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组织在中国

粮农组织与中国农业农村部共同肩负——保护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

06/06/2018

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共同主办的全球环境基金( 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GEF)“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下简称“生物多样性农场保护项目”)项目文件编制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吴晓春副站长主持,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李波,以及FAO驻华代表处助理代表张忠军先生分别发表了开幕式演讲。

李波副司长对农业农村部与FAO首次合作的GEF赠款项目概念文本获得了GEF的批准,并启动项目文本编制工作表示祝贺。他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农作物八大起源中心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大量珍惜物种濒临灭绝,人类祖先创造的古老品种在农业生产系统中消失殆尽,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生物多样性农场保护项目正是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的作物基因资源,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保护全球重要农业生物多样性提供方法和借鉴,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FAO张忠军助理代表在演讲中强调,自1945年成立以来,FAO一直积极倡导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智慧型农业等整合性的方法的运用。FAO目前在全球实施了180多个GEF项目;自2014年以来,已经在中国参与设计并实施了8个GEF项目,涉及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业资源可持续管理、水生态保护和流域管理等诸多领域。

此次,FAO和中方执行伙伴共同设计了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项目,以云南的水稻、河北的谷子和燕麦、辽宁和黑龙江省的大豆为目标保护品种,通过加强政策环境和长期激励机制的开发与示范,实现项目预期成果。该项目是粮农组织和农业农村部合作的首个GEF中国国别项目,希望这为双方今后共同开发和执行更多GEF项目奠定成功的基础。

随后,国内农业生物多样性专家杨庆文教授首先介绍了此次“生物多样性农场保护项目”的项目设计概念、目标产出和实现路径。随后,来自FAO总部的植物遗传育种农业官员Arshiya Noorani博士介绍了粮农组织在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技术优势、各种信息平台和国际交流的情况。最后FAO驻华代表处GEF项目官员李玲女士介绍了项目文本设计开发阶段的工作计划、产出报告及时间节点。

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处项目经理马超德博士介绍了在GEF  6期 农业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规划项目中由FAO所负责牵头设计的知识管理模块中各国际执行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随后来自各项目省份的代表就项目选点的情况做了介绍并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探讨。

最后,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徐学万副处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徐处长充分肯定了该项目的设计理念,并指出该项目目标和中国政府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期规划的战略目标相契合,希望项目在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更能惠及当地农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