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Mugil cephalus (Linnaeus, 1758) [Mugilidae]
海洋鱼类/洄游鱼类
FAO Names:
EnFlathead grey mullet
Fr Mulet à grosse tête
EsPardete
FAO. 2009. Mugil cephalus. In Cultured aquatic species fact sheets. Text by Saleh, M.A. Edited and compiled by Valerio Crespi and Michael New. CD-ROM (multilingual).
特性
生物学特征
体圆柱形,强壮。头宽,宽度大于口裂;有脂眼,几乎覆盖瞳孔;上唇薄,无突起,上颌唇齿小、直、密集,通常有几排,嘴裂端低于后鼻孔。背鳍2个;第一背鳍具4根棘;第二背鳍有8-9根软鳍条;第一背鳍鳍基原点比尾鳍鳍基更靠近吻顶端;第二背鳍原点垂直于臀鳍鳍基四分之一和一半之间。臀鳍具8根软鳍条。胸鳍有16-19根鳍条;胸腋鳞长为鳍长的三分之一。幽门盲囊2个。侧线鳞36-45个。背部体色蓝/绿,侧面和腹部发白或银色;背部和侧面鳞通常有斑纹,形成纵向条纹;胸腋鳞有黑斑。
图片库
 

埃及地中海沿岸收集野生鲻鱼苗

靠近埃及赛伊德港的鲻鱼培育池

为2个育苗池配套的捕捞池

捕捞鲻鱼

主要情况
历史背景
许多国家有着在池塘粗养和半精养鲻鱼的悠久历史。在池塘以及网围区域进行生存养殖是地中海区域、东南亚、中国台湾省、日本和夏威夷的传统。养殖鲻鱼的传统方式现在得到发展,特别是在意大利。鲻鱼是埃及十分重要的养殖物种,在三角州区域有在“hosha”系统内养殖的悠久传统。自上世纪60年代早期,埃及在半精养池塘与罗非鱼和鲤科鱼类一起养殖鲻鱼。在俄罗斯联邦,自1930年起在黑海和里海养殖鲻鱼。以色列在1957年引进鲻鱼与鲤鱼混养。在菲律宾,自1953年开始将鲻鱼与遮目鱼一起养殖。香港自1940年起成功地在施肥池塘与传统鲤鱼混养方式精养鲻鱼。有报告显示,自远古时期印度就开始养殖鲻鱼,例如自1947年起在孟加拉、马德拉斯和喀拉拉邦广泛养殖鲻鱼。但没有向粮农组织报告统计产量;推测产量被隐藏在“海淡水洄游鱼类”类别内。韩国也养殖鲻鱼,在其西南部被认为是重要的食用鱼。在中国台湾省,自上世纪60年代起,消费鲻鱼的近百分之40的商业产品(渔业和水产养殖)为池塘养殖,与鲤鱼一道养殖。在美国,自上世纪40年代起养殖鲻鱼作为钓饵。在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国家进行了小规模的鲻鱼试养。
主要生产国

主要生产国(粮农组织渔业统计数据,2006年)
生境和生物学
鲻鱼分布在多数热带和亚热带区域的沿海海域,是世界性鱼类。在西大西洋,分布在从加拿大新斯科舍到巴西以南的区域,包括墨西哥湾,但不分布在巴哈马和加勒比海。在东大西洋,鲻鱼分布在从比斯开湾(法国)到南非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和黑海。在东太平洋分布在包括南加利福尼亚,南到智利的范围。

鲻鱼是降河产卵种类,常见于沿海河口以及淡水环境。鲻鱼成鱼见于盐度从零到75‰的水域,而幼鱼只能在体长达到4–7厘米时才能忍受这样的盐度范围。成鱼在靠近沙质或泥底以及有茂密植被的水面组成巨大鱼群做离岸洄游,聚集产卵。幼鱼向岸转移,到达很浅的水域,作为不被掠食的保护以及良好的索饵场。体长达到5厘米后,幼鲻鱼进入较深水域。

鲻鱼每天均要摄食,主要以浮游动物、植物残渣和碎屑为食。鲻鱼胃中有厚壁的砂囊状部分以及长的胃肠道,使其可以以碎屑为食。鲻鱼与河口群落的能量流有重要的生态联系。摄食以吸食沉积物的上层进行,鲻鱼吃掉碎屑和微藻,也吃一些沉积物来搅碎拌胃中砂囊里的食物。鲻鱼还吃海藻上的附着植物和附着动物群落,吞吃水面上含有微藻的浮渣。鲻鱼幼鱼主要以微小的甲壳类为食。体长小于35毫米的幼鱼胃中有桡足类、孑孓以及植物碎屑。随着体长的增加胃中沙子和碎屑量增加,显示随着鱼的成熟,吞吃更多的底层食物。

进行了鲻鱼人工繁殖的试验,但多数鲻鱼商业养殖生产依然依赖更便宜的野外收集的苗.
生产
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
生产系统
苗种供应


商业养殖用的大多鲻鱼鱼苗从野外收集,特别是在地中海东部和南部、沙特阿拉伯和海湾国家以及东南亚。人工繁殖的苗种在意大利和夏威夷的有限范围内使用。

在秋季和冬季,成鱼洄游到海中聚集产卵。每个雌鱼的产卵量预计为50万–200万粒,取决于成鱼规格。受精后48小时孵出约2.4毫米长的幼鱼。在幼鱼达到16–20毫米时,向近岸和河口洄游,在8月末到12月初被收集用于水产养殖。

