寒冷干燥,气候严酷,自然植被多矮小稀疏,具有抗干寒、抗风、耐盐等生态特性。高原上的高山草甸土、高山荒漠土等,土层浅薄,发育较差。高于4500米的地方,没有绝对无霜期,谷物难以成熟,只宜放牧。牲畜以耐高寒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为主。4200米以下的河谷可种植作物,以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油菜等耐寒种类为主。雅鲁藏布江谷地纬度低,冬季无严寒,小麦可安全越冬,加上光照条件好,春夏温度偏低,延长了小麦生长期。拉萨市冬小麦有公顷产12277.5千克的记录。④自然地理。高原地势高差悬殊,各自然要素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变化互相交错、紧密结合,可划分为10个自然地理区。a.喜马拉雅南翼山地-亚热带山地森林(暖热、湿润):由东喜马拉雅山和岗日嘎布山脉主脊以南的山地和峡谷组成,是中国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的西延部分。≧10℃的天数超过180天,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以水稻为主。b.藏东川西南高山峡谷-山地针叶林(温暖、半湿润-湿润):在高原东南部,西起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东连横断山区中北部。最暖月均温12℃-18℃,≧10℃的天数120天-180天,年降水量500毫米-1000毫米,农作物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可种植玉米、小麦、青稞、核桃、梨、石榴等,森林资源丰富,出产天麻、虫草等贵重药材和食用菌类。c.那曲、玉树丘状高原-高寒灌丛草甸(寒冷、半湿润):在高原中东部,西起怒江河源的那曲,向东经通天河的玉树、黄河上游的里洛至四川西北部的阿坝、若尔盖。区内山体宽厚,多宽谷、盆地和缓丘。最暖月均温6℃-10℃,年降水量400毫米-700毫米,暖季冰雹天气频繁。d.藏南宽谷湖盆-山地灌丛草原(温暖、半干旱):包括喜马拉雅主脉的高山及其北翼高原谷盆和雅鲁藏布江上游谷地。≧10℃的天数50天-150天,最暖月均温10℃-15℃,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主要种植小麦、青稞、豌豆和油菜,有高原粮仓之称。e.羌塘高原谷盆-高寒草原(寒冷、半干旱):最暖月均温6℃-10℃,最冷月均温‐10℃以下,年降水量100毫米-300毫米,以牧业为主。f.青南高原宽谷-高寒草原(寒冷、半干旱):最暖月均温6℃-10℃,年降水量200毫米-400毫米,多年冻土连续分布,平均厚达60米-90米,是放牧牦牛和绵羊为主的纯牧区。g.青东祁连山地-山地草原与针叶林(温凉、半干旱-半湿润):最暖月均温12℃-18℃,年降水量250毫米-600毫米,河谷区发展农业,山地发展牧业。h.阿里西部山地-山地半荒漠与荒漠(温凉、干旱):最暖月均温10℃-14℃,最冷月均温‐9℃-‐13℃,以牧业为主。i.昆仑高山湖盆-高寒半荒漠与荒漠(寒冷、干旱):最暖月均温4℃-6℃,年降水量20毫米-100毫米,开发条件差。j.柴达木盆地-山地荒漠(温凉,极干旱):最暖月均温10℃-18℃,最冷月均温‐10℃-‐16℃,为高原上最干旱区。

97. 黄土高原

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北纬34°-40°,东京103°-114°。东西千余公里,南北700公里。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六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按地形差别分陇中高原、陕北高原、山西高原和豫西山地等。黄土高原海拔1000米-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米-80米之间。最厚达150米-180米。年均气温6℃-14℃,年降水量200毫米-700毫米。从东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依次为褐土、垆土、黄锦土和灰钙土。山地土壤和植被地带性分布也十分明显。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富含可溶性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黄土高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

98. 云贵高原

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全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以及四川省、重庆市、湖南省、湖北省交界地区,是中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点。平均海拔1000米-2000米。西北高东南低。是长江、西江(珠江的最大支流)和沅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其支流金沙江、赤水河、乌江、沅江、柳江、南盘江、北盘江等切割地面,形成深切峡谷,地形较破碎。石灰岩地形广泛分布,有岩洞、石林等。根据地貌特征分为东西两部分:①东部贵州高原。有乌蒙山、大娄山、武夷山、苗岭等,基本呈东北-西南走向。地势以西部最高,分别向北、东、南倾斜,碳酸岩类盐分布广、厚度大、质地纯,经间歇性新构造运动和温湿气候作用,形成深邃的峡谷、幽深封闭的圆洼地、深陷的漏斗和落水洞以及天生桥、古河道、干悬谷等,地形崎岖,气温温差较西部大。如贵阳市,1月均温5℃,7月均温23.9℃,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1200毫米,雨日多,全年平均雨日160天-220天,年中各月平均雨日11.5天-17.5天,且多小雨和夜雨。日照少,湿度大。②西部云南高原。有点苍山、龙山等,以南北走向为主,地形较完整,高原面上分布红色岩系,有红色高原之称。多断层形成的山间构造盆地(坝子),云南省1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1400多个,约占全省面积的6%,众多的断层湖散布其中,如滇池、抚仙湖等。坝子地面平坦,土层深厚,是重要农耕区,四季不显,干湿分明。云贵高原自然景观垂直分异明显:800米以下深谷,属南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稀树灌丛草原为主,发育燥红土;800米-1200米的河谷低山丘陵低,相当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生长常绿阔叶林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砖红壤性红壤为主;1200米-2000米的高原和其间的盆地,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发育红壤,为主要农业带;2000米-2500米的山原和山地,相当于北亚热带气候,植被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云南松林,发育黄壤;2500米-2800米的山原或山地,植被为山地落叶阔叶林、云南松林,黄棕壤;2800米以上的山地、山原,植被为亚高山暗针叶林、高山栎林,棕壤带,是森林分布的主要地带。高原水利资源丰富,蕴藏多种矿产资源,如锡、铜、汞、煤等。产烟草、茶叶、橡胶、咖啡、油桐、金鸡纳、胡椒、剑麻、香茅、紫胶等经济作物和当归、茯苓、黄连、木香、贝母、天麻、虫草、三七、槟榔等贵重药材。

99. 山地

许多相连或相近的山的统称,由山岭和山谷组合而成。其特点是具有较大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切割深、切割密度大,它常沿一定构造走向绵延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形成山脉。由于受岩性、地质构造和外力地质作用的影响,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形态。在构造运动和外力剥蚀作用活跃的地区分布较为普遍,其地质结构复杂。如中国西部的一些山地。目前国内一般仍采用1984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高度分类方案,只是对相对高度的数值指标略有修改。中国山地面积大,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

100. 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绝对高度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一般因山地或高原长期受各种外动力的剥蚀而形成。没有明显的脉络,具有较缓的坡度和浑圆的顶部。常和低山相连,总称为低山丘陵。与低山的差别主要是丘陵相对高度小,形态和缓,切割破碎,分布零乱,无一定方向性。丘陵在中国分布很广,以南方为主,主要有闽浙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南方丘陵地区农业发达,丘陵坡率较缓,土地开发利用度较高,有利于多种经营。

101. 平原

海拔高度较低的开阔而平坦的地面,地势微有起伏。由于平原的组成和动力作用过程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和级别。由于河流、湖、海、冰川所携带的物质,在河流出山口、湖海滨等处堆积下来,形成平坦、松散的堆积物,由此形成的平原。其大小悬殊,形态各异。按其成因可分为冲积平原、洪积平原、冲积-洪积平原、风积平原、冰碛平原、冻土平原、海积平原、冲积-海积平原等。由剥蚀作用形成的称剥蚀平原。剥蚀平原可分为溶蚀平原、冰蚀平原、风蚀平原等。堆积平原中分布最广的是冲积平原。剥蚀平原是在各种不同外营力条件下剥蚀-夷平作用的结果。剥蚀平原的面积一般较小,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点,如石灰岩地区的岩溶平原。

冲积平原是在大河中下游由河流带来大量冲积物堆积而成。主要是指大面积的河漫滩、三角洲平原以及山前冲积扇和山间盆地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多发生在地壳下沉的地区,这里地势平坦,有深厚的沉积层。如华北平原第四纪沉积物的厚度达数百米。冲积平原的形态与物质结构主要取决于河流的特性。由于河流泛滥,两岸形成天然堤,而天然堤溃决后河流改道,在低洼地常积水成湖或变为沼泽。规模较大的冲积平原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山前平原,属冲积—洪积型,为洪积扇的合并或大冲积扇构成,如黄河出孟津后形成的大冲积扇;二是泛滥平原,即广阔的河漫滩平原,分布在河流中下游或山间盆地,主要为冲积物组成,如长江中游一些平原;三是三角洲平原,属于冲积—海积型,其沉积物质颗粒较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湖积平原是由湖泊淤积形成的平原。河流所挟带的泥沙进入湖泊后发生沉积,使湖底逐渐抬高。同时湖泊内水生生物死亡后的残体也在湖盆内大量堆积,使湖盆日益缩小、变浅、被填平,最终形成平原。湖积平原表面平坦,局部地方有沼泽。沉积物多具薄层水平层理,中部为大面积的静水沉积物,岩性稳定,外围为经水流扰动的粗粒沉积物,常呈较狭的带状分布,边缘为河流三角洲相沉积。不少情况下,湖积平原同时还伴有河流作用,而成为冲积-湖积平原。

泛滥平原即由河流泛滥沉积物堆积形成的平原。河流中上游水土流失携带的物质,在洪水期从河床泛滥出来,其沉积层的颗粒受水流缓急的支配而粗细悬殊,距河床由近而远会有砂质、壤质和粉质等不同质地;在同一地点,每次泛滥的水流速度不同,也使上下各层次砂黏分析很大。由于沉积物质来自流失的肥沃表土,形成的土壤肥力较高,适于种植多种农作物,是重要的农业土壤资源。

102. 东北平原

位于中国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又称关东平原、松辽平原。山岭外侧被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干流、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所环绕。享有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之称。南北长约1000公里,东西宽约400公里。面积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的平原。属寒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冬季严寒漫长,积雪日数大约60天-100天,积雪深度10厘米-20厘米,冰冻期约200天。地带性土壤黑土,土层厚35厘米-60厘米,最厚在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产大豆、春小麦、甜菜、土豆、玉米、高粱、小米、水稻等。这里的水稻种植已达北纬50°以北地区,成为世界上水稻生产的最北界限。有狼、獾、狐、獐子、黄羊等野生动物活动。有石油、煤、铁等矿产资源,发展了钢铁、煤炭、石油、机器制造、发电设备制造、造纸、化学等工业,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东北平原由东北角的三江平原、北部的松嫩平原和南部的辽河平原组成。三江平原沼泽荒地,过去为东北的北大荒,经过多年开垦,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辽河平原南部过去为东北的南大荒,遍布沼泽化湿地和盐荒碱滩,1949年后修建了大型电力排灌站,开垦荒地3万公顷,生产水稻,平均亩产400千克以上,成为山海关外的鱼米之乡。平原大面积未开发,仍是一片草原。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平缓地,草类繁多,当地称五花草塘;地势低平,地面无积水的地区,以小叶樟占优势,俗称小叶樟塘;地势低洼、地表常有积水的地方,以苔草为主;地势更低,地表经常有积水的沼泽地,生长各种水草,如乌拉草、芦苇、苔草、蒲草、荻草等。平原周围山岭水土流失严重,沙丘沙地分布广泛。近年来北起黑龙江省富裕县和甘南县,南到辽宁省新民市,营造了长800公里的防风固沙的草原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

