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Lates calcarifer  (Bloch, 1790)     [Centropomidae]
海洋鱼类/洄游鱼类

FAO Names:
En Barramundi (Giant seaperch)
Fr Perche barramundi
Es Perca gigante
FAO. 2009. Lates calcarifer. In Cultured aquatic species fact sheets. Text by Rimmer, M.A. Edited and compiled by Valerio Crespi and Michael New. CD-ROM (multilingual).
特性
生物学特征
体长,扁平,具长尾柄。头尖,背鳍前凸起,背部轮廓呈凹形。口大,稍斜,上颌达眼后;齿绒毛状,无犬齿。鳃盖前下缘有硬棘;鳃盖有小刺,侧线原点上部具锯齿状挡板。第一下鳃弓具16到17鳃耙。鳞大,栉状。背鳍具7到9根硬棘和10到11根鳍条;深凹口几乎将硬棘和软鳍条分开;胸鳍短圆,鳍基上有几个短硬锯齿状突起;背鳍和臀鳍有鳞状壳。臀鳍圆形,具3根硬棘和7到8根短鳍条。尾鳍圆形。颜色分为两部分,两侧银色区以上和腹部(通常为幼鱼)为橄榄褐色或银色区上下为绿/兰色。鳍上或体上无斑点或条纹。
图片库

大型尖吻鲈育苗生产(澳大利亚北方地方达尔文)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海上网箱养殖场

网箱养殖场(澳大利亚)

尖吻鲈头部

主要情况
历史背景
在亚洲被称为“seabass”、在澳大利亚称为“barramundi”的尖吻鲈广泛分布在从阿拉伯湾到中国,中国台湾省、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的印度洋-西太平洋区域,属锯盖鱼科的广盐性种类。上世纪70年代在泰国开始了该物种的水产养殖,并很快传播到东南亚许多区域。

尖吻鲈作为理想的水产养殖种类的特点是:
  • 能忍受密集状态和广泛的生理耐受力,是相对有耐受力的种类。
  • 雌鱼高产,为苗种孵化生产提供了大量材料。
  • 苗的孵化生产相对简单。
  • 尖吻鲈适于用颗粒饲料饲养,幼鱼易于接受颗粒料。尖吻鲈生长快,在6个月到2年期间可达到捕捞规格(350克–3千克)
目前,在尖吻鲈分布的大多区域进行了养殖,产量最多的是东南亚,一般来自沿海小型网箱养殖场。通常,这些场进行混养,包括尖吻鲈、石斑鱼(鮨科石斑鱼亚科)和笛鲷(笛鲷科)。

澳大利亚正在发展尖吻鲈大型养殖场,反映了欧洲式工厂化水产养殖类型。在热带区域外的尖吻鲈养殖,经常采用再循环生产系统(例如澳大利亚南部、美国东北)。

为进行养殖,尖吻鲈已被引进到伊朗、关岛、法属波罗尼西亚、美国(夏威夷、马萨诸塞)和以色列。
主要生产国
如上述,尽管为养殖目的将尖吻鲈引进到许多其他国家,到目前为止向粮农组织报告产量的国家见下图

主要生产国(粮农组织渔业统计数据,2006年)
生境和生物学
尖吻鲈栖息在淡水、咸水和海水中,包括溪流、湖泊、死河道、河口和沿海水域。尖吻鲈为随机掠食者;成鱼主要以甲壳类和鱼为食。

该种类的产卵季节不同。澳大利亚北部尖吻鲈在9月到3月产卵,季节因纬度而有变化,可能是不同温度造成。在菲律宾,尖吻鲈从6月后期到10月后期产卵,在泰国于季风(8–10月)和西南季风(2–6月)季节产卵。产卵区域为临近河口、江河下游或半岛沿海周边水域。在产卵季节,尖吻鲈产卵发生在满月和新月出现后,产卵通常与涨潮有关,可明显帮助将卵和幼鱼运进河口。

尖吻鲈生殖力高;一尾雌鱼(120厘米TL)可产3 000–4 000万粒卵。因此,只需要少量亲鱼为大型孵化场生产提供充足的幼鱼。

幼鱼进入河口沼泽培育场停留几个月,随后进入沿海的淡水河流和小溪。尖吻鲈幼鱼在淡水中生活到3-4年龄(60–70厘米TL),作为雄鱼达到性成熟。然后在索饵期间向下游转移,参与产卵。由于尖吻鲈的广盐性,可在广泛的盐度环境中养殖,从淡水到海水。澳大利亚尖吻鲈在6-8年龄(85–100厘米TL)变性为雌鱼,并一直到死亡。亚洲种群的变性没有做很好的说明,普遍是雌鱼多。

