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Acipenser baerii (Brandt, 1869) [Acipenseridae]
海洋鱼类/洄游鱼类
FAO Names:
EnSiberian sturgeon
FrEsturgeon de Sibérie
EsEsturión de Siberia


FAO. 2009. Acipenser baerii. In Cultured aquatic species fact sheets. Text by Williot, P., Bronzi, P., Benoit, P., Bonpunt, E., Chebanov, M., Domezain, A., Gessner, J., Gulyas, T., Kolman, R., Michaels, J., Sabeau, L. & Vizziano, D. Edited and compiled by Valerio Crespi and Michael New. CD-ROM (multilingual).
特性
生物学特征
有鳃孔,吻和尾柄呈锥形。鳃膜与鳃间间隔相联。口横向且下唇中间有裂缝。触须光滑或有少量毛缘。吻长差异很大(为头长的33.3-61%)。扇形鳃耙20-49个,每个末端均有若干结节。D:30-56. A:17-33鳍条。10-12背骨板; 32-62侧骨板; 7-16 (20) 腹骨板。幼鱼的骨板很尖,但成鱼则不然。骨板之间有许多分散的小板。颜色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别:背部和侧面从浅灰色到深褐色, 下腹部则从白色到淡黄色。
主要情况
历史背景
自上世纪40年代起,钝吻鲟的可塑性引起相当多的关注;在50年代,进行了向不同延长水域(波罗的海)或封闭区域(湖泊)引进该物种的试验。该种类的养殖开始于70年代的前苏联。在同样时间首批该种类的个体(产于勒拿河的亲体)到达法国,作为法-苏科学合作项目的生物模型。此后,该种类的分散分布加快,除了俄罗斯联邦(鱼源国)外,已知出现在欧洲(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德国、匈牙利、波兰和西班牙)、美洲(美 国、乌拉圭)和亚洲(中国)。该种类很可能还出现在其他国家,至少在实验环境中。该种类也是不同杂交育种的选择对象。

很少有公司含盖整个生产周期和销售所有可能的产品。一些公司只生产卵和/或幼鱼;其他的公司专门生产肉用鱼;在许多西方国家,鱼子酱是养殖鲟鱼的主要目的。
主要生产国
下图按粮农组织对该种类的统计数据制作。养殖活动在许多国家进行,包括俄罗斯联邦、意大利、德国、波兰、西班牙、美国、乌拉圭、中国、比利时和匈牙利。但这些活动的产量包括在粮农组织统计类别“其他处未包括的鲟鱼”中,部分原因是有关国家没有说明具体的养殖种类以及部分原因是一些产量为杂交种产量。
 
主要生产国(粮农组织渔业统计数据,2006年)
生境和生物学
该种类分布在从鄂毕-额尔齐斯盆地到利累马河的所有水文盆地中;因此见于叶尼塞、哈坦加、勒拿和印迪吉尔卡盆地。贝加尔湖水系也出现该种类。该种类有3个亚种:鄂毕盆地钝吻鲟亚种、从叶尼塞最远到利累马的钝吻鲟亚种以及最后的贝加尔湖亚种<BR><BR>在20世纪初期和中期,在鄂毕盆地、叶尼塞和勒拿河有大量产量(几百吨),但呈下降顺序。钝吻鲟是淡水种类,但其在分布的河流中长距离洄游。与其他鲟鱼不同,钝吻鲟产卵群体在生殖洄游期间继续摄食。在这些寒冷条件下,成熟期晚,生长缓慢,根据其原产地,雄鱼在10
到17年之间、雌鱼在12到20年之间成熟。雌雄成体有马勒导管。输卵管约占腹腔的三分之一,通过单向阀与马勒导管相连。该种类属于染色体数量约为250个的鲟鱼组。<BR><BR>该种类可生活在1°C到25–26°C的广泛温度范围内,对低溶氧有相当的抵抗力,但没有对这类条件进行测定。.