103. 华北平原

中国第二大平原。位于黄河下游。西起太行山脉和豫西山地,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起燕山山脉,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别山,东南到江苏、安徽北部,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连。延展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等七省市的地域,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冲积而成,故又名黄淮海平原。黄河下游贯穿中部,分南北两部分:南面为黄淮平原,北面为海河平原。近百年来,黄河在这里填海造陆地面积2300平方公里。平原还不断向海洋延伸,最迅速的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均每年2公里-3公里。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东部沿海平原海拔10米以下。自西向东微斜。平原多洼地、湖沼。集中分布在黄河冲击扇北面保定与天津大沽之间。冲击扇东缘与山东丘陵交接处,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容易受洪水内涝威胁,形成盐碱地。1949年以后进行了改造治理。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南部淮河流域处于向亚热带过渡地区,气温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平原年均气温8℃-15℃,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6℃,夏季高温多雨,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年均降水量600毫米-800毫米;无霜期6个月-8个月;日照充分,大部分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300小时-2800小时,农作物大多两年三熟,南部一年两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和甘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和烟草等。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石油、铁矿等,有中国著名的大港油田和胜利油田。东部渤海、黄海沿岸,地面平坦,宜晒海盐,有著名的长芦盐区和苏北盐区,以及重要的盐碱工业基地。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有许多古老的城市,如北京、邯郸、开封、商丘、淮阳等。

104.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北界淮阳丘陵和黄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闽丘陵。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地势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气候大部分属北亚热带,小部分属中亚热带北缘。年均温度14℃-18℃,最冷月均温0℃-5.5℃,绝对最低气温-10℃-20℃,最热月均温27℃-28℃,无霜期210天-270天。农业一年两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毫米-1400毫米,集中于春夏两季。地带性土壤仅见于低丘缓冈,主要是黄棕壤或黄褐土。南缘为红壤,平原大部为水稻土,农业发达,土地垦殖指数高,是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盛产稻米、小麦、棉花、油菜、桑蚕、黄麻等。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湖泊面积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平原面积的10%。两湖平原上,较大的湖泊有1300多个,包括小湖泊,共计10000多个,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占两湖平原面积的20%以上,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大淡水湖,与长江相通,具有调节水量、削减洪峰的天然水库作用,产鱼、虾、蟹、莲、菱、苇,还有中华鲟、扬子鳄、白鳍豚等世界珍品,水产在中国占重要地位,素称“鱼米之乡”。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汉市、南昌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芜湖市、长沙市等城市。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平原居东西、南北交通网的枢纽地带,水陆交通都很发达。长江贯穿中部,成为一条东西向的水运大动脉。加上其无数支流,构成一庞大水道网。

105. 河套平原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到贺兰山,东至呼和浩特市以东,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尔多斯高原。又称河套地区。黄河在此先向东北流,再折向南流,形成马蹄形的大弯曲,称为河套。平原为黄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东西沿黄河延展,长500公里,南北宽20公里-90公里。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左右。地表极平坦,除山前洪积平原地带坡度较大外,坡降大多为1/4000-1/8000。可分三部分:贺兰山以东的称银川平原,狼山以南的称后套平原,大青山以南的称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狭义的河套平原仅指后套平原。河套地区土壤肥沃,适于种植小麦、水稻、糜、谷、大豆、高粱、玉米,向为内蒙古、宁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有塞外米粮川之称。平原上还蕴藏着煤、铁、铜、金、石墨、石棉、盐、碱等多种矿产资源。

106. 水域/水面

居民点、农用地以外的内陆水面、沿海滩涂、内陆沿河、湖洪水位以下的滩地、苇地以及人工水利设施等占用的土地。但不包括泻洪区内垦殖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沿海滩涂中的耕地、林地、居民点、道路等用地。按照1984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水域地类可包括河流水面(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河流常水位岸线以下的面积)、湖泊水面(指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水位岸线以下的面积)、水库水面(指人工修建总库容≥1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岸线以下的面积)、坑塘水面(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蓄水量<10万立方米,常水位岸线以下的蓄水面积)、苇地(指生长芦苇的土地,包括滩涂上的苇地)、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间的面积。常水位线一般按地形图,不另行调绘)、沟渠(指人工修建、用于排灌的沟渠,包括渠槽,渠堤、取土坑、护堤林。指南方宽≥1米,北方宽≥2米的沟渠)、水工建筑物(指人工修建,用于除害兴利的闸、坝、堤路林、水电厂房、扬水站等常水位岸线以上的建筑物)和冰川及永久积雪(指表层被冰雪常年覆盖的土地)等9个二级地类。现已重新制定城乡统一的《土地分类》将原水域“一分为三”,其中的沟渠改为农田水利用地,从坑塘水面中分离出一个水产养殖水面,以适应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的要求,相应调整其含义,归入“其它农用地”;水库水面和水工建筑用地组成“水利建设用地”;其余水域都归入未利用地的“其它土地”,该分类从2002年1月1日起试行。

107. 河流

沿地表线形槽状凹地集中的经常性或周期性水流。长度和水量最大的河流为干流,直接汇入干流的是一级支流,直接汇入一级支流的是二级支流,依次类推。在中国,河流的名称多种多样,较大的河流称为江、川、河,小河流称为溪、涧、沟。河流的发源地称河源,终点称河口。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的河流为内流河。河流通常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流的水源多来自大气降水。降水一部分深入地下,一部分蒸发返回大气层,剩下的沿地表流动,通过河流进入海洋。还有一些水源来自地下水和高山、高纬地区冰雪融水的补给。每条河流从河源到河口可以分为上、中、下游。河源是河流的发源地,河源以上可能是冰川、湖泊、泉水。河口可以是入海河口、入湖河口、入主流河口。流水是地球表面陆地上最经常、最普遍活跃的地貌营力。河流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贯穿于上、中、下游,使地表形成各种地貌类型。一般大河流的上游位于山地或高原,以侵蚀作用为主;中游大多位于山地、平原交界的山前丘陵平原区,经常堆积与侵蚀作用兼而有之;下游多位于平原区,河谷宽阔平坦,以堆积作用为主。河口地区是受海、湖影响的互作用地带。在地球表面的总水量中,河流水量的比重很小,但循环速度快,是水的重要输送环节,也是促使自然环境中各类物质相互转换、代谢的动力之一。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无一不与河流联系在一起。一些大河的冲积平原、三角洲地区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达地区,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淡水区。随着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淡水的需求急剧增加,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河流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108. 河床/河槽

河道中水面以下被淹没的部分。随水位涨落变化可分为洪水河床、中水河床及枯水河床。通常由河岸、滩地(洪水时才被淹没的河漫滩)、边滩、河底等部分组成。在水流作用下,由于冲刷、淤积而不断发生变化。在河弯段由于环流作用,凹岸发生冲刷,凸岸发生淤积,使河弯曲度不断加大,过水断面、平面形状及位置随时在不断变化。在河道狭窄或纵坡降较陡的河段,流速较大,河床易被冲刷;而在较宽的平缓河段,流速变小,又会淤积河床,使河道的纵、横断面也不断变化,研究并掌握其变化规律,可为河道整治、防备水患及有效发挥水利工程作用提供依据。

109.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的西南侧。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1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全长6211.3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5。①河源。长江上源位于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这里河流众多,较大的有楚玛尔河、沱沱河和当曲三条。其中无论流域面积或水量都是当曲最大,根据“河源为远”的原则,沱沱河为正源。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江源地区,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有40多座。气温低,四季如冬。年降水量200毫米-400毫米,且以降雪为主。7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只有白天在太阳的强烈辐射之下,气温才能达到0℃以上,冰雪融水形成的涓涓细流是为长江的最初水源。②干流。长江干流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全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公里,约有3万公里航道可以通行机动船,宜昌以下3000公里的干流可通行轮船,万吨海轮可直达南京。同时,干流与海洋相通,不但便利流域内部与沿海各地的联系,而且,也可以与国外进行经济贸易上的交往,因而有黄金水道之称。按水文、地貌特点把干流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从河源至宜昌市为上游段,宜昌市至湖口为中游段,湖口以下为下游段。a.上游段。上游河段横跨两个地形阶梯。长4529公里,占长江长度72%。流域面积100.6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55.6%。上游的沱沱河和通天河(从囊极巴陇至巴塘河口),河流流行于第一阶梯—青藏高原腹地内。因在高原顶部,河谷开阔,河槽宽浅,一般河宽300米-1700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缓慢散乱,汊流很多。从巴塘河口到宜宾称金沙江,是第一至第二阶梯的过渡地段,这里地形突变,山高谷深,除局部河段为宽谷外,河流穿行于峡谷之中,比降大,河水湍急。到云南石鼓以下,突然转向东北流,著名的虎跳峡就在石鼓以下35公里的地方。峡长16公里,最窄处仅30米。出虎跳峡后、穿越云贵高原北部,到四川省新市镇以下进入第二级阶梯,在宜宾附近汇集了闽江之后,才称长江。自宜宾以下至宜昌之间长1030公里,习惯上称川江。河道蜿蜒于四川盆地之内,河床平缓,沿途接纳沱江、嘉陵江和乌江等众多支流,水量大增,江面展宽。过奉节白帝城,长江穿行在第二阶梯至第三阶梯的过渡地段,切过七岳、巫山和黄陵三个背斜,两个向斜,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约200公里。b.中游段。长江出三峡从宜昌以下,进入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展宽,水流缓慢,河道弯曲。长927公里,占长江长度14.7%。流域面积67.9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37.6%。其中,从湖北的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长约420公里,因古代为荆州地区,所以取名为荆州。荆江又分长为上荆江(枝城至藕池口)和下荆江(藕池口至城陵矶)两段。下荆江河弯发育,素有“九曲回肠”之称。中游两岸湖泊众多,江湖相通,构成庞大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长江接纳两大水系以及直接入江的支流来水后,水量猛增一倍以上。湖口以下进入下游段。c.下游段。水深江宽,从湖口到入海口,长844公里,占长江长度13.3%。流域面积12.3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6.8%。江苏省扬州、镇江一带的长江干流又称扬子江。得名于这一带古代有扬子津和扬子县,现在外国人常用扬子江这一名称泛指整个长江。在大通以下受潮汐影响,进入长江口的平均潮流量达26.6万立方米/秒,是长江多年平均入海流量的8.8倍。在一般情况下,一次进潮总量约为32.5亿立方米,大潮时可达45亿立方米。由于海水倒灌,使江水流速减缓,所携带的泥沙便在下游河段,尤其是靠近河口段沉积下来,因此,在江心形成了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沙洲,其中最大的是崇明岛。③径流资源和水利资源。流域处北纬24°27′-35°54′,东经90°33′-122°19′。位于东亚季风区内,除小部分属高原寒冷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流域平均降水量达1057毫米。除青藏高原江源地区降雪较多外,大都以降雨为主,雨水成为大部分河流的主要补给源。径流量主要来自上游和中游,分别占径流量的47.1%和47.2%,下游仅占5.7%。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9755亿立方米。可能开发利用的水利资源约可装机1.97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万亿千瓦,占全国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53.4%。水利资源主要集中在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区,占流域的81.5%。

图5.长江西陵峡(湖北省)
5. Xiling gorge of Yangtze River (Hubei Province)
5. Le défilé?Xiling,?une des trois gorges du fleuve Yangtsé (Hubei).