尽管记录了一些尖吻鲈在河流之间做大范围移动,但大多数停留在其原初的河系,仅做短距离移动。河系之间个体有限的交换是开发遗传区分澳大利亚北部尖吻鲈组别的重要因素,在昆士兰有6个遗传区系,在澳大利亚北方地区和西澳大利亚有10个。
生产
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
生产系统
苗种供应
尽管亚洲一些区域依然从野外收集尖吻鲈鱼种,但多数苗来自孵化生产。目前,在整个养殖区域已经确立了良好的孵化生产技术。

鱼种养殖 
尖吻鲈亲鱼保养在网箱或混凝土或玻璃钢水箱中。可用淡水或海水,但在繁殖季节前必须放置在海水中(28–35‰),以使性腺最终成熟。尖吻鲈性腺发育没有明显外观迹象,尽管在产卵期可以容易地从精液辨别雄鱼,但必须用中空管检查确定性别和生殖状况。

通常用杂鱼或购买的饵料鱼喂养尖吻鲈亲鱼。为改善亲鱼饲料营养成分以及预防与缺乏维生素相关的疾病,可注射维生素补充液或在投喂前混入饵料鱼中。

亚洲尖吻鲈通过改变环境参数(盐度和温度)、模拟向下游河口洄游以及在自然产卵时期的潮汐规律来刺激产卵。但同样的技术对澳大利亚尖吻鲈种群不成功,一般要求激素刺激产卵。使用不同剂量的激素成功地刺激尖吻鲈产卵,包括注射、缓慢释放的胆固醇颗粒以及渗透泵。目前,刺激尖吻鲈产卵一般使用促黄体激素释放素类似物 (LHRHa) (Des-Gly10) D-Ala6,Pro9-LH-RH乙胺和(Des-Gly10) D-Trp6, Pro9-LH-RH 乙胺。

产卵前的行为包括雄鱼与雌鱼结伴、雄鱼在雌鱼生殖孔摩擦背部、竖鳍和“发颤”。不出现这类情况也可以派出卵,但不能受精。在注射后34–38 小时产卵,通常在黄昏,可能伴有水面上急剧的水花。尖吻鲈经常连续5个晚上产卵。

产卵时,精液和卵被排到水中,在外部受精。尖吻鲈卵的直径为0.74–0.80毫米,有一个油滴,直径0.23–0.26毫米。采用细目(约300 µm)卵收集网通过产卵箱排出水收集卵。如尖吻鲈在网箱产卵,需要在网箱中加用细网目的小网箱,在网箱中保留卵以便将卵转移到孵化场。

受精卵发育快速,在27–30°C温度下受精后12-17小时孵出。刚孵出的幼鱼有大型卵黄囊,孵出后24小时快速吸收,孵出后50小时基本吸收完毕。油滴的吸收要慢一些,孵出后可持续约140个小时。孵出后一天发育出嘴和内脏(第二天),孵出后45–50小时幼鱼开始摄食。
孵化场 
一般采用“绿水”精养技术,在圆形或矩形混凝土水箱或26立方米的圆形帆布箱养殖尖吻鲈。在养殖箱中加入微藻养殖(通常为融合微藻或微绿球藻),密度从8–10×10³到1–3×105细胞/毫升。尖吻鲈精养从第二天起投喂轮虫(褶皱臂尾轮虫)(第一天为孵出的当天),一直到第12天(或最晚到第15天),从第8天开始投喂卤虫。投喂轮虫和卤虫的尖吻鲈用微藻或购买的增肥产品养殖,以提高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水平。作为补充,可利用淡水水蚤,或替代卤虫精养尖吻鲈幼鱼。从孵化到10毫米TL,精养尖吻鲈幼鱼的总体成活率一般为百分之15–50。最近,在精养尖吻鲈幼鱼时,采用复合微饲料部分或全部替代卤虫。