生产
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
生产系统
苗种供应
单独保养雄体和雌体,原因是销售养殖鲟鱼的不同产品。不出现性别二态性导致对未成熟的鱼的几种方法:组织切片检查和观测、注射11-kt(睾固酮)乳浆并用超频率音响处理。一般进行约3年。然后出售雄鱼。保留雌鱼,养殖几年直到其完全成熟生产鱼子酱。然后捕捞做肉用。保留一些做为亲体进行未来的繁殖。 亲体 钝吻鲟是雌雄异体种类。养殖场的养殖条件一般比原产地自然条件更适宜,繁殖期大大提前,在一般温度条件下雄鱼约6年、雌鱼7年达到性成熟。 由于雌鱼不是每年排卵(例外情况极少),并且不是同步发生,亲体管理复杂。因此,在特定鱼群,每年成熟雌鱼比例在35–63%之间。通过控制水温,可能在延长期,即12月-5月获得卵。 要进行催情和激素刺激以获得良好质量产品。可使用不同类型激素,包括鲟鱼或鲤鱼脑垂体提取物,或促性腺激素释放素类似物(GnRHa)。主要问题是确定使用激素的最好时间,也就是说,选择生理上处于最佳时期的鱼。种群历史、卵巢囊大小、同次性、外观、幼芽囊位置以及试管中卵巢囊成熟能力是决定时要关注的有用标准。 通过每2小时间隔的腹部挤压或(更好)实施小型剖腹手术收获卵。切口处用线缝住。在操作中,鱼嘴处要有水流动。卵的重量为雌鱼活体重量的8–14%。卵经常为卵形,颜色为褐色和/或深绿,最大的为3.0–3.8毫米。每克为35到45粒卵,卵有几个卵孔。 雄鱼经常产出几十毫升的精液,用小型柔软管小心插入生殖孔收集。使用几十年前已成熟的技术授精。 孵化场 受精卵必须经过抗粘性处理以防止在孵化中结块。经常用水粘土悬浮液处理,有时用牛奶。用水清洗后,卵被放置在孵化器中,通常为孵化缸或麦克唐纳缸。 13–14 °C之间胚胎发育需要约6天。由于其积极的趋光性,容易挑选正常幼鱼。
育苗
17–18°C时幼鱼不同阶段习性顺序和时期被明确详细说明。在这些条件下,应在幼鱼孵出后第9到第11天之间投喂开口饲料,也就是在自身营养被完全用完后。直接投喂合成饲料可获得极好结果(生长率和成活率)。水槽(长、宽和深为200x50x40厘米)在头4周对培育幼鱼很合适;17–18°C时平均重量约500毫克。水深为15–20厘米。后循环池(直径=2米)可用于鱼种培育。
养成技术
钝吻鲟可在不同系统中养殖:水道、循环池、大型精养水塘、池塘和网箱。俄罗斯和乌拉圭多为网箱。还进行了在循环系统中养殖鲟鱼的实验。 在池塘中,养殖密度为1.5–3公斤/平方米,不使用增氧机。有报告的密度为50到80公斤/平方米,要加氧。钝吻鲟鱼可忍耐更高温度(25–26°C),但同步条件是没有食物和高水平的溶氧。鲟鱼喜阴,要避免直接光照。由于其可能被水草缠住,要避免水下有草。 在西欧,使用的饲料主要基于常常与养殖鳟鱼很相似的商业生产的颗粒料。具有更好水稳定性的膨化颗粒更适于鲟鱼的摄食习性。西欧的投饲率稍高于生物量的1–1.5%,或对大个体更低,但俄罗斯联邦的投饲率更高(约4%)。在池塘养殖中,投饲地点有变化以避免投饲地点周围沉淀物积聚。
捕捞技术
用网将鱼集中。然后用上岸网捕捞(小型和中型规格)或用手捕捉大型个体。
处理和加工
鱼子酱主要加工步骤是:雌鱼选择、在流水中拿住一段时间、击晕、去内脏、切除卵巢、冷却、筛取、清水洗、称重、加盐、排干水、装罐、加标签和保藏。每个步骤都是重要的,第1步(雌鱼选择)最为关键。
生产成本
没有信息。
病害和控制措施
目前该种类没有特别的疾病。但其对多种细菌病(耶尔森氏菌、弧菌和黄杆菌)是敏感的。可以通过治疗控制这些疾病的发展并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在幼鱼阶段,良好的投饲管理可能因防止自相残杀减少了这些危险。很少比例的鱼表现出变形,最终可导致失衡,难以摄食并最后死亡。该病不是该种类的特别疾病,依然不了解其来源。
生产
钝吻鲟全球水产养殖产量
粮农组织渔业统计