110. 黄河

中国第二大河。上游有3源:西源玛曲,又称约古宗列渠,源于巴颜喀拉山脉中部的雅拉达泽山东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西南缘;中源卡日曲,又称喀拉渠,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中部的各资各雅山北麓;南源多曲,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日吉山附近。在这3条源流中,玛曲为黄河正源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若依据“河源为远”的原则,在3条源流中以卡日曲最长(190.1公里),它比玛曲(171.5公里),长18.6公里,因此也有主张以卡日曲作为黄河正源。中国水利部及黄河水利委员会仍以玛曲为黄河正源。从青海省的玛曲为源头,东流经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等,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含泥沙多,水混而色黄得名。干流可分三段:从河源至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河口镇为上游;河口镇至河南省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①上游穿行在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流域面积38.6万平方公里,河长3472公里。河源段的“约古宗列”(藏语为炒青稞的锅子之意),是一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的椭圆形盆地,在盆地西南缘,有数股泉水在地表汇集成涓涓细流,串联了盆地中星罗棋布的湖泊,逐渐汇集成一条宽约2-3米的小河,这就是约古宗列渠。约古宗列渠流经星宿海湖泽区和穿扎陵湖、鄂陵湖两个高原淡水湖泊后,折向东南,流行在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之间,受岷山山脉阻挡,河道呈大“S”形转折,形成著名的黄河第一曲。从玛多到青铜峡,穿行在峡谷和盆地相间的串珠状地形中,其中从龙羊峡到青铜峡近918公里的河段中,峡谷最为集中,较大的峡谷有龙羊峡、松巴峡、积石峡、刘家峡、李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桑园峡、红山峡、黑山峡、青铜峡等。有白河、黑河、洮河和潢水汇入。流域植被条件比较好,因此这一段水多沙少,是黄河水量的主要源地。青铜峡以下,黄河向东北沿鄂尔多斯高原西缘流动,进入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这里气候干旱,几乎无支流注入,蒸发旺盛、引黄灌溉消耗水量多,河流水量沿途减少。②中游从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河长1206公里。流经黄土高原。水系发育,沟谷纵横。主要支流有渭河、窟野河、无定河、延水、汾河、伊洛河和沁河等。在河口镇受吕梁山所阻,转向南行,穿行于晋陕峡谷之中,河流切割强烈,河谷两岸都高出水面数十米到百多米,水流湍急,著名的壶口瀑布和龙门就在这段。龙门到潼关,进入汾渭谷地,河谷开阔,潼关以下,东折进入三门峡,东流至孟津进入华北平原。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不仅是黄河中下游泥沙主要源地,而且也是下游洪水的主要来源。③下游从桃花峪到河口。流域面积2万多平房公里,河长786公里。东流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展宽,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是河床逐年淤高,一般高处岸边地面3-5米,有的地方高达10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下游两岸除东平湖的陈山口到济南的玉符河口,南岸依傍山麓外,其余南北河岸,全靠长1340公里的人工大堤为屏障,约束黄河免于改道。南北大堤也成了南北河流的分水岭,堤北为海河水系,堤南为淮河水系。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37.6千克/立方米,年输沙量平均16亿吨,其中4亿吨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内,其余随水入海,在黄河口形成三角洲,起顶点在宁海,北起徒骇河口,南至支脉沟口。面积5450平方公里。自1947年黄河回归现行河道至1985年底,共计填海造陆1220平方公里,平均每年造陆31.3平方公里,河口一带海岸线平均向海内推进390米。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76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大约60%的降水量集中在6月-9月,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因此年内分配不匀,年际变化大,干流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径流量的比值为2-3倍。天然河川径流量658亿立方米,实测年径流量431亿立方米。干支流水利资源蕴藏量4054.8亿立方米,可能开发量约2800万千瓦,占中国可能开发水电装机的6.1%,主要集中在上中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黄河进行治理与开发,在干支流上兴建了3000多座水库,下游加固大堤和兴建滞洪区。1949年-1992年,下游没有发生决堤,扭转了黄河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的局面,开始了由害河向利河的转变。

111. 珠江

中国第三大河。旧称鄂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后来逐渐成为西江、北江、东江的总称。流域面积45.369万平方公里,其中国内面积约44.17万平方公里。①水系构成。珠江由三大水系构成。a.西江水系。为主江干流,河道长2074.8公里,流域面积占全珠江流域面积76.4%。主源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的马雄山,流经石灰岩分布地区,形成许多伏流、瀑布和峡谷。下游自思贤滘以下向南流,经几次分流,主流最后经磨刀门水道入南海。b.北江水系。干流河道长468公里,流域面积占全珠江流域面积10.1%。主源浈水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碣大茅山,是一条山区性河流。下游自思贤 南流,主流经番禺市小虎山入狮子洋出虎门入海。c.东江水系。干流河道长523公里,流域面积占全珠江流域的6.3%。主流寻乌水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的大竹岭,属山区性河流。下游在石龙以下分东江干流,在汇入增水和绥福水后,西流至增城县经狮子洋入南海。东江南支流,在汇寒溪水后分许多汊流,经狮子洋入南海。②径流。珠江流域河川径流丰富。多年年平均经流量为3360亿立方米,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5.7倍,海河的14.7倍。流域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4.6%,淡水量却占全国的12.4%。年(人)均水量为4172立方米,为全国平均量的1.6倍;每公顷占有水量6862.5立方米,为全国平均量的2.5倍。年径流深地区分布不均,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西江下游、北江河东江,径流深大于1000毫米,属丰水区,约占流域面积的20.5%。年径流深在300毫米-1000毫米的多水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西江下游干流、左江、右江、红水河、柳江、黔江、南盘江、北盘江大部分地区,占全流域面积的76%。径流深在100毫米-300毫米的过渡区,分布在南盘江上游开远、宜良、沾益一带,占全流域面积的3.5%。径流受降水的年内分配的影响,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夏季径流量最丰,冬季最少。③开发利用。由于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多年平均含沙量只有0.126-0.334千克/立方米,年输沙量8600万吨,由80%的沙量经八大门口输出河口,使珠江三角洲每年平均向海延伸60米-110米。流域内各水系水量丰沛,河道落差大,水利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348.4万千瓦,其中西江为2133.5万千瓦,北江205.4万千瓦,东江146.1万千瓦。水利资源主要集中在西江的上中游,包括南盘江、北盘江与红水河。特别是从西江干流的天生桥至大藤峡河段,水利资源占全流域可能开发的45.2%。珠江流域水利资源开发程度不高,只占可开发水利资源的7.5%。红水河水力发电梯级开发,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112. 淮河

中国大河之一。源出河南省桐柏县山主峰太白顶(又称大复峰),自西向东经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到江苏省北部注入洪泽湖。大部分水量过三河闸,经高邮湖由江苏省江都市三江营入长江。少部分水经苏北灌溉总渠入黄河。洪水年过二河闸经分淮入沂水道,然后进新沂河入黄海。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26.9万平方公里。自河源至洪河口为上游,为山丘区,河道比降较大;洪河口至中渡为中游,除穿过峡山、荆山和浮山等峡口外,比降极小,河道曲折,水流缓慢,干流两侧地势平坦,多湖泊洼地;中渡以下为下游,地势低平,河道宽浅,水网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南侧支流短,北侧支流长,构成淮河中游以上不对称的羽状水系。南侧支流多发源于大别山北麓,如浉河、竹竿河、潢河、白露河和史灌河等,除史灌河略长外,其他河流源短流急,水量丰富、洪量大,具有山地性河流特征。北侧支流主要发源于豫西山地,部分河流源出黄河堤岸以南的平坡地,重要的支流有汝河、洪河、颖河、西淝河、涡河、北淝河、浍河、沱河、濉河等。这些河流源远流长,其中颖河是淮河最大支流。河流多汊道相互沟通,水系十分紊乱,如西淝河有汊道与茨河、涡河相通,浍河与沱河与濉河等均有汊道相连。淮河干流南北两侧的支流,因地形、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差异,河流水文特性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从地形上说,南部为山溪性河流,有山水之称。北岸支流,进入平原之后,河道弯曲,水流缓慢,为平原性河流,有坡水之称。从气候上说,干流南侧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各支流水源充足、径流丰富。最冷月温度高于0℃,河水基本不冻结。干流北侧,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降水量在600毫米-900毫米之间,河川径流不及南支充足,且径流的年际变化大。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0℃,冬季河流结冰。淮河原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道。它的下游在淮阴市附近接纳泗水及其支流析、沭诸河后,到云梯关入海。1128年,黄河侵泗在淮阴市附近夺取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下游河道受黄河泥沙沉寂而淤高,中游河槽几乎成了地上河,下游入海水道被淤塞,造成淮河水系紊乱,水位抬高,洼地积水成湖,小湖相互连通,并逐渐扩大为洪泽湖。1855年黄河又在北岸决口改由利津入海。由于淮河下游无通畅泄水道,每遇汛期,河水暴涨,往往破堤决口、泛滥成灾,水旱灾害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淮河进行全面治理。上游修建梅山、佛子岭等许多大中小型水库,并兴建淠史杭灌溉工程;中游利用湖泊洼地兴建蓄洪滞洪工程;下游开挖修建苏北灌溉总渠、新淮河、新汴河、三河闸等工程,扩大入江入海水道,这些水利工程措施减免洪涝灾害并发挥水源的综合作用。

113. 流域

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集水区域。水系、干流和各级支流都有相应的流域。地面径流汇入河流的区域为地面集水区。地下径流汇入的区域为地下集水区,分水线是流域的边界线。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基本重合的为闭合流域,不重合的为非闭合流域。计算流域面积时,一般根据地形图定出分水线,然后用求积仪或其他方法求出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流域面积的单位以平方公里计。

114. 长江三角洲

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和上海市东南部、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海拔多在10米以下,间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长江年均输沙量4亿-9亿吨,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长江中沉积,个别年份高达78%,三角洲不断向海延伸。长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仓市、上海市金山区一带的古沙嘴海拔多为4-6米;长江以北扬州市、泰州市、泰兴市、如皋市一带的古沙嘴海拔7米-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后期最高海面稳定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到距今约2000年前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随长江主流向东南延伸与钱塘江口沙嘴相连,泥沙继续堆积,1958年-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水道纵横,湖荡棋布,享有水乡泽国之称。土地肥沃,农业产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花生、蚕丝、鱼虾等,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下游和沪宁线两旁有许多重要城镇,如上海市、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贸港口,苏州、无锡等是风景游览地和新兴的工业城市。

115. 黄河三角洲

广义的指北至中国天津市、南至废黄河口、西起河南省巩义市以东黄河冲积泛滥地区;狭义的指1855年以后,黄河在山东省利津县以下冲积成的三角洲,以利津为顶点,北到徒骇河口,南到小清河,呈扇状三角形(半圆形)。扇形半径近80公里,面积5450平方公里。地面平坦,海拔10米以下。三角洲顶部和中部土壤脱盐较好,已发展为农作区。海拔4米以下的沿海低地,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碛化严重,大部仍为荒地。入海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形成拦门沙、沙嘴及其两侧的烂泥湾。海岸线平缓。烂泥湾内水深1-2米,浮沉受潮水冲淤影响,漂游不定,鱼饵特别丰富,是鱼类产卵的良好场所。黄河尾闾由于泥沙淤积,河床便高,排洪不畅,或凌汛冰塞壅水或人为原因,入海水道经常改变,自1855年,已知南半部大致有16次,北半部有10次,平均约8年改道一次。现在的黄河入海口市1976年5月形成的。三角洲位于地壳长期下沉区,第三纪即有石油形成。