尖吻鲈鱼种也采用粗养(以池塘为基础)进行。粗养尖吻鲈幼鱼的池塘面积从0.05到1公顷,为土池或塑料垫衬池,相对较浅(<2米),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浮游植物产量,并防止分层。幼鱼养殖池通过施无机或有机肥调节,为投放的刚孵出的尖吻鲈幼鱼产生适当浮游动物。放养尖吻鲈幼鱼的密度为40万–90万尾/公顷。持续的池塘管理主要是为发育的幼鱼提供充足的浮游动物,并确保维持水质标准。在尖吻鲈达到25毫米TL或更大时(或在放养后3周),从池塘转移到培育箱。尖吻鲈粗养的平均成活率约为百分之20,但变化大,从零到百分之90。粗养的产量可达64万尾鱼/公顷。
育苗
可将尖吻鲈幼鱼(1.0–2.5厘米TL)放养在河流、沿海区域或池塘中的浮动或固定育苗网箱,或直接放入淡水或咸水育苗池或水箱中。用切碎的杂鱼(4–6毫米)或小的颗粒饲料投喂。在切碎的杂鱼中加入百分之2的维生素预混料。育苗阶段持续30到45天;一旦鱼种达到5–10厘米TL,可将其转移到成鱼池。

由于尖吻鲈可以吃掉自身体长百分之61–67的同类的鱼,育苗阶段和成鱼养殖阶段早期,自相残杀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自相残杀开始于育苗阶段晚期,大多数鱼不到150毫米TL;大一些的鱼没有多大问题。通过定期分级减少自相残杀(通常至少每7-10天),以保证每个网箱的鱼规格相同。
养成技术
多数尖吻鲈养殖在网箱进行。采用漂浮和固定网箱;规格从3×3米到10×10米,2–3米深。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建立了许多采用物理和生物过滤的循环淡水或咸水的尖吻鲈养殖场。这些场可以位于因温度低而不能养殖尖吻鲈的地区(南澳大利亚和美国东北部)。这类养殖系统的主要优点是靠近市场,减少运输最终产品的成本。

网箱养殖的放养密度一般从15到40千克/立方米,尽管密度可高达60千克/立方米。一般,增加密度导致生长率降低,但这种影响在密度约25千克/立方米以下时不大。在循环生产系统养殖尖吻鲈的放养密度约为15千克/立方米。

也在土池或不使用网箱的加衬池养殖尖吻鲈;在澳大利亚称为“自由式”技术。在咸水池塘养殖尖吻鲈幼鱼(20–100克)的放养密度为0.25–2.0尾/平方米。在亚洲,在咸水池塘尖吻鲈与罗非鱼混养,作为饵料来源。

目前多数尖吻鲈以颗粒饲料投喂,尽管一些区域依然投喂杂鱼,原因是杂鱼比颗粒饲料便宜或更容易获得。用杂鱼喂养尖吻鲈一天投喂2次,占个体大于100克鱼体重的百分之8–10,在个体超过600克时减少到占体重的百分之3–5。可在杂鱼中加入维生素预混料,比例为百分之2,或加入稻糠或碎米,以最小的成本增加饲料量。投喂杂鱼的尖吻鲈饲料转换率(FCR)高,一般从4:1到8:1。

用颗粒饲料喂养尖吻鲈一般在炎热的月份每天投喂2次,冬季一天1次。更大型的养殖场必须使用自动投饲机,而较小的养殖场用手工投喂。在实验情况下,尖吻鲈的FCR可达到1.0–1.2:1,但商业养殖场的FCR通常为1.6–1.8:1。FCR随季节变化,经常在冬季增加到超过2.0:1。
捕捞技术
捕捞在网箱养殖的尖吻鲈相对简单,将鱼集中在网箱的一个部分(通常提起网),用抄网捞起。捕捞池塘中“自由式”尖吻鲈要难一些,要求用网围住池塘或排水捕捞。
养成技术
捕捞后,将尖吻鲈放入冰水人道杀死,并保持肉的质量。在澳大利亚,多数养殖场不加工鱼,而是带内脏销售。澳大利亚一些大型养殖场具有加工设施,用大鱼(2-3千克)加工鱼片。新鲜的尖吻鲈一般在有冰的聚苯乙烯泡沫容器中装在塑料袋运输。澳大利亚和东南亚有着有限的活体尖吻鲈市场。 通常用卡车在水箱中运输活鱼。
生产成本 

对澳大利亚养殖尖吻鲈的经济模式进行了评估,小型(50吨/年)养殖场的保本价格为9.25澳元/千克(6.90美元/千克),200吨/年的养殖场保本价格为6.90澳元/千克(5.1美元/千克)。大型养殖场(>1000吨/年)有能力利用经济规模优势,生产成本约在6–7澳元/千克(4.50–5.25美元/千克)。而泰国尖吻鲈养殖场生产成本1.90美元/千克。澳大利亚尖吻鲈养殖场的经济模式显示,利润率对价格特别敏感,降低1.00澳元(0.75美元)导致年回报减少百分之80。