国家 肉的产量 (吨) 鱼子酱量 (吨) 卵(0)和幼鱼(a)量
中国 3501–2 2002
俄罗斯 7501 y 5003 5,106 (a) y 20,106 (0)
法国 350 7 大量
波兰 180 大量
德国 120 2 4,106
意大利 100 350 000 (0)
比利时-荷兰 20 2
西班牙 6 0,4 30 000 (a)
乌克兰 5
乌拉圭 1 0
匈牙利 0 5,106 (0)
美国 0,5
合计 1 7001–4 4002 12
1纯种; 2 纯种和杂交种; 3 杂交种。


市场和贸易
根据国家的不同销售鲟鱼产品的情况非常不同。该鱼可被活体销售(中国为1到2公斤之间),或整鱼、鱼片或熏制。有为养殖目的的受精卵和幼鱼市场。也为再放养(俄罗斯联邦)和水族养殖爱好者生产幼鱼。最后,为休闲捕鱼将幼鱼投放到湖泊中。在西欧和中欧养殖场可以得到适合人类消费规格的鱼3–4欧元/公斤的价格,而俄罗斯和中国价格似乎更高(8–11欧元/公斤)。
状况和趋势
80年代鱼子酱国际市场预计在2到300吨/年之间,由于空运者缺乏兴趣市场已出现下降。不同鱼子酱生产者的竞争将很快加剧。
主要问题
该种类的广阔分布导致一些鱼逃逸到远离其原生境区域:波罗的海和北海、法国的吉伦特河口湾-加龙河-多尔多涅盆地和乌拉圭的内格罗河。要指出的是,尽管60年代在波罗的海一些海域强化了投放,但似乎该种类还没有建立起种群,一个原因可能是其很容易被捕捞。 建设水坝、过度捕捞和污染是自然种群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其被认为是脆弱的或濒危的。在全球,多数鲟鱼种类受到威胁,钝吻鲟也不例外。 钝吻鲟不具有国际市场特性,与其他具有更大增长潜力和/或已建立商业规模的其他鲟鱼种类有竞争。
负责任水产养殖实践
为保全该物种和保护异己养殖该种类的生产,应当就养殖活动给予法律认可并确立法令。钝吻鲟在几乎所有地方均不是当地种。但各国管理非当地种类的规则不同,导致不公平竞争。
参考文献
书目
Birstein, V.J., Bemis, W.E. & Waldman, J.R. 1997. The threatened status of acipenseriformes species: a summary.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48:427-435.

Bronzi, P., Rosenthal, H., Arlati, G. & Williot, P. 1999. A brief review on the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sturgeon farming in western and Central Europe. Journ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 15:224-227.

Chebanov, M. & Billard, R. 2001. The culture of sturgeons in Russia: production of juveniles for stocking and meat for human consumption. Aquatic Living Resources, 14:375-381.

Dettlaff, T.A., Ginsburg, A.S. & Schmalhausen, O.I. 1993. Sturgeon fishes. Developmental biology and aquaculture. Springer-Verlag, Berlin, Germany, 300 pp.

Gessner, J., Debus, L., Filipiak, J., Spratte, S., Skora, K.E. & Arndt, G.M. 1999. Development of sturgeon catches in German and adjacent waters since 1980. Journ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 15:136-141.

Gisbert, E. & Williot, P. 2002. Advances in larval rearing of Siberian sturgeon.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60:1071-1092. Ruban, G.I. 1997. Species structure, contemporary distribution and status of the Siberian sturgeon, Acipenser baerii.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48:221-230.

Sokolov, L.I. & Vasil'ev, V.P. 1989. Acipenser baerii Brandt, 1869. In J. Holcik (ed.), The freshwater fishes of Europe: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fishes acipenseriformes. AULA-Verlag Wiesbaden, Germany. pp. 263-284.

Williot P. 2002. Reproduction. In R. Billard (coord.), Esturgeons et caviar, pp. 63-90. Lavoisier Tec & Doc, Paris, France.
Williot, P. & Bourguignon, G. 1991. Production d'esturgeon et de caviar, état actuel et perspectives. In (P. Williot Ed), Acipenser, pp. 509-513. Cemagref Editions, Antony, Paris, France.

Williot, P. & Sabeau, L. 1999. Elevage d'esturgeons et production de caviar: exemple de l'esturgeon sibérien (Acipenser baerii) en France. Compte Rendu Académie Agriculture de France 85(8), séance du 27 nov. 1999:71-83.

Williot, P., Sabeau, L., Gessner, J., Arlati, G., Bronzi, P., Gulyas, T. & Berni, P. 2001. Sturgeon farming in Western Europe: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perspectives. Aquatic Living Resources, 14:3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