116. 珠江三角洲

旧称粤江平原。为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成的大三角洲与东江冲击的小三角洲的总称,是放射性汊道的三角洲复合体。呈倒置三角形,底边是西起三水市、广州市东到石龙为止的一线,顶点在崖门湾。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冲积层薄,一般20米-30米。地面起伏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和岛屿,占面积30%。中部是平原,分布在广州市以南、中山市以北、江门以东、虎门以西。珠江水系年均输沙量达8000多万吨,河口附近三角洲仍在向南海延伸。在河口区平均每年可伸展10米-120米,成为中国重点围垦区之一。三角洲属于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年均温21℃-23℃,,最冷的1月均温13℃-15℃,最热的7月均温28℃以上。6月-10月,常有台风影响,降雨集中,天气最热。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多雨季节与高温季节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纵横,对农业有利。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在中国名列前茅。热带、亚热带水果有荔枝、柑橘、香蕉、菠萝、龙眼、杨桃、芒果、柚子、柠檬等50多种。发展了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蔗基鱼塘等立体农业机构形式,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典范。有制塘、丝织、食品、造纸、机械、化工、建筑材料、造船等工业,有南海明珠之称。

117. 湿地

狭义定义一般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定义则把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水体都当作湿地。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就是广义的定义,具体文字表述是:“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同时又规定:“可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区域。”美国的定义是:“湿地是有水覆盖着土壤的地方,或全年或一年中不同时期(包括生长期)在土壤表面或接近表面处存在着水。”根据湿地的广义定义,河流、湖泊、沼泽、珊瑚礁都是湿地;此外湿地还包括人工湿地,如水库、池塘、水稻田等。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冻土地带到热带都有湿地,但迄今没有全球湿地资源的精确数字。据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的估测,全球湿地面积约为570万平方公里(也有人估计为85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其中湖泊占2%,藓类沼泽占30%,草本沼泽占26%,森林沼泽占20%,洪泛平原占15%。世界红树林的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珊瑚礁约60万平方公里。就世界而言,湿地经历着退化、丧失和恢复的过程。据文献材料,美国的湿地丧失了54%,法国丧失了67%,德国丧失了57%。湿地的类别很多,但没有世界公认的湿地分类标准。美国把湿地分为海岸湿地和内陆湿地两类。湿地公约将湿地分为三类:①海洋/海岸湿地:下分12类,主要有浅海水域、河口、泻湖、盐湖、滩涂。②内陆湿地:下分20类,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泥炭、冻土。③人工湿地:下分10类,主要有水产养殖、灌溉地、盐池、污水处理池、水库。湿地公约主张各国可以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对湿地进行分类,例如可以用本国的习惯名字进行分类。巴西在湿地分类时就用了当地语言,例如把沙洲类型的湿地称为雷斯庭加(葡萄牙语restingas),平原湿地类型称为瓦尔泽(葡萄牙语varzea),洪泛森林类型称为伊加坡(葡萄牙语igapo)等。

118. 湖泊

陆地上相对封闭的洼地中汇集的广阔水体。相对封闭的洼地称湖盆。湖泊是湖盆与运动水体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由于湖泊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从而构成独特的湖泊生态系统。地球上湖泊总面积约2058700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1.5%。湖泊水体的总水量约176400立方公里。根据成因,湖泊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①因地壳构造运动形成低构造湖(包括断裂湖、凹陷湖),岸徒、水深。②因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蚀湖、冰碛湖。③因火山喷发,在火山口洼地中积水形成的火口湖。④因地震、滑坡、山崩、泥石流、冰碛或火山喷发的熔岩和碎屑物堵塞河流而形成的堰塞湖。⑤因风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风蚀洼地而击水,或因沙丘之间洼地积水而形成的风蚀湖。此类湖泊,一般湖底平、湖岸形态规则、面积小、水浅无出口、湖水面变化大、含盐量高,多为暂时性湖泊。⑥河流改道、截弯取直、泥沙淤积或受河流强烈冲刷等形成的滩地湖、决口扇湖等。⑦对可溶岩的溶蚀作用,形成溶蚀洼地积水形成的溶蚀湖。⑧人为活动形成的人工湖,如水库。按湖水最终流向,可分为外流湖、内流湖;按地理位置可分为热带湖、温带湖、寒带湖;按湖水中营养物质富集程度,可分为富营养型湖、贫营养型湖及它们的过渡性湖;按湖水矿化度,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盐水湖等。事实上,各类湖泊不是单一成因形成的,往往是在多种因素,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湖泊有独特的水文特征,包括湖水运动、水量补给与损耗、水位变化及其对河流径流的调节等。湖水基本运动形式有波浪、湖流及其他动力现象。波浪是在风的作用下,水质点作圆轨迹运动,以波形向前传播,到岸边浅水区波浪破碎。湖水有垂直运动也有局部的水平运动。湖流就是湖中水团的定向运动,分重力流和风生流。其他的动力还有增、减水;定振波(即湖水位围绕一定位置发生有节奏的垂直升降变化)、水体混合现象。湖泊的水量平衡与否,反映湖泊水位变化,两者关系密切。

119. 沼泽

经常积水或渍水,一般生长湿生植物和沼泽植物的土地。其形成主要取决于地貌条件和水热状况。根据发展阶段可分为低位、中位和高位沼泽,即富营养、中营养和贫营养沼泽。按地貌条件可分为山地沼泽、高原沼泽和平原沼泽。根据有无泥炭可分为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根据植被类型可分为草本沼泽、泥炭藓沼泽和森林沼泽3类。构成草本沼泽的植物都是多年生的,多属单子叶植物,如苔属、芦苇属、香蒲属等。泥炭藓沼泽植物嗜酸,大多数具旱生结构,如蜡层、革质叶和下陷的气孔等,缺乏营养的泥炭藓沼泽分布有茅膏菜属、瓶子草属等食虫植物。森林沼泽中的乔木属于各个不同的科,下层有柳属、鼠李属等构成,草本则以苔属、蔗(比)草属为主。中国的沼泽总面积有10万平方公里,东北三江平原、川西北的若尔盖高原是中国沼泽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太湖周围也有零星散布。沼泽的泥炭可作为贵重的化工原料、杀虫剂等。沼泽植物多是很好的造纸和人造纤维的原料。

120. 陆地

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包括大陆和岛屿。总面积1.49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29.2%。面积广大的陆地称大陆,全球有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南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洲大陆等六块,总面积为1.391亿平方公里,约占陆地总面积的93%;四周被海水包围的小块陆地称岛屿,总面积为9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总面积的7%。陆地大部分分布于北半球,岛屿多分布于大陆的东岸。陆地表面起伏不平,有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

121. 陆地生态系统

地球陆地表面由陆生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这一系统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1/3,以大气和土壤为介质,生境复杂,类型众多。按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生长类型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受人工干预的农田生态系统。该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主要是各种草本或木本植物,消费者为各种类型的草食或肉食动物。在陆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最复杂,生物种类最多,生产力最高,而荒漠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最低。
122.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连接成巨大咸水区域的总称。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总面积约36×1010 平方公里,体积约13.7×108立方公里。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等。靠近陆地的部分称为海,远离陆地水面极为开阔的部分称为洋。海洋水体中栖息着各种各样的水产经济动植物,如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海兽类、藻类等等,这些都是人类食物和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海洋底部还蕴藏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锰块和其他的矿物资源等。海水实际上是各类盐类的水溶液,含有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因此,海洋资源应包括海洋水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资源,以及海流和潮汐动力资源。

海洋边缘靠近陆地的特定区域部分称为海。其总面积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1%。水深一般在2000米-3000米以下;水温、盐度受大陆影响较大,季节变化显著;无独立的潮汐系统和海流系统;水色浅,透明度小;海底沉积物多为砂砾、泥沙等海相沉积。按所处的位置和大陆在地形系统不同,可分为:①山边缘海。如鄂霍次克海,中国的黄海、东海等。②地中海。如欧、亚、非三大陆之间的地中海,美洲大陆之间的加勒比海。⑧内海。如欧亚北部的波罗的海、中国的渤海等。

123. 海峡

连接相邻两海或两洋的狭隘水道。多数海峡出现在大陆与邻近的沿岸岛屿之间或两陆地之间的通道,如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等。海峡中的水流急、速度高,有时上下水层或表层两侧的水文差异明显。底质多为岩石或砂砾,而细小的沉积物较为少见。

124. 海湾

海或洋伸入陆地的部分。海湾的海域越伸入,则深度和宽度逐渐变小,如中国渤海的大连湾、黄海的胶州湾、南海的北部湾。海湾的面积大小不一,有的海湾比海还大,如加拿大的哈得孙湾,美国的墨西哥湾等。海湾与海洋一般是以湾的入口地方海角的联线或入口处的等深线为分界线。

125. 大陆架/大陆棚

大陆向海延伸的浅海海区。它的范围以低潮线起向海方向延伸到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大陆沿,即陆架外缘为止。面积占海洋面积的7.6%。深度不一,常在200米之内,也有超过200米的;宽度不尽相同,有的很狭窄,有的可达1000公里;坡度平缓,部分地段有微小起伏和水下谷地。大陆架浅海区蕴藏丰富的海洋矿产资源,已发现的有石油、天然气等20多种。因大陆架海区水浅,阳光可透过浅水层,加上江河入海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是海洋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良好场所。世界的海洋渔场大多在大陆架海区。大陆架是沿海国家领土的自然延伸部分,其自然资源属于沿海国家所有。

126. 海岸

和海洋连接的带状陆地。由于海水有涨潮和退潮,因此狭义的海岸就是海岸线,系指陆地面与海水面的交界线以内的狭窄陆地地带。广义的海岸则包括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间带。由于海水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潮汐、波浪、沿岸流等)、地壳的升降、海面的变化,以及其他原因的影响和作用(如江河出口的泥沙沉积等),海岸的位置会有变动。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仓河口,全长约18000多公里,为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127. 滩涂

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间的滩地面积。在地貌学上称谓“潮间带”。由于潮汐的作用,滩涂有时被水淹没,有时又出露水面,其上部经常露出水面,其下部则经常被水淹没。根据滩涂的物质组成成分,可分为岩滩、沙滩、泥滩三类;根据潮位、宽度及坡度,可分为高潮滩、中潮滩、低潮滩三类。由于岸的类型多样,水流的作用以及河流的含沙量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岸受水的冲刷,滩涂向陆地方向后退;有的岸堆积作用强,滩涂则向有水方向伸展;有的岸比较稳定,滩涂的范围也较稳定。滩涂是水产养殖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中国的海涂主要分布在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广西和海南的海滨地带,是海岸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图6.海涂(辽宁省)
6.Sea tidal zone (Liaoning Province)
6. Une zone intertidale de Dalian (Liaoning)

128. 港口

位于江、河、湖、海中水库沿岸,为水上运输船舶服务,以及为车船联运服务而修建的工程设施,由水域和陆域两部分组成。主要供船舶往来停靠,办理客货运输,变换运输方式,并提供船舶给养,供船舶修理及供船舶避风等。按用途可分为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避风港等;按地理位置可分为河港(包括河港、运河港、湖港、水库港)和海港(包括海岸港、河口港、岛港等)。