养殖场一级的尖吻鲈养殖经济数据模式见昆士兰初级产业和渔业部的信息:(http://www.dpi.qld.gov.au)。

病害和控制措施
下表是尖吻鲈的主要病害。

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和其它药物被用于治疗,但将它们列入本表并不意味着是粮农组织的建议。

疾病 致病因子 类型 综合病症 措施
神经坏死病毒(VNN) 尖吻鲈脑炎病毒(LcEV)–鱼类神经坏死病毒 病毒 颜色苍白或发暗;不稳定游动;螺旋形游动;鼓胀;“混晕”;脑和脊索有液泡;一般在孵化阶段出现 挑选亲鱼;降低幼鱼放养密度;使幼鱼营养最佳;改进亲鱼营养;改进孵化卫生
淋巴囊肿 淋巴囊肿病毒 病毒 皮肤和鳍上有疣状物;如感染严重以及与非常差的环境条件有关,一般导致死亡 清除被感染的鱼;改善环境
弧菌病 哈维氏弧菌;弧菌 细菌 海水鱼发暗;无生气;厌食;体有变红的溃疡;腹液变红;与育苗系统、糟糕的环境以及皮肤损伤有关 改善环境;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败血病 重组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气单胞菌;假单胞菌 细菌 淡水鱼体有不规则变红的溃疡;无生气;厌食;腹液变红;鳃白;与糟糕的环境以及皮肤损伤有关 改善环境;抗生素治疗
外皮细菌病 温和气单胞菌;重组嗜水气单胞菌;哈维氏弧菌;溶藻性弧菌 细菌 体有不规则变红的溃疡;缺鳞;与糟糕的环境以及皮肤损伤有关 改善环境;增加水的交换
链球菌病 海豚链球菌 细菌 鱼发暗;无生气;鳃白;腹液变红,腹部组织和内壁变红 抗生素治疗;疫苗
柱状病 柱状黄杆菌;约翰逊黄杆菌;淡水为黄杆菌(柔滑类型);海水为海洋屈挠杆菌 细菌 背鳍后背部以及尾柄上有白块;无力;多发生在育苗阶段;大一些的幼鱼上口和下口周围有嘴形腐烂;与密度过大、水箱养殖、糟糕的卫生以及皮肤损伤有关 高锰酸钾淋或铜液淋洗,可在早期治疗;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鳃病 不同细菌、黄杆菌、溶胞菌 细菌 在水面游动;口张开;鳃盖快速移动;鳃粘液多;鳃有白斑;多在育苗阶段发生 改进水质;不同盐度水、高锰酸钾或季铵液淋洗;增加水交换;减少放养密度
细菌性腹炎 不同的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包括哈维氏弧菌和重组嗜水气单胞菌 细菌 鱼发暗;无力;腹肿胀;腹有粘性恶臭液;腹萎缩;多见于循环系统养殖 剔除被感染的鱼;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肠炎 不同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细菌 精养育苗系统的急性病;厌食;头尖;鱼发暗并死亡 剔除被感染的幼鱼
烂鳍烂尾病 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弧菌;黄杆菌;溶胞菌 细菌 鳍和尾软组织腐烂;可扩大到整个尾部和尾柄 改善环境、减少放养密度
上皮囊虫病 上皮囊虫–衣原体 细菌 在水面游动;鳃盖快速移动;发病不多,但见于海水以及循环系统 不了解
白点病 淡水为小瓜虫;海水为刺激隐核虫 原生动物 “发亮”;摩擦表皮;厌食;在水面游动;皮和鳍上有白点 不同盐度水、福尔马林液或高锰酸钾淋洗或混合;海水养殖在铜的溶液淋洗
斜管虫病 斜管虫属的种类;斜管虫 原生动物 在水面游动;鳃盖快速移动;鳃张开;见于不佳环境条件和虚弱的鱼 盐水、福尔马林液或高锰酸钾淋洗或混合
车轮虫病 车轮虫 原生动物 在水面游动;鳃盖快速移动;鳃粘液多;一般在低水温、高有机负载和高放养密度后发生 增加水交换;盐水或福尔马林液淋洗
口丝虫病 口丝虫 原生动物 “发亮”;摩擦表皮;皮肤上有不透明块;鳞竖起;在水面游动;鳃盖快速移动;鳃张开 不同盐度水、福尔马林液、有机磷酸酯液淋洗
卵圆鞭毛虫病 卵圆鞭毛虫 原生动物 见于淡水;幼鱼有不透明块或皮肤有发绿脱色;脱皮和溃疡。大鱼鳃盖快速移动;鳃粘液多;鳃色暗绿 盐水淋洗
腰鞭毛虫病 腰鞭毛虫 原生动物 见于海洋环境;幼鱼有不透明块或皮肤有发绿脱色;脱皮和溃疡;大鱼鳃盖快速移动;鳃粘液多;鳃色暗绿;在亲鱼和水道中更常见;与水温低或温度急剧下降有关 淡水、铜、福尔马林液或过氧化氢淋洗
红痛病 累枝虫 原生动物 淡水池塘的鱼皮肤溃疡;蓬松表皮以及凸起,二次细菌感染 减少水中有机物水平;用福尔马林液淋洗
鳃吸虫病 鳞盘虫;指环虫 单吸虫 鳃盖快速移动;厌食;鳃有白块 不同盐度水、福尔马林液、有机磷酸酯液淋洗
皮肤吸虫病 梅氏新本尼登虫;三代虫 单吸虫 海水鱼有不透明角膜;皮肤上有白块;皮肤溃疡;与高盐度和低水温有关 淡水或过氧化氢淋洗
粘孢子虫病 尾孢虫;库道虫 原生动物孢子 不常见病,但在鳃丝上可见孢子囊(尾孢虫)和脑(库道虫) 不了解
微孢子虫病 匹里虫 原生动物孢子 皮肤上有块状凸起;肌肉有白节 不了解
外皮霉菌病 水霉;绵霉 真菌 表皮和鳍蓬松、凸起,与水温低以及皮肤损伤有关 不同盐度水和福尔马林液淋洗;水温低时不要搬运鱼
鳃霉病 鳃霉;绵霉 真菌 在水面游动;鳃盖快速移动;鳃上有白块和红块(杂色外观);与低水温和高有机负载有关 不了解;减少有机承载以及增加水的交换
鱼虱 鱼虱 桡足类 皮肤上可见圆形寄生虫;红点;发暗 在有机磷酸酯中清洗处理
锚头蚤 锚头蚤 桡足类 雌鱼体瘦;皮肤上可见寄生虫,在寄生虫刺入皮肤处有小的红色溃疡 在有机磷酸酯中清洗处理


