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物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 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Biotech-banner
 

发展中国家作物生物技术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基础,发展中国家需要不断改良作物和作物管理体系来对农业产出持续的进行优化。气候变化影响的冲击使得有必要在农业研究的战略和计 划中将适应性、不确定性、脆弱性以及应变性综合起来加以考虑。各种可利用的生物技术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农作物生物技术逐步发展,而在最近的20年以来进展更快,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科学成就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进步。现在,已有范围广 泛的农作物生物技术可供使用,其中有些正越来越多地在发展中国家使用,特别是依据组织培养的技术(如快繁),诱变,种间或属间杂交,转基因,分子标记辅助 选择(MAS),病害诊断以及生物保护和生物肥料。

与其他成熟技术一样,发展中国家农作物生物技术也有着喜忧参半的经验。转基因技术非常有限,但确有少数商业化农作物商品的一些简单产出特征在改造后 获得了真正成功,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被采用。由于现有性状的种类,复杂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监管问题的严重限制,再加上大众通常负面的看法,转基因的广泛 应用已经放缓。虽然农民通过采用少数第一代转基因品种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市场挫折,因为农民设法避免种子成本高和其他方面限制的问 题。

迄今为止,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来说,主要的育种和农作物管理应用都来自于非转基因生物技术,包括所有范围的农艺性状以及耕作实践。例如,诱变技术在 发展中国家被广泛使用,在过去的60年中,世界各地获得了超过2200个由诱变产生的作物品种,其大部分是在发展中国家获得。种间杂交使得来自不同品种的 有利性状得以整合并已成功应用,比如,种间抗病害亚洲水稻以及非洲新水稻(非洲新稻)品种的开发。不过,种间杂交过程可能会很慢长,需要大量的科学专业知 识和熟练劳动力。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重要生存农作物上的应用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仍处于一个相对早期的阶段,尽管其已经开始产生了一些重要成果,例如印度抗霜霉病病 害杂交珍珠粟的开发。不过,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所要求的费用和技术复杂性仍然是项主要挑战。微繁殖被用于优良品系或无病害种植材料的大规模无性繁殖。许多发展中 国家都有重大的农作物快繁技术计划,并将其应用到范围广泛的生存作物之中。

生物技术还提供了重要工具,用于病毒和细菌来源的植物病害的诊断,免疫诊断技术以及基于DNA的方法已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商业化应用到这一目的。生物 肥料也在发展中国家被用于提高农作物的营养状况以及作为化学添加剂的一种替代办法。

生物技术,如低温保存,人工制种,体细胞胚胎发生,以及其它种类的体外细胞或组织培养,也被广泛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和农业遗传资源的保护。

生物技术项目已经发挥有效作用,它们补充了结构完善的传统植物育种和农艺研发计划。发展中国家作物生物技术研发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合适的政策制定, 研究和推广机构的加强,以及研究和技术人员能力的提高。建立跨部门的监管措施同样也非常重要。

发展中国家对生物技术的吸收正逐渐增加,但仍参差不齐。许多由工业化国家私营部门推进的生物技术进展产生的专利技术经常无法向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提 供。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尤其是小农户,在栽培各类作物时面临着其文化和环境背景下的各类问题,通常只有很小的购买力来获取专利技术。工业化国家私营部门研 究成果的溢出效应因此对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生存生计的影响非常有限。事实上,迄今最长久的成就是来自当地解决农民有关困难的公共部门的作物研究计划。

即使发展中国家的公共部门内部已经大力发展了生物技术,但它们也并不总是针对或是用于改善小农户的生计的。实际上,很少采用对用于开发适当的作物生 物技术资源分配的一种广泛性的决策过程,这就损害了农作物生物技术的成功发展。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技术健全,产品也对农民潜在有利,但也可由于通常可预测 的基础设施的或市场的缺陷问题而使用有限或没有被采用。来处理这些问题的一个很有希望的方式是农民参与式研究,但必须有相关的措施来配套,以解决从推广服 务到种子繁殖计划的跨部门的广泛问题。

更多信息,见 发展中 国家农作物生物技术的现状和选择 [ - 382 KB],该文件为 2010年3月1日至4日在墨西哥瓜达拉哈拉举行的FAO发展中国家农业生物技术国际技术会议(ABDC-10)所准备。

网页最后更新日期:2010年7月

©FAO/Jon Spaull
©FAO/Rocco Rorand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