129. 盆地

四周被山地或高原包围,内部相对低平的地形。四周的山地大多由于褶皱运动和断裂上升作用而形成,内部相对四周较低平的部分通常是较稳定或下陷的地块。根据形成原因盆地可分为:构造盆地、风蚀盆地、溶蚀盆地等。按地理位置盆地分为:内陆盆地、外流盆地。盆地因四周都是山环绕,海洋水流较难进入,降水相对平原及其它地形要少,特别是那些深居内陆的大盆地。盆地的水系多呈辐射状,由盆地四周向中心辐射。

130. 荒漠

干燥度在4.0以上,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自然地带。主要由沙粒组成的又称沙漠;由砾石组成的又称戈壁。荒漠的形成与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主要植被是超旱生半乔木、半灌木、小半灌木和灌木占相对优势的稀疏植被。有沙拐枣属、梭梭属、麻黄属、木本仙人掌科的仙人掌属和富含肉质茎植物中的大戟属等。它们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干旱地区,以不同的生理、生态方式逐渐适应了严酷的生境条件。大多数荒漠植物具发达的根系,由一些短命或类短命植物,在雨季迅速完成生活周期,以种子或根茎、块茎、鲮茎等度过不利生长的干旱季节。全世界荒漠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9%,在北半球从非洲北部的大西洋岸起,向东有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的大、小内夫得沙漠,鲁卜哈利沙漠,伊朗的卡维尔沙漠和卢特沙漠,阿富汗的赫尔曼德沙漠,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塔尔沙漠,中亚沙漠,中国西北和蒙古的大戈壁以及北美西部的大沙漠。在南半球,有澳大利亚大陆中部的沙漠,南美东南(阿根廷境内)和西部(智利境内)的荒漠和南非的荒漠。

131. 戈壁

荒漠的一个类型。来自蒙古语。戈壁地面因细纱已被风刮走,剩下砾石铺盖,因而有砾质荒漠和石质荒漠的区别。

132. 岩石

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是构成整个地壳的基本物质,是地壳中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的地质体。一般指性质坚硬的种类,极少数的由天然玻璃质组成的,如黑曜岩,也包括自然产生的松散的泥沙和火山碎屑等。岩石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矿物组成和结构形态。按成因可分为火成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133. 土壤圈

覆盖于地球表面和浅水域底部,供植物生长繁衍的土壤连续体。是生产食物、饲料、木材和纤维的重要自然资源。土壤圈与与其周围的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之间进行着永恒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

134. 土地位置/土地区位

土地在空间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土地位置的特性是土地空间性和地域性的重要表现,也是土地本身具有的重要基本特征之一。每块土地都有特定的“三维”空间位置而不能有一点移动,只能在所处地域内加以利用,这是土地不同于其他生产资料的又一特性。土地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土地纯收益,从而影响地价,土地位置是决定土地等级和形成土地级差收入的重要条件。在这里,土地位置已不单纯是一个自然因素,位置的好坏主要由该地块所属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行政等因素来决定。工厂的选址应选在靠近原料产地,交通便利的区位;商业的选址需选在人口密集、流量大的中心区。土地位置的好坏将最终导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上的不均衡。

135. 土地覆被

覆盖地表的自然营造物和人工营造物的综合体。是随遥感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其含义与“土地利用”相近,只是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土地覆盖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土地利用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对地表覆盖物(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进行分类。如对林地的划分,前者根据林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林地分为针叶林地、阔叶林地、针阔混交林地等,以反映林地所处的生境、分布特征及其地带性分布规律和垂直差异。后者从林地的利用目的和利用方向出发,将林地分为用材林地、经济林地、薪炭林地、防护林地等。但两者在许多情况下有共同之处。故在开展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的调查研究工作中常将两者合并考虑,建立一个统一的分类系统。

136. 地被/地被植物

植物群落底部贴地生长的苔藓、地衣层。在森林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表现清楚;草本群落则通常只有草本层和地被层。地被层之下是枯枝落叶层或称残落物层。有些群落或群落的有些地段没有苔藓地被层的发育,草本层以下直接就是残落物层。

137. 草原

由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有时旱生小半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分布于温带,是一种地带性植被类型。草原地区年降雨量较少,而且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冬季少雪严寒,具明显的大陆性气候。植物以丛生禾本科为主,如针茅属、羊茅属等。此外,莎草科、豆科、菊科、藜科植物等占有相当比重。中国草原是欧亚草原的一部分,以东北经内蒙古直达黄土高原,呈连续带状分布。此外,还见于青藏高原、新疆阿尔泰山前地区以及荒漠区的山地,大致从北纬51度起南达北纬35度。根据生物学和生态特点,可划分为四个类型:①草甸草原;②平草原(典型草原);③荒漠草原;④高寒草原。草原上生长着多种优良牧草,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此外,草原植被还蕴藏着许多药用植物,可采收利用。

泛滥草原又称河漫滩草地。指湖泊四周、河道两岸滩地、山麓河道谷地,由于长期洪水泛滥、所带泥沙的淤积,或河水溢出河床、泥沙的沉积,而形成大面积或狭长的平坦草地。沿海由于海水经常回流泛滥、泥沙不断淤积,亦形成大面积滩涂草地。泛滥草地主要分布于河流下游低地、湖泊周围以及沿海滩涂。土壤为淤积草甸土、湖土,海涂为盐碱土,土层深厚较肥沃。植被以水生、湿生植物为主,主要有芦苇、莎草科植物、茭草、水蓼、鸭跖草、双穗雀稗、长芒稗,以及大穗结缕草、獐茅、盐蒿、碱蓬、大米草等。以禾草为主的草地,产草量高,草质优良,适口性好,适于放牧或刈草用。以杂类草盐蒿占优势草地的草质差,饲用价值较小。

在干旱条件下发育形成的真旱生的多年生草木植物占优势、旱生小半灌木起明显作用的植被性草地称为荒漠草原或漠境草原。生境及植物类型具草原向荒漠过渡的特征。分布于内蒙古中北部、鄂尔多斯高原中西部、干草原以西及宁夏中部,甘肃东部,黄土高原西和北部,新疆的低山坡。土壤为淡栗钙土、棕钙土和淡灰钙土、腐殖质层薄。植被具有明显旱生特征,组成种类少,主要由针茅属的石生针茅、沙生针茅、戈壁针茅,蒿属的旱篦子蒿、,以及无芒隐子草、藻类及一年生植物。植株高23厘米-30厘米,覆盖度30%-40%,产草量低,每公顷产干草仅2-3公斤,适于羊、马等放牧。

图7.荒漠草原(青海省柴达木盆地)

7.Desert grassland (Qinghai Qaidam Basin)
7. Steppe désertique dans le bassin Qaidam (Qinghai)

海拔4000米以上,在高寒、干燥、风强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寒旱生的多年生丛生禾草为主的植被型草地称为高山草原(高寒草原)。分布于青藏高原北部、东北地区、四川西北部,以及昆仑山、天山、祁连山上部。混生垫状植物、匍匐状植物和高寒灌丛,如地梅、蚤缀、虎耳草、矮桧等。植物分布较均匀,层次不明显。草层高15厘米-20厘米,覆盖度30%-50%,产草量低。宜作夏季牧场,适于放牧牛、羊、马等家畜。

138. 稀树草原

以阳生、高温、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而稀疏散布有耐旱、矮生、稍为直立的乔木的植物群落。多分布在热带较干燥的地区。非洲是分布最典型的地方。稀树草原占非洲大陆面积的40%,典型的主要代表植物草本有禾本科的须芒草属、黍属和龙胆科的绿草属等;乔木有伞状金合欢和木棉科的猴面包。南美洲的稀树草原大片集中在赤道以南的巴西高原上;澳大利亚的稀树草原分布于中部荒漠的周围,亚洲稀树草原分布在印度半岛22°N以南、斯里兰卡北半部、巴基斯坦以及东南亚地区;中国云南的一些干热河谷、海南岛北部、雷州半岛和台湾的西南部也有类似稀树草原的群落,但大多为次生性的。稀树草原禾草类丰富,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基地。

139. 草甸

由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是在中度湿润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位于草原外围,成带状分布,或是由于森林破坏后形成的次生草甸,有些则是处于植被演替的一个阶段。在成熟阶段,具有浓密的草群,土壤完全生草化,植物种类组成比较丰富,主要有禾本科,莎草科,蔷薇科,菊科,豆科,蓼科,毛茛科,其次为鸢尾科,玄参科,唇形科等。按草甸分布的地形部位,可分为河漫滩草甸、大陆草甸、山地草甸、亚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等几种类型。中国的草甸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青藏高原海拔较低的地区,是重要的饲料基地,可用来放牧或收割牧草。

140. 草地

生长草本和灌木植物为主并适宜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土地。它具有特有的生态系统,是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世界草地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基地。在这些土地上,生产了人类食物量的11.5%,以及大量的皮、毛等畜产品;还生长许多药用植物、纤维植物和油料植物,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动物。人类最初只是利用天然草地,由游牧到定居放牧,逐渐发展畜牧经济。后来,学会了开垦草地,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由于人口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扩大放牧和开垦,以及战争和自然灾害的破坏,草地资源逐渐减少。许多国家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促进了畜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由于掠夺性经营和滥垦,使草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很多地区出现了生态危机,灾害频繁。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也发生过盲目大量开垦草地、过度放牧的现象。世界草地资源按其地理分布和组成划分,有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两大类。温带草原分布在南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包括欧亚大陆草原、北美大陆草原等。它的特点是低温少雨,草群低矮,地上高度不超过1米,以耐寒旱生禾本科草为主。热带草原分布在低纬度地区,包括非洲、大洋州及南美洲的部分草原。它的特点是高温多雨,旱湿季明显,旱季长到5-6个月;植物以旱生草类为主,草丛高大,禾本科地上高度达2米-3米, 并混杂生长耐旱灌木和非常稀疏的乔木,被称为“稀树草原”。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尚保留用于畜牧业的草地约为31.6亿公顷,非洲占25%,亚洲占19.4%,大洋州占14.9%,南美洲占14.4%,北美和中美占11.3%,欧洲占2.9%。各州草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大洋州是55.3%,非洲是26.4%,南美洲是25.6%,亚洲是22.6%,欧洲和北美各占16%。平均每人占有草地面积,最多的是澳大利亚为31公顷,其次是阿根廷5.3公顷,其他比较多的国家有新西兰4.5公顷,马里4.3公顷,南非2.8公顷,美国、墨西哥、智利等国1公顷-2.7公顷。中国草地约有4亿公顷,其中可利用的约2.8亿公顷,分为牧区草原和农区草山草滩两大部分。牧区草原3.13亿公顷,可利用的2.2亿公顷,主要分布于西北、东北、西南10省、区的266个牧区县和半牧业县;农区草山草滩0.87亿公顷,可利用的0.6亿公顷,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和北方黄土高原地区。牧区草原有草甸、干旱、荒漠与半荒漠三种基本草地类型;农区草山草滩有温带、亚热带、热带灌丛草丛、落叶与常绿阔叶林草地等基本类型。如按质量分,优等占20%,中等占50%,劣等占30%。分布在各类草地的牧场资源有5000多种,其中豆科139属1130种;禾本科190属1150种。已用于人工栽培的牧草有100多种。草地上的家畜资源有牛、羊、马、骆驼等;野生珍稀动物有野牛、野马、野骆驼、羚羊、鹿、獐、狐、貂、天鹅、鹤、鹰、鹫等。中国草地资源按自然条件、利用现状和发展方向可分为:①蒙新高原草原区,有可利用草地1.06亿公顷,是发展细毛羊、半细毛羊、羔皮羊、绒山羊、马、肉牛和双峰驼的基地;②东北草原区,有可利用草地0.13亿公顷,是发展奶牛、肉牛、细毛羊和半细毛羊和绒山羊的基地;③青藏高原草原区,有可利用草地1.06公顷,是发展牦牛、绵羊、马等高原型家畜的基地;④黄土高原草山区,有可利用草地0.13亿公顷,是发展奶山羊、滩羊、秦川牛、关中驴的基地;⑤西南山地草山区,有可利用草地0.27亿公顷,是发展奶牛、肉牛、半细毛羊的基地;⑥东南丘陵草山区,有可利用草地0.13亿公顷,是发展水牛、奶牛、肉牛、山羊的基地;⑦黄淮平原沿海草滩区,有可利用草地333万公顷,是发展肉牛、奶牛、细毛羊、半细毛羊的基地。