供病理学专业知识的单位

以下是几个可以提供专业技术知识的单位:
  • 中国海洋大学渔业学院
    中国山东省青岛玉山路5号,26003
    电话:                +86-532-2032284         传真: +86-532-2894024
    联系人: Wen-Bin Zhan, 博士。系主任
    [email protected]
  • 西澳大利亚政府渔业部
    动物健康实验室鱼类健康单位澳大利亚南珀斯3 Baron-Hay CourtWA 6151
    电话:                +61 (08) 9368 3649         - 传真: +61 (08) 9474 1881
    联系人: Brian Jones博士,首席鱼类病理学家
    [email protected]
  • 泰国农业大学
    渔业系内陆水生动物健康研究所泰国曼谷,LardyaoJatujak 10900
    电话:                +66 (02) 579 4122         - 传真: +66 (02) 516 3993
    联系人: Suda Tandavanitj博士,主任
    [email protected]
  • Intervet Norbio - 新加坡Pte.有限
    新加坡1 Perahu Road,718847
    电话:                +65 6397 1121         - 传真: +65 6397 1131
    联系人: Luc Grisez博士,研究经理
    [email protected]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养殖疾病控制和分子病理学实验室中国山东省青岛南京路106号,266071
    电话:                +86-532-5823062         - 传真: +86-532-5811514
    联系人:黄杰博士
    [email protected]
  • 深圳进出口检验检疫局
    中国深圳,518001
    电话:                +86-755-25592980        
    联系人:Jiang Yulin教授,主任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统计
生产


全球养殖产量

粮农组织渔业统计

市场和贸易
在亚洲,多数尖吻鲈上市规格为500–900克,尽管也销售数量不多的更大的鱼(1–3千克)。

澳大利亚,养殖的尖吻鲈主要有两个产品类型:“菜盘规格”和鱼片。“菜盘规格”的鱼350–500克,一些可到800克。生产鱼片产品的鱼一般在2到3千克。

在开发尖吻鲈的附加值产品方面做的努力不多。在澳大利亚,熏制尖吻鲈的供应商不多。在整个养殖区域,活体尖吻鲈销售给专门经营活海鲜的餐馆,但在尖吻鲈总的销售方面占的比例不大。

