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农业

中国

中国对免耕种植的研究始于 1950 年代,并在整个 1980 年代在中国北方地区开展了一年两季作物(冬季小麦/夏季玉米)的免耕播种试验。1992年,中国开始系统研究保护性农业(即保护性耕作)技术,重点研究发展免耕播种机。这些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 保护性农业可以使旱地小麦和玉米生产在生态和经济上受益。

根据当地农业条件开发了一系列保护性农业设备。 典型的保护性农业设备包括手动直接播种机、两轮拖拉机免耕(或少耕)播种机、中小型免耕(或少耕)播种机(条带旋耕播种机、条切播种机、动力圆盘播种机、水稻条带旋耕插秧机等),适用于四轮拖拉机。 1999年,中国农业部在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了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CTRC),专门研究保护性农业。 保护性农业研究扩展到玉米­小麦一年两熟区、东北垄作区、农牧交错区和稻­麦一年两熟区等。

这些都为在中国全面推广保护性农业奠定了基础。自 2002 年以来,国家和地方的保护性农业示范项目相继启动,建立了226 个国家示范县和 365 个省示范县,到 2008 年底覆盖面积超过300 万公顷。在这些县中,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CTRC 建立了 10 个站点来监测保护性农业效益。大多数站点一致表明,保护性农业原则的协同应用,包括最低程度的土壤干扰、土壤有机物覆盖和作物多样化,可以在增强和维持农业生产的同时,促进生态系统服务。

在中国,进一步研究并实施了基于保护性农业原则的耕作系统,以解决特定的区域问题。永久性高架床(PRB)农业系统已被世界各地证明可以提高土壤生产力并减少需水量,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被采用以解决土壤退化、水资源短缺和随之而来的产量下降的问题。河西走廊农场示范点的研究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PRB系统中的土壤具有更多的宏观团聚体(2.7%),更好的孔径等级分布,更高的作物产量(4.2%)和水分利用效率(21.3%)

受控交通农业 (CTF) 也是一种基于保护性农业的农业系统,在位于中国黄土高原的山西临汾进行了研究。十多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CTF处理下,种植区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显着改善,冬小麦产量提高了10.8%。

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和论证,保护性农业系统已被广泛认为是应对中国土壤退化、水资源短缺以及气候变化的可持续方案。 鉴于其对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显着贡献,中国政府制定了多项政策以促进 保护性农业的快速推广,例如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了保护性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农业部和财政部从 2002 年起支持扩大推广保护性农业。 截至 2016 年,保护性农业系统已在中国广泛实施,面积达到800 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