天然草地指植被自然生长未经改良的草地。天然草地植物群落、植物种类多,类型结构复杂,植被较稳定,饲料资源丰富,但生产力较低。多供作放牧家畜和刈草用,是草地畜牧业的生产基地。分布广泛且面积大,全世界30.5亿公顷草地中,绝大部分为天然草地。中国4亿公顷草地中,95%为天然草地,包括北方大面积草原、南方草山草坡、农区边隙地、沿海滩涂草地。

图8.天然草原(新疆自治区)
8.Natural grassland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 Prairie naturelle (Région autonome Uygur du Xinjiang)

永久草地即植被稳定可长期利用的草地。一般利用年限10年以上。包括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植被由可利用多年而生长不衰的多年生牧草或自繁自生的一年生牧草组成。结构较复杂,植物种类较多,牧草抗逆性强,耐刈、耐牧。土壤、气候等生境条件较优越。要保持草地持久、高产的生产力,须加强培育措施,采用合理的放牧或刈草制度。

次生草地是在森林砍伐后,自然演替形成草本植物群落为主的草地。在中国南方,草山草坡多为次生的灌草丛草地。采伐迹地土壤有一定厚度、较充足的水分和养分,草本植物和小灌木可迅速生长,形成次生植物群落。常绿阔叶林群落,在自然状态下,是稳定的地带性顶极群落,采伐后,迹地先形成铁芒箕、蜈蚣草、白茅或扭黄茅为主的低草群落,而后逐步发展形成由芒、野古草、菅、蕨为主的高草群落。高草中混生梿木、白檀、金樱子等灌木,自然形成乌药、继(木幽)木、杜鹃、乌饭树等灌木丛。次生草地产草量高,但品质较差,不耐牧,易发生演替退化,加强培育才能维持草地生产力和持久利用。

零星分布在郁闭度0.3-0.6森林中或林缘的草地称为林间草地(疏林草地)。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类型复杂,以中生或中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植株较高大,产量高,品质好,豆科牧草比例大(占8%)。具有蔽荫、防风、冬春御寒的条件。适于放牧各种家畜,尤宜放牧牛和鹿。林缘草地亦宜作割草场。是发展草食家畜的重要基地。中龄以上森林放牧家畜,对树木无伤害并可防火,但应严格控制放牧时间和载畜量。根据草丛分布状况,林间草地分三种类型:草丛与树木相间生长,树木散生;林中呈片状分布的草地,多为次生草地;林中块状隙地草丛,亦是林中草食动物的栖息地,草地水热条件好,气候湿润,土壤肥沃。

在牧区和农区由人工种植的用于放牧牲畜或割草,植被覆盖度在5%以上的草原、草坡、草山等,即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称为人工草地,包括人工培植用于牧业的灌木。是根据牧草的生物学、生态学和群落结构的特点,有计划地将一部分草地开垦后,因地制宜地播种牧草而建立的。依利用方法,人工草地又可以分为割草地、放牧地和种子田三种。人工草地为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中的二级类型地之一。中国的人工草地面积较小,1990年全国只有608万公顷,仅为全国天然草地面积的1.5%,随后有所增长,到90年代中期人工草地占到全国草地面积的2%,但是面积仍然偏小,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仍然缺乏高产优质人工草地的支撑。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是人工草地面积占天然草地面积的10%,畜牧业生产力比完全依靠天然草地增加1倍以上。根据有关部门规划,到2010年,中国人工种植草地、改良草地面积将达到6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5%。

141. 农村

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人口居住的地区,是同城市相对应的区域,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也叫乡村。农村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中,城市与农村的本质差别将消失。在不同的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所规定的农村统计口径有所不同。例如:美国,1950年以前规定,凡是人口在2500人以下的、没有组织成自治单位的居住地就算农村;1950年以后规定,不论其是否组织成自治单位,凡人口在2500人以下或人口在每平方英里 1500人以下的地区及城市郊区都算作农村。欧洲各国一般以居住地在2000人以下者为农村。在中国没有直接规定“农村”这一统计指标的口径,仅规定了“市镇总人口”和“乡村总人口”这两个人口统计指标。国家统计局解释,“市镇总人口”指市、镇辖区内的全部人口;“乡村总人口”指县(不含镇)内全部人口。其中,“市”是指经国家规定成立“市”建制的城市;“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的镇。1984年规定,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或总人口在2万人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的,或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均可建镇。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依靠采集、渔猎为生,逐水草、居巢穴,无所谓村落。到了原始社会的中期,约在新石器时代,人类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有了耕种土地、照管作物、饲养畜禽等生产活动,人类开始定居下来,从而出现了最早的村落。原始村落是以血缘关系形成的氏族部落的聚居之地,实行原始公有制,按自然分工进行生产活动,平均分配。至原始社会末期,交换有了一定的发展,在一些交通方便、位置适中的村落中,出现了集市。在奴隶社会的农村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商业相继从农业中独立出来。在一些大的村落中,手工业者集中,商业集中,形成永久性市场。这些地方,逐步演变成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政权的巩固,则修筑城堡等,逐渐出现了城市。大商人、大奴隶主、官吏聚居在城市,奴隶、个体小农、少数小奴隶主则居住在农村。在封建社会的农村中,主要居住着农民(雇农、佃农、自耕农)或农奴、中小地主等。土地等生产资料绝大部分为封建地主阶级(或封建农奴主阶级)所有,少部分归农民所有。在资本主义的初期,农村居民除包括封建社会遗留的各种成员外,主要是经营农业的小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村的扩展,大批破产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工业工人。在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农村居民的主要成分是比例不等的大中小型农场主和受雇于农场主的农业工人。此外,由城市迁入农村的居民以及农村工商业从业人员也日益增加。农村同城市相比有其特点:①人口稀少,居民点分散在农业生产的环境之中,具有田园风光;②家族聚居的现象较为明显;③工业、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较低。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农村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沿海地区已先后和数量不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农村中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小农经营的自然经济。鸦片战争之后,农村逐渐演化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其社会经济的特点是:①大部分或绝大部分的土地归地主和富农阶级所有。②地主通过地租、高利贷和商业资本三种形式剥削农民。③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品输入中国,并在中国直接开办工厂,动摇了耕织结合的农村经济结构。④由于帝国主义势力控制了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并直接到农村收购农产品,致使中国农业商品化具有殖民地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农村社会经济关系不断发生变化。1949年-1952年,全国绝大部分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由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经济成为最主要的经济成分。1953年-1957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民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实行集体所有制和按劳分配制。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以及农村工业,商店、银行、学校、医院、文化设施等随之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1958年-197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由于“左”的政策,使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都受到了破坏,农村经济停滞。从1979年开始,农村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村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都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村面貌有很大的变化。

142. 农村居民点

农村人口聚居的场所。一般可分为农村集镇(为乡所在地,又称为乡镇)、中心村(为过去生产大队所在地)和基层村(为过去生产队所在地)。乡镇是乡政府所在地,一般为乡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县属镇的基础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的前沿阵地。村里有一些小型的商业和服务业,可以吸收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举办村办工业。农村居民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库”,对其合理规划有利于推动农业的“两个转化”,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快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步伐,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加强农村居民点建设,合理规划农村点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143. 城市/城镇

依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组织一定地域的居民点,并是该地域或更大腹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它有如下主要特点:①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②以从事工业和商业活动为主;③一定地域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中心的职能;④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以满足居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需要;⑤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⑥具有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功能。因此,城市是一定地域中社会实体(由各种社会阶层组成),经济实体(存在各种生产结构)和科学文化实体的有机统一体。城市发展的历史是人们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利用文化技术,适应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不断改进居住环境,能动地或被动地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从就业人口从事不同职业的比例看,城市可分为工业城市、矿业城市、港口城市、大学-科学城、风景旅游城市、休养城市等。若按城市人口规模大小区分,则有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50-100万的大城市;20万-50万的中等城市,以及不满20万的小城市。

144. 城市郊区

城市行政辖区内市区的外围地带。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城市和一部分中等城市拥有近郊区和远郊区。前者指紧靠市区的外围地带,以蔬菜、副食品生产为主,同时拥有城市的一些工厂企业、对外交通设施、仓库、绿地等;后者指近郊区外围、远离市区而又在市界以内的地区,以粮食、经济作物生产为主,有的还布有工业和小城镇等。

145. 经济区/综合经济区

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交通运输和商品流通为脉络,具有发达的内部经济联系,并在全国经济联系中担负某种专门化职能的地域生产综合体。中国的经济区是全国统一的地域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为因地制宜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每一个经济区,应根据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扬长避短,发展一个或数个具有全国或区际交换意义的专门化部门以及辅助性部分,自给性部门和基础设施,使区内国民经济个部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经济区具有以下特点:①客观性。它作为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认识的。②区域性。它占据一定的空间,具有相对合理的地域组成范围,有四至与边界,可表示在地图上,并可度量。③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它包括不同等级和层次,每个上一级经济区是若干个下一级经济区的有机集合,各个层次客观地反映了不同等级的地域经济单元。④开放性。每个经济区不是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通过复杂的物质流、信息流、人流与其他经济区保持密切联系。⑤发展变化性与相对稳定性。经济区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演变,经济区经历着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前者表现为地区经济特征的相对稳定,后者导致区域范围和区内经济结构的变化,为此需要重新划定经济区。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和规模,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结合的程度,并且是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经济区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的经济区已建成高度发达的地域生产综合体;而在一些边远地区,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尚未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地域生产综合体。一个高效能的经济区是内部结构协调发展,当地自然、劳动力资源和经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并和区外保持畅通经济联系的经济实体。根据经济区的结构和职能特点,可分为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两类。

146. 农区

以种植业为主,既生产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同时兼营林、牧、渔各业的地区。是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品的最大提供者,也是轻工业原料、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各种农副产品的主要产地。在以农业(种植业)生产为主的条件下,积极发展林、牧、渔业,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自然经济资源,使农、林、牧、渔各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147. 林区

以林业生产为主,有成片原始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地区。一般位于山地或丘陵地带。作为林业生产的基地,可以提供大量的木材和各种林产品,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并改善自然条件,净化美化环境,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148. 半农半牧区/农牧交错区

