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组织在中国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环境基金“中国洞庭湖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圆满结项

11/03/2022

3月10-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环境基金“中国洞庭湖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在湖南岳阳圆满结项,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财政部、湖南省林业局、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国家林草局规划院、中国科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及参与项目社区的代表出席项目总结推广会,对项目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总结梳理。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之一。2016年,为加强洞庭湖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洞庭湖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以下简称洞庭湖项目)正式实施。该项目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管理、全球环境基金资助,并由湖南省林业局、湖南省财政厅等机构具体执行。

经过六年多的实施,洞庭湖项目的预期目标已基本实现,绝大多数指标超额完成,在项目的最终评估中获得满意的评价,为大江大湖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贡献了中国智慧。

项目主要成果

首先,洞庭湖项目实现了其对全球环境效益的承诺,包括:

  • 指示性物种及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逐年回升。例如,在洞庭湖湿地,2021年度监测到冬候鸟近30万只,较2012年增加20多倍;小天鹅为6542只,较2011年增加5.5倍;麋鹿为209头,较2012年增加7.4倍;长江江豚为130头,保持稳定。
  • 截至2021年,洞庭湖各保护区内已清除入侵物种杨树25760公顷,其中核心区5700公顷,并且同步开展了湿地生态修复,修复的湿地面积达到4.46万公顷。主要的生物多样性威胁已经消除,如采砂、非法捕鱼等。
  • 依据生物多样性管理成效跟踪工具的监测结果,洞庭湖保护区的管理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 在洞庭湖四个保护区试点了生物多样性友好的社区共管模式,例如鸟类友好型稻鱼共养模式、生态旅游、生态养鱼、芦菇种植等,有效提升了试点地区居民的生计。

其次,项目在推动洞庭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 有效推动了跨部门跨区域的洞庭湖生态系统保护的综合管理,编制了《洞庭湖生态系统五年综合管理计划(2020-2024)》,建立了洞庭湖湿地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 法律法规政策日趋完善,有效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洞庭湖生态系统保护已被纳入湖南省林业、农业、环保、水利等不同政府部门的规划与政策。
  • 撬动了更多的资金用于洞庭湖生态系统保护。项目的赠款资金额度为295万美元,由中国政府提供的实际配套资金超过5700万美元,为实际赠款资金的约20倍。
  • 显著提升了保护区的机构管理能力,除了升级保护区的硬件设施,项目为政府官员和保护区工作人员提供了1500人次培训,大大提高了他们在湿地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方面的能力。
  • 示范了生物多样性友好的社区共管模式,不仅可以减少当地居民对于湿地资源的利用与破坏,还可以为其提供可替代的生计,增加收入,有效地推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 增强了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项目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公众宣传活动,同时开发了《八百里洞庭我的家》校本教材。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洞庭湖区域居民生态环境意识与项目初期相比,有了大幅度提升。

不仅如此,联合国粮农组织还与湖南省林业局制定了详细的项目可持续性方案,以便项目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可以继续发挥作用。

联合国粮农组织是联合国系统内最大的专业技术机构之一,旨在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实现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是建设可持续农业粮食体系的关键要素。在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中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合作开展9个项目,推动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主流工作,应对气候变化和土地退化,推广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与可持续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