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组织在中国

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助力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研究成果发布

13/07/2021

7月13日,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农业主题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期间,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与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共同发布了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助力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研究成果。

数百年来,农民、牧民、渔民和林农因地制宜地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农业系统,并运用古老而巧妙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管理,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社会、文化、生态和经济服务。这些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GIAHS)构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优美人文景观,展现着农业生态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以及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分布在全球的特定地点,以可持续方式为千百万小农提供多种商品和服务,保障他们的粮食和生计安全。目前,全球共有62项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GIAHS,其中15项位于中国。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Carlos Watson)介绍,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意识到家庭农业和传统农业系统所面临的全球性威胁,启动了GIAHS计划。他表示:“中国是全球拥有GIAHS数量最多的国家,在通过GIAHS促进农民减贫增收方面也取得了诸多有价值的成果,希望今后中国能够把这些经验分享给其他国家。”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徐明副主任介绍了GIAHS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梳理了通过GIAHS保护与利用来助力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的具体成效,并分享了一些典型案例,为接续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改善小农生计提供借鉴启迪。

报告指出,中国15项GIAHS横跨东中西13省18县(市区),核心区覆盖农户31.2万户,91.3万人。由于遗产地大多位于偏远地区,六成遗产地面临脱贫任务。围绕GIAHS保护与利用,各地通过加强政策支持、扩大品牌影响、发掘遗产地农业多能性的潜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式,助力实现了当地农户全面脱贫和农民增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GIAHS后,其品牌价值逐步显现,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返乡就业,为当地经济与文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当天的主题论坛上,还总结发布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其他成果,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中文出版计划以及刚刚获批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创新性转型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等。

  • 联合国粮农组织中文出版计划项目由粮农组织与中国农业农村部共同实施,旨在翻译出版粮农组织的国际粮农知识信息产品,促进农业知识及信息在中国的分享传播。自1987年启动至今,该计划已实施30余年,翻译出版了600多种粮农组织出版物。
  •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创新性转型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的目标是在山东、江苏、江西和贵州省改善45万公顷土地的农业实践、恢复8万公顷的农业生态景观系统,重点针对的是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

来自国际机构、中国农业农村部,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科研机构、部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代表以及外国驻华使节等近300人出席了本次农业主题论坛。

 

*下载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