以农业经营为主和以牧业经营为主的生产单位交错分布的地区。一般位于由平原、丘陵向高原、山区,或由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向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位于农区与牧区的中间(接壤)地带。半农半牧区的主要特点是:①农业和畜牧业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②农牧结合,农业经营和畜牧经营在当地生产中的地位和比重大体相当,因而反映当地的经营情况时,需有农业和畜牧业两方面的经济技术指标;③影响生产结构的因素较多;④易产生农牧业之间的矛盾,尤以草原利用与耕地利用矛盾为多,要求加强经营管理,搞好协调发展。

149. 牧区

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广大草原和其他地区。

150. 渔区

①沿海国为行使专属捕鱼权,或为采取养护渔业资源的措施,在领海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定宽度范围内,宣布建立符合《联合国海洋公约》有关规定的特别管辖区。这种渔区又可分为专属渔区和渔业养护区两种。②国家为便于对捕鱼渔船生产的指挥和调度,进行渔获物的种类和数量统计,对捕捞生产水域划分的区域单位。如将海区按经、纬度每10分至30分划分为若干区域并加以编号,把某一特定海区称为某号渔区。③渔业生产发达、渔需物资供应集中、渔产品销售的集散地区。其渔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别的地区。它们的位置一般离渔场较近,陆上渔业设施如渔船泊地、码头,渔船维修保养工厂,渔获物的卸运贮藏及加工,燃料、淡水以及渔具与属具供应等比较完善和方便的港口所在地区。如中国的舟山渔区。

151. 工矿区

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工业区。其基本特点是:①其产生起源于自然资源的开发;②工矿资源开发利用的职能明显,其它职能薄弱;③人口结构男性多于女性,劳动人口比重大,未成年和老年比重小,尤其是新工矿区,表现十分突出;④自然资源的分布决定了工矿区的分布,绝大多数工矿区分布分散;⑤自然资源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露天坑、矿石山、排土场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工矿区地表景观,恢复、改造矿区地表形态,是工矿区的重要任务;⑥工矿区地处农村,劳动力主要来自农村。按采掘业职工占工矿业职工的不同比例,可划分为三种基本职能类型:①采掘业职工占工矿业职工的70%以上的采掘业工矿区。采掘业占极重要地位,加工工业十分薄弱,主要是新开发的矿区、边远矿区和地形复杂的矿区;②采掘—加工型工矿区,采掘业职工占工矿业职工50%-70%,矿区以采掘业为主,加工工业区占一定比重;③加工—采掘型工矿区,采掘业职工在50%以下,加工工业由次要上升到主要地位,一般在加工工业发展条件较好的老煤矿区及某些建有冶金工业的金属矿区。

152. 经济特区

中国政府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实行特殊政策的地区。在经济特区内,对国外投资者在企业设备、原材料、元器件的进口和产品出口,公司所得税税率和减免,外汇结算和利润的汇出,土地使用,外商及其家属随员的居留和出入境手续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目前,中国共有四个经济特区,它们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53. 风景名胜区

具有一定特色,旅游资源比较集中的整体性地域。它不仅是具有丰富且价值很高的风景名胜资源,而且是按国家规定程序报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审定批准公布,并划定范围的区域。国家规定,凡是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应划为风景名胜区。中国风景名胜区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三个级别。风景名胜区,有的以自然风光为主,名胜古迹为辅;有的以名胜古迹为主,自然风光为辅;有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的观赏价值均高,二者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中国风景名胜区常常是较大旅游区的组成部分。

图9.张家界风光(湖南省)
9.Zhangjiajie landscape (Hunan Province)
9. Paysage à Zhangjiajie (Hunan)

154. 自然保护区

国家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特别是珍稀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开展有关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而划出的加以综合管理和特殊保护的一定范围。既能保护、恢复、发展、繁殖生物资源,是保护物种的天然“资源库”,又能保存生物种的多样性,尤其是保护濒于灭绝的生物种,因而又是天然的“基因库”。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保护环境与促进生产、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努力,到2000年底,中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276处,总面积1.2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44%,其中林业系统建立的自然保护区909处,总面积1.0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0.63%。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中国大部分濒危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也保护着约2000万公顷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约1200万公顷的各种典型湿地。长白山、神农架等19处自然保护区加入了“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7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3处被列入“东亚—澳大利亚涉禽迁徙网络”,4处被列入“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中国的自然保护区使全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较好的保护。同时,这些自然保护区还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稳定地区小气候等重要作用。

图10.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四川省)
10.Jiuzhaigou Nature Reserve (Sichuan)
10. Réserve naturelle de Jiuzhaigou (Sichuan)

155. 圩区

圈圩筑堤,抵御洪水,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在沿江滨湖的低洼地区,河湖的洪水位高于田面高程,必须筑堤挡水,才能正常生产。骨干排水河沟把洼地分割成许多小块,每小块周围都要筑堤保护,形成一个独立的生产区域,长江下游地区称为“圩子”或“圩”,长江中游地区称为“垸子”或“垸”。在圩堤上修筑水闸或船闸,使圩内河网和圩外干河根据需要或互相沟通,或互相分开。圩内多余水量视内、外水位变化或开闸自流排水,或通过水泵进行抽排。筑堤防洪、提水排灌、控制地下水位是圩区水利工作的主要内容。

156. 公园

供人们游憩、文娱体育活动和进行宣传教育以及节日游园等活动的场所。是城乡绿地系统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公园一般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利用自然环境、名胜古迹,适当布置、新建或改建而成。公园的布局形式有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合式等。

157. 森林公园

在面积较大,具有一至多个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森林自然景观的地区建立的公园。建立森林公园的目的是保护其范围内的一切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并为人们游憩、疗养、避暑、文化娱乐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森林公园内的森林不得进行主伐,但可以进行卫生抚育采伐,以提高其观赏价值。

158. 植物园

调查、采集、鉴定、引种、驯化、保存和推广利用植物的科研单位,以及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并供群众游憩的园地。主要任务为发掘野生植物资源,引进国内外重要经济植物,调查收集珍稀和濒危植物种类,丰富本国栽培植物的种类和品种,为生产实践服务;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引种后的适应性和经济性状及遗传变异规律,总结和提高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和方法;建立有园林外貌和科学内容的各种展览所、馆和试验区,作为科研、科普园地。欧洲最古老的帕多瓦植物园建于1533年。英国皇家邱植物园1841年正式开放。世界最大的加尔各答热带植物园建于1787年,1947年起改名为印度植物园。中国最早的植物园有1929年建立的南京中山植物园和1934年建立的庐山森林植物园。1949年后,先后在杭州、北京、沈阳、广州及武汉等地建立了植物园。

159. 土地面积

一宗地权属界线范围内的面积。因此,土地权属界址一旦确定,土地面积亦随之确定。若某宗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上的界址范围与实地一致而面积不一致,则一律以界址范围为准,更正土地面积数据。面积量算的原则是:图幅为基本控制,分幅进行量算,按面积比例平差,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具体程序是:分幅量算各乡总图斑面积,用图幅理论面积进行控制和平差;分乡量算各村总图斑面积,用乡平差后的总图斑面积进行控制和平差。分村量算碎部(地类)面积,用村平差后的总图斑面积进行控制和平差。当一幅图的各类土地面积全部按规定量算后,就按本图幅由碎部分逐级向上统计、汇总和校核。当某一乡的有关图幅的面积全部按规定量算后,分地类按行政单位逐级向上统计、汇总量算的结果。简单地说,就是分幅由总体到局部进行控制量算、平差,按行政单位由下而上逐级统计、汇总。土地面积可以根据权利人对宗地的使用情况,分为独用面积、共用面积、共用分摊面积。

160. 耕地面积

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在中国包括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撂荒未满3年的土地和休闲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附带种植零星果树、桑树、茶树和其它林木的土地,多年固定耕种的河滩地,已围垦利用的海涂、湖田等,也都属于耕地的范围。但专业性的桑园、果园、果林苗圃、林地、芦苇地、天然草场等不包括在内。据统计,1996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耕地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年初耕地面积,加上当年增加的耕地面积、减去当年减少的耕地面积。 当年增加的耕地面积是指本年度内因新开荒(本年度已种上农作物的新开垦荒地)、基建占地还耕、河水淤积、平整土地和治山、治水等原因而增加的耕地面积。 当年减少的耕地面积是指本年度国家基建占地(指经县以上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因兴修水利、修筑公路、铁路、民航机场、修建工矿企业、建筑机关学校用房实际占用的耕地)、乡村集体基建占地(乡村新建或扩建乡村企业、兴修水利工程、修筑公路、以及建筑办公室和生产设施,如晒场、畜棚、猪圈等基本建设而实际占用的耕地)、农民个人建房占地、退耕造林面积、退耕改牧面积,以及因自然灾害废弃而实际减少的耕地面积。

161. 公顷

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1公顷=15亩=10000平方米=1/100平方公里。

162. 亩

中国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有关内亩和东北亩两种:关内1亩=60平方丈=666.7平方米=1/15公顷;东北1亩=90平方丈=1000平方米=1/10公顷。

163. 石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也是旧中国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1石=1/5亩。

164. 斛

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宋代以前十斗为一斛,1斛=1石=1/5亩;南宋末年改为五斗,1斛=1/2石=1/10亩。

165. 斗

中国常用量器,也是容量单位。一斗=1/10石=1/50亩。

166. 升

中国的量器之一,计量液体和干散颗粒容量的单位。由于中国以产量计量土地面积,1亩=5石,因此也是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1升=10合=1/10斗=1/100石=1/500亩。

167. 地图

按照一定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和地图制图综合原则,表示地面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分布特征的图件。由数学基础(投影总类大地控制点、经纬线网、比例尺)、制图对象(水系、交通、居民地、植被等地物要素、地貌要素以及专题地图的主题要素)和图面整饰(图廓、图号、图例、附表等)三部分组成。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按其用途可分为交通图、航海图、航空图、旅游图、教学图、行政区划图等;按其比例尺的大小可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按其使用方法可分为桌面用图、挂图;按其 色彩数可分为单色地图和多色地图;按其维数可分为平面地图、立体地图,立体地图目前有地球仪、塑料或橡皮立体地图、光栅立体地图和沙盘等;按其基本形式可分为线划图和影象图。现代地图已出现缩微地图、数字地图、电视图象和全息像片等新形式。

168. 土壤侵蚀图

直接反映某地区土壤侵蚀量、侵蚀程度及分布现状的图件。它是制定水土保持措施的主要依据。在土壤侵蚀调

查时,通常绘制土壤侵蚀程度图(水土流失程度图),以侵蚀模数作为划分不同侵蚀程度的主要指标;以坡度、植被覆盖度、侵蚀土壤类型、侵蚀类型及裸岩情况等作为参考指标。根据土壤侵蚀分级指标,应用地形图可直接在野外进行填图。应用航空像片、卫星像片制图时,须先建立判读指标,然后按程序进行判读和制图。

169. 土壤养分图

反映农业土壤(主要是耕作层)各种营养元素含量等级的图件。以土壤类型分布图为基础,汇集土壤调查中采取土样分析化验的数据,按养分元素种类分别划分含量等级,编绘而成。土壤养分种类包括全量的和有效态的氮、磷、钾以及各种微量元素,一般按养分元素种类分别编制成图。这类图件可直观地反映各种土壤的养分丰缺程度,便于指导肥料供应和合理施肥。但土壤养分图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尤其是耕作土壤的速效养分含量受生产措施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故每隔几年就需采样分析,重新编绘。

