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O in China
Youth Hackathon 2024 is now calling for application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o-organized by FAO Representation in...
Rio de Janeiro – Around 733 million people faced hunger in 2023, equivalent to one in...
北京/天津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率高级别代表团于2024年7月5-9日对华进行工作访问。在京期间,屈总干事一行先后拜会了中国农业农村部、外交部、商务部等部委,考察访问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围绕全球粮农治理、加强多边合作、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合力推动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广泛共识。此外,屈总干事一行还乘坐高铁前往天津,调研考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在与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举行会谈时,屈总干事表示,春华秋实,五年有成。中国作为第二大会费国的坚定支持,他于去年高票胜选连任。近一年以来,积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开拓创新,领导粮农组织协助成员国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粮农形势和层出不穷的自然风险挑战;广泛团结国际社会多方伙伴,创新布局,实施了一系列战略举措、重大倡议和专项行动,并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重农抓粮,在粮食安全领域办成了几件事关长远发展的大事,为实现零饥饿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工作成果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 屈总干事强调,粮农组织高度赞赏中国近年来在减贫、粮食安全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和重大贡献,衷心感谢中国长期以来对粮农组织的大力支持,期待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全方位深化粮农领域合作,共同推动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韩俊书记对屈总干事就任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表示赞赏,高度评价粮农组织在全球粮农治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坚定维护粮农组织在全球粮农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将一如既往给予粮农组织坚定有力支持,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中方愿在农业南南合作、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动物疫病防控等领域深化与粮农组织的务实合作。 王文涛部长表示,愿进一步加强商务部与粮农组织合作,深化贸易投资、能力建设、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各领域务实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南南合作,促进各国发展联动、成果共享。 马朝旭副部长与屈总干事就加强中国同粮农组织合作交换了意见。 参观考察活动 在京期间,屈总干事一行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考察,参观国家作物种质库和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展,并与相关领导、科研教学人员围绕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南南及三方合作等相关事项举行座谈。 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举行会谈时,屈总干事对中国农科院近年来在基础和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等领域所取得的各项丰硕成果表示高度赞赏。屈总干事表示,希望中国农科院发挥好农业“国家队”的科技创新优势和综合影响力,积极对接粮农组织“数字千村”、“一国一品”、“绿色城市”等全球倡议,充分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平台,同时借助粮农组织的全球网络优势,统筹吸纳全球优势资源,围绕大需求、组织大项目、寻求大支持、扩展大影响,合力推动各成员国向更高效、更包容、更具韧性且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转型。 杨振海书记指出,粮农组织在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中具有很强的领导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是中国农科院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双方近期高层互访频繁,交流对话密切,合作关系不断深入。下一步,双方要进一步务实推动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平台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加强南南合作、人才培养、国际大科学计划等方面合作,将合作伙伴关系推向新高度,助力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在与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举行会谈时,双方就加强农业交流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孙校长对屈总干事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高度赞赏屈总干事心怀“粮安天下”的信念,勇于实干担当,过去五年来积极带领粮农组织为全球和平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中国农大愿充分对接、深度参与粮农组织“一国一品”、“数字千村”、“同一个健康”、“手拉手”行动计划等旗舰倡议行动,利用学校在植物保护、动物科学、盐碱地综合治理等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为推动实现全球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孙校长还特别介绍了中国农大“科技小院”以及与粮农组织合作开展的“中(国)非(洲)科技小院”项目在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实施情况。 屈总干事高度评价中国农大严谨求实、厚德博学的办学传统,依托近120年的深厚积淀,以培养“三农”人才,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为己任,保持农业优势学科,发展多种新兴学科,同瞬息万变的世界紧密相连,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同步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肇始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是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历经百年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科技小院”则是中国农大从2008年就开始探索创建的一种模式,把农业专业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使科技人员与农民零距离,使科技与农村零距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2019年开始,在粮农组织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在马拉维建立了三个“科技小院”,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人才培养和农业技术发展。 屈总干事表示,农业兴,方可固本源,为农村经济、环境和营养提供坚实保障。粮农组织始终以全球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综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为己任,愿与中国农大教研员工和莘莘学子携手,不断探索合作新途径,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实用知识和适用技术,共同推动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实现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 除在京出席公务活动外,屈总干事一行在访问期间还乘坐高铁前往天津,在天津市政府相关领导陪同下走访当地两家涉农企业,考察水产生态养殖和花卉智能种植情况。 天祥水产公司成功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大跨度高效设施渔业养殖棚室,并升级改造了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设施,开展精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并成功开展全年绿色高效养殖,实现订单式渔业销售模式。 东信花卉公司是中国智能化温室生产花卉规模最大的花卉企业,拥有农业农村部花卉智慧生产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工程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天津市花卉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企业技术中心五个科研转化推广平台。 在考察结束后与天津市相关领导举行的座谈中,屈总干事表示很高兴有机会感受百年天津的独特魅力。他高度评价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并亲眼见证科技创新推动焕发出的新活力、新风貌。屈总干事指出,科技创新是应对农业粮食体系各项挑战的必由之路,不仅限于技术创新,也包括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政策创新等,是推动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的关键力量,鼓励相关企业充分利用粮农组织平台,打造强有力的出口产业。 屈总干事时刻心系一线员工,在京期间利用公务活动间隙,专程赶到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向各位员工送去诚挚问候和殷殷嘱托,勉励大家团结在“同一个粮农组织”旗帜下,立足职责定位,奋楫争先、接续奋斗,真抓实干让各项工作再攀高峰,为实现“四个更好”做出更大贡献。

China is now in its 14th Five-Year Development Period (2021-2025), and FAO, together with multiple stakeholders in the country, develops the Country Programming Framework (CPF) for 2021-2025, which is positioned to provide strategic support for China to promote all-rou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ensuring food security and promoting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eanwhile, it is envisaged to step up cooperation with China in global food and agricultural governance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Glob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 in the agriculture sector, sharing China’s progress and experience in poverty reducti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t sets out three priority areas:

  • supporting people and prosperity and better production and better nutrition through agrifood systems transformation
  • protecting planet and better environment through a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agrifood systems
  • enhancing partnership and better life through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agriculture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