尖吻鲈进出口相对不多–大多在当地消费。在美国循环生产系统中养殖的尖吻鲈是一个例外,鱼种来自澳大利亚空运出口。

澳大利亚尖吻鲈养殖者协会采用了产品质量标准来处理澳大利亚市场高度变化的产品质量问题。详情见其网站(见相关链接)。
状况和趋势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尖吻鲈水产养殖方面做了相当的研究,对于该种类的全球养殖生产的稳定和成本有效做出了贡献。由于尖吻鲈养殖业已经成熟,正在进行的研究相对不多。曾经介入开发尖吻鲈养殖技术的大多数研究所已转为研究其他种类,例如石斑鱼。目前,投入努力不够但需要进行的一个主要领域是快速增长和抗病的遗传选择计划。

另一个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亚洲整个海水鱼养殖业中网箱养殖的环境影响评估。亚洲海水鱼养殖业的快速扩大正在带来一系列问题(见以下的主要问题)。尽管在改进影响、改进沿海水产养殖开发规划以及建立规划和实施框架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但保证沿海网箱养殖的可持续性依然对许多国家是一个挑战。

在多数生产国,尖吻鲈的市场开发工作做的相对不多。在亚洲,尖吻鲈是相对便宜的产品,多数养殖者的兴趣正在转到更高价值的物种,例如石斑鱼。

需要处理的主要问题是:
主要问题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未吃掉的鱼饲料以及鱼的排泄物带来的营养投入。例如,在香港进行的研究显示,海洋网箱养鱼百分之85的磷、百分之80–88的碳以及百分52–95的氮的投入(来自杂鱼)可能由于未被吃掉、粪便以及排泄而损失。这些营养投入,尽管与沿海其他排放相比要小,但可导致局部水质退化和沉积积聚。在几种情况下,这类“自身污染”可导致网箱养殖场超过环境能够投入(例如溶氧)和吸收废物的能力,导致鱼病爆发,并破坏可持续性。

负责任水产养殖实践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水产养殖协会编撰和通过了淡水鱼类养殖环境操作守则;该守则还没有被澳大利亚尖吻鲈养殖者协会采用,但可为淡水池塘尖吻鲈养殖提供了相似的操作守则。

澳大利亚尖吻鲈养殖者协会确立和通过了养殖尖吻鲈捕捞后处理操作守则;目的是通过最佳捕捞后处理改进产品质量。

活体海鲜产品处理的操作守则为“供人类消费的活体保存系统中鱼和甲壳类福利准则”(见以下相关链接网站)。

尖吻鲈养殖还应当坚持粮农组织《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以及相关的技术准则所载的一般原则。
参考文献
书目
Barlow, C.G. 1981. Breeding and larval rearing of Lates calcarifer (Bloch) (Pisces: Centropomidae) in Thailand. New South Wales State Fisheries Report. 8 pp. New South Wales Department of Fisheries, Sydney, Australia.
Buendia, R. 1997. Seabass grow-out and marketing: lessons from Australia, Malaysia and Thailand. SEAFDEC Asian Aquaculture 19: 27-28.
Copland, J.W. & Grey, D.L. 1987. Management of wild and culture sea bass / barramundi (Lates calcarifer): procee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held at Darwin, N.T., Australia, 24-30 September 1986. ACIAR Proceedings No. 20, Australian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Canberra, Australia. 210 pp.
Johnston, W.L. 1998. Commercial barramundi farming – estimating profitability. Queensland Department of Primary Industries, Brisbane, Australia. 16 pp.
Phillips, M.J. 1998. Tropical Mariculture and Coastal Environmental Integrity. In: S.S. De Silva (ed), Tropical Mariculture, pp. 17-69. Academic Press, London, England.
Rimmer, M.A. 1995. Barramundi Farming – An Introduction. Queensland Department of Primary Industries Information Series, QI95020. 26 pp. Queensland Department of Primary Industries, Brisbane, Australia.
Rimmer, M.A. 2003. Barramundi. In: J.S. Lucas & P.C. Southgate (eds), Aquaculture: Farming Aquatic Animals and Plants, pp. 364-381. Blackwell Publishing, Oxford, England. pp. 364–381.
Rimmer, M.A. & Russell, D.J. 1998. Aspects of the Biology and Culture of Lates calcarifer. In: S.S. De Silva (ed.). Tropical Mariculture, pp. 449–476. Academic Press, London England.
Wu, R. 1995.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marine fish culture: towards a sustainable future.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31:15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