170. 农业区域地图

以各种符号反映农业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包括农业资源的种类、特征、数量、质量,以及农业类型或农业区域的空间位置。表达某些用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区域差异,用制图手段清晰地定位、定性和定量,反映农业资源状况及其变化。为因地制宜指导农业生产服务,为工程的规划设计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①内容。主要根据农业区划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制图条件,来确定地图选题内容,一般包括:a.农业自然资源图组。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农业地貌、植被、综合自然区划等单元图。b.社会经济条件图组。包括人口、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与农业有关的工业等单元图。c.农业生产特征与分布图组。包括农、林、牧、渔生产部门结构,土地利用,农业各部门地区分布与产量水平、各主要农林牧渔产品的商品率、平均每个农业人口的收入等单元图。d.农业区划及农业生产布局图组。包括农业各部门区划与合理布局、综合农业区划等单元图。②种类。农业区划地图可分为农业区划工作用图和农业区划成果图两大类。农业区划工作用图指农业区划中所使用的各种图件。这些图件是研究、拟定农业区划方案时的基本依据,其内容广泛、数量大,又分为三种:a.供农业资源调查、评价和编绘底图用的地形图;b.供编绘各种专题图使用的统一底图,是农业区划用图的基础,也是描绘区划内容的基本图件;c.供分析研究农业生产条件与生产特征,划分农业区,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和拟定重大措施用的农业生产条件图与生产特征图。农业区划成果图是反映农业区划成果的一组图件,包括反映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资源方面的图件以及反映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布局方面的图件。这些图件不仅勾绘分区界限,标出分区名称,并在图例中注明有关指标。

171. 遥测技术

将在一个地点的测量信号不用导线连接,而用高频电磁波作为载波,发射到另一地点接收后,进行显示或记录的一种测量技术。又称无线电传输技术或无线电遥测技术。具有传输距离长和不需要导线等特点。按传输方式可分为单通道遥测系统和多通道遥测系统。前者的基本原理是用传感器将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经放大器放大,通过调制器去调制高频载波振荡器,经过调制的高频载波从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至空间,被接收机天线接收,经放大、解调后,重现原信号,再输到记录器进行记录。后者是在一个遥测通路中能够传输多个测试信号的系统,可分为频率划分(频分制)和时间划分(时分制)两种类型:频分制是按频率划分通道的传输方式,它是将要传输的各测试信号,分别送入按频率划分的对应副载波,各副载波相加后再去调制主载波发射出去;时分制是按时间划分的传输方式,各路传感器模拟信号送入分配器,按时间顺序依次接到放大器,放大后调制成高频载波发射出去。

172. 遥感

不直接与目标物接触而感知其性质和状态的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在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随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性探测技术。其理论基础是任何物体都有不同的电磁波辐射或反射特征。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经飞行器上收集地面目标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后,即可判读地球环境和资源,提示出其性质、形状和变化动态。判读的方法有目视直接判读和计算机自动判读两种。遥感技术按遥感器工作特点,可分为主动式遥感和被动式遥感。按运载工具的不同可分为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按遥感工作波长的不同,可分为微波遥感、红外遥感和可见光遥感等。遥感技术能从不同高度、大范围、快速和多谱段地进行感测,获取大量信息。航天遥感还能周期性地得到实时地物信息。因此,它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军事的许多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如气象预报、资源调查和监测、农作物长势监测、地图测绘和军事侦察等。

a.增强SPOT影象 a. Enhanced SPOT image a. Image SPOT améliorée

b.增强TM影象 b. Enhanced TM image b. Image TM améliorée

c.融合影象 c. Combined image c. Image combinée

图11.融合遥感影象提高影象解译能力
11. Remote sensing image combination to enhance image interpretation capacity
11. Combinaison d’images de télédétection en vue d’améliorer leur interprétabilité

为提高影像判读的精度,需要使用多源遥感影像来增加信息量。如采用SPOT卫星全色10米分辨率的影像和TM彩色多光谱30米分辨率的影像进行融合,可以将全色影像丰富的纹理信息与低分辨率多光谱影像的基本光谱信息富集起来,提高影像的解译能力。

173. 遥感平台

传感器的运载工具。按高度不同可分为近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各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①近地面平台指在地面装载传感器的装置,包括汽车、轮船和高塔等。近地面平台上进行的遥感称地面遥感,主要用来配合航空和航天遥感,起校准和辅助作用。②航空平台包括气球、飞机、飞艇。在航空平台上进行的遥感称航空遥感。它具有分辨率高、不受地面条件限制、调查周期短、测量精度高及资料回收方便等特点。同时,航空飞行机动灵活,特别适用于局部地区的资源和环境监测。③航天平台包括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在航天平台上进行的遥感称航天遥感。其突出特点为可对地球进行宏观、综合、动态及快速观察,为地球资源探测和环境监测创造了有利条件。

174. 多光谱遥感

利用多光谱摄影系统或多光谱扫描系统对电磁波谱不同谱段做同步摄影遥感,分别获得植被及其他地物在不同谱段上的影像的遥感技术。多光谱遥感不仅可以根据影像的形态和结构的差异判别地物,还可以根据光谱特性的差异判别地物,扩大了遥感的信息量。航空摄影用的多光谱摄影与陆地卫星所用的多光谱扫描均能得到不同谱段的遥感资料,分谱段的图像或数据可以通过摄影彩色合成或计算机图像处理,获得比常规方法更为丰富的图像,也为地物影像计算机识别与分类提供了可能。

175. 红外遥感

应用红外遥感器如红外摄影机、红外扫描仪探测远距离外的植被等地物所反射或辐射红外特性差异的信息,以确定地面物体性质、状态和变化规律的遥感技术。用于红外遥感的传感器有:①黑白红外摄影、彩色红外摄影;②红外扫描仪;③红外辐射计。因为红外遥感在电磁波谱红外谱段进行,主要感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红外线,有时可不受黑夜限制。又由于红外线波长较长,大气中穿透力强,红外摄影时不受烟雾影响,透过很厚的大气层仍能拍摄到地面清晰的像片。

176. 航空遥感

通过飞机、飞艇、气球等在空中进行的遥感。分高空(10000米-20000米)、中空(5000米-10000米)和低空(<5000米)三种。飞机是航空遥感的主要平台,它具有分辨率高,调查周期短,不受地面条件限制,资料回收方便等特点。高空气球或飞艇遥感具有飞行高度高、覆盖面大、空中停留时间长、成本低和飞行管制简单等特点,同时还可对飞机和卫星均不易到达的平流层进行遥感活动。航空遥感所用的传感器多为航空摄影机、航空多谱段扫描仪和航空侧视雷达等。由航空摄影机获取的图像资料为多种形式的航空像片(如黑白片、黑白红外片、彩色片、彩红外片等)。由航空多谱段扫描仪可获得多光谱航空像片,其信息量大大多于单波段航空像片。航空侧视雷达从飞机侧方发射微波,在遇到目标后,其后向散射的返回脉冲在显示器上扫描成像,并记录在胶片上,产生雷达图像。

177. 航天遥感

指通过人造卫星、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等在外层空间进行的遥感。其突出特点是可对地球进行宏观、综合、动态及快速观察。目前在地球资源探测和环境检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人造卫星。航天遥感的信息回收比较复杂,有两种形式:①传感器接收被测目标的电磁波,以不同形式直接记录在感光胶片或磁带上,然后用降落仓回收。用这种方法回收资料比较方便,利于保密,但不能适时回收。②用无线电发射到地面接收站并记录下来。该方法可以做到适时回收,但由于受到频带宽度的限制而影响到信息容量,也不易保密。

178. 土壤遥感

应用空间运载工具(飞机、卫星等)和现代光学、电子仪器所获遥感图象进行处理和识别土壤的技术。分为遥感土壤调查制图和遥感土壤动态定位监测两个部分。①遥感土壤调查制图。分航片土壤判读制图和卫片土壤解释制图。基本的判读技术有目视判读和计算机数字图象自动分类识别两种。目视判读的主要程序为:资料和物质装备准备、野外建立判读标志、室内判读勾绘草图、野外校核修正草图,直至转绘成图;数字图象自动分类识别的内容为:图象恢复和校正、信息增强和提取、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②遥感土壤动态定位监测。利用不同时间的遥感图象对同一地区的某些土壤性状进行连续的观测,以掌握其变化动态,对出现的问题(如土壤侵蚀、次生盐渍化等)及早采取对策。

179. 土壤遥感

样区具有代表性的、用于建立遥感图象标志的土壤地段。为了判读(解释)遥感图象上的全部土壤,常选取若干块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实地踏勘研究,以建立景观-土壤-影象特征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标志,作为推断全区土壤分布及其性状的科学依据之一。

180. 航片土壤

判读用航空像片推断出土壤类型及性状的过程。由于航片上的地物信息,特别是地物的几何学和光学信息极为丰富,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性状在航片上会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反映。只要对航摄地区的土壤通过典型地块的野外实测,建立起航片判读标志,再结合对地形、母质、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分析,即可绘制出反映摄影地区土壤分布、类型及利用现状等方面的专业图片。它通常用于大比例尺的土壤调查制图。

181. 航片地形坡度判读

在航空像片上测定地面坡度的方法。有图解法、立体模型变形系数目测法和立体影象比较法等。①图解解析法测定地面坡度用辐射模片交会,实质上是通过测定两不同高程点间的视差较,算出高差,再利用水平距离推算坡度。②制作不同坡度的实物放在立体镜下和立体模型比较,得出的坡度再经立体模型变形系数换算出实际坡度。③利用根据视差原理预制成不同坡度等级的左右圆形图,在立体镜下观察成立体模型,与被测立体模型相比较测出坡度。

182. 森林病虫害遥感

通过森林遭受病虫害后在生理机制与外部形态上反映的可探测性,应用遥感手段,及时揭露危害因子,提供危害范围和等级的信息。受害森林形态变异包括叶形、冠形变化,部分或全部落叶。生理损害反映为光合作用降低,叶绿素衰减,导致反射光谱变化。这些隐象可为遥感所揭示。常用的遥感探测手段有:①航空目视法。乘坐轻型飞机低空飞行,在相片上目视勾绘病虫害分布及其受害类型。②航空摄影法。利用色彩红外片探测受害森林在红外辐射能力方面的变化,以确定受害地区和受害程度。③多阶抽样法。用航空视察、高空摄影、卫星图像做受害分析。利用抽样方法估测出受害林木株数、面积、蓄积量等。

183. 森林航空摄影

以飞机为平台对森林地区进行的摄影工作。森林航空摄影要求根据林地的光谱特性和林业工作的特殊要求选择摄影方式、感光胶片和拍摄季节。按摄影机姿态分为垂直摄影与倾斜摄影,按面积可分面状摄影、带状摄影和点状摄影,按所选用的感光胶片分为黑白摄影、黑白红外摄影、天然色彩摄影、彩色红外摄影等等。还有采用多部摄影机组合、多镜头组合、多种滤光片组合同步拍摄同一地物各谱段影像的多光谱航空摄影。航空像片由于分辨率高,易于判断,在森林资源调查、病虫害调查、宜林地勘测、采伐运输工程勘测等工程中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上一页上面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