用细目围网收集苗群,装在海水中运到岸上集中箱,停留几个小时。然后用卡车运输到单独的培育单位或成鱼养殖场的育苗设施中。到达后,需要几个小时适应环境,特别是盐度;在此期间逐渐加入来自育苗池的水与运输中带的水混合。如果忽略这一程序或把苗投放到育苗池之前没有适当进行,随后2周死亡率可以达到百分之100。



孵化场

鲻鱼全过程的商业生产还不普遍。美国和中国台湾省已在试验和半商业化生产中成功进行了刺激产卵和生产鱼苗,意大利、以色列和埃及报告了在有限范围内生产养殖用鲻鱼苗。

在这些系统中,在最佳环境保养大量性成熟个体(2龄以上,个体体长32–50厘米,体重1.0–2.1千克),外界干扰有限。产卵前,将鱼维持在盐度32–35‰和12–15 °C的水中。挑选成熟个体,在产卵前将其放置在盛有饱和溶氧海水的塑料或玻璃钢水箱中,雄雌比例为2–3:1。雌鱼注射常规和补充剂量(2–3针)的垂体促性腺激素。在最后注射的12小时后雌鱼产卵。雄鱼激烈颤抖预示着产卵的进行,对应卵的排出,雄鱼射精。雌鱼每克体重产卵率为650–850粒。鲻鱼卵为透明的球形(880–980毫米),表面光滑,有一个大油球,使卵具有很大浮力。用流动水承载卵,过滤并转移到孵化缸中。在22–24 °C溶氧饱和的海水(30–32‰)中孵化卵。50–64小时后孵出。孵出后,将幼鱼转移到室内玻璃钢水箱,投喂活饵料(轮虫,以后加卤虫无节幼体)。在室内水箱培育幼鱼14天,在转移到室外育苗池之前,将其运到更大的水箱中直到体长达到10–2毫米。
 
育苗 

在适应环境后,在土池中高密度投放苗(到125尾/平方米),鱼苗主要依靠天然食物。育苗池在加水前加入2.5到5.0吨/公顷的动物粪肥;然后每周加入适量鸡粪和化肥(通常为磷酸盐和硝酸盐),以使萨克氏盘读数在20–30厘米。有时用稻糠或麦麸作为饵料的额外来源。

在育苗池养殖鱼苗4–6个月(从8月或11月到4月),直到体重达到约10克。育苗和成鱼养殖阶段的最佳温度为20–26°C。然后捕捞鱼种(将育苗池的水排到捕捞池或用网捕捞)。销售越冬的鲻鱼鱼种,进行不同养殖系统的成鱼养殖,特别是半精养。在出现鱼苗供大于求的不多的情况时,在育苗池养殖到上市规格。
 
养成技术

许多国家在内陆湖泊和水库放流鲻鱼苗种,进行资源增殖(以养殖为基础的渔业)。自上世纪20年代起,其被转移到埃及法尤姆省的内陆湖泊,并自1930年起进入黑海和里海的俄罗斯区域。

养殖鲻鱼通常在半精养池塘和沿海浅区网围混养。可成功进行鲻鱼与许多其他鱼类的混养,包括鲤鱼、草鱼、鲢、尼罗罗非鱼和遮目鱼,可在淡水、咸水和海水养殖。

放养前,要将养殖池干燥、翻底并按2.5–5.0吨/公顷的量施牛粪。然后向池塘放水,到水深25–30厘米,保持这一水位7–10天,以产生适当的自然食物。然后将水位提高到1.5–1.75米,投放鱼种。加入鸡粪和/或化肥,将生产力(用萨克氏盘衡量-见育苗部分)保持在要求的水平上。通过利用不同类型的增氧机,维持最佳溶氧,特别是日落后。在半精养池塘中投喂膨化饲料,满足同一池塘养殖的鲤科鱼类和罗非鱼的摄食要求。

生长季节一般约7–8个月。如单养鲻鱼,要施足够的肥以达到所要求的饵料量。在许多情况下,发现鲻鱼直接摄食鸡粪,并有着良好的产量。抽样检查增长情况,如果增长率不如预期,每天按鱼体重量的百分之0.5–1加入稻糠和麦麸,作为池塘天然饵料的补充。在混养时,通常放养罗非鱼、鲤鱼和鲢鱼。在这种情况下,投喂和施肥的目标通常是其他养殖种类,鲻鱼以天然饵料、碎屑和饲料残渣为食。

在合适盐度下,放养10–15克的个体密度为6175–7410尾/公顷,捕捞时可获得一季4.3–5.6吨/公顷的单产。在半精养混养罗非鱼和鲤鱼时,放养鲻鱼鱼种的密度为2470–3705尾/公顷,100克的鲤鱼幼鱼为1850–2470尾/公顷,10-15克的尼罗罗非鱼鱼种为61750–74100尾/公顷。一般一季的单产为20–30吨/公顷。其中2–3吨为鲻鱼。

在亚热带区域的养殖系统养殖7–8个月后,鲻鱼达到0.75–1千克;如果养殖2个季节,个体可达到1.5–1.75千克。养到第二年取决于市场要求;在一些国家,鲻鱼上市规格为1.5千克以上。连续两季养殖要将鱼保留在池塘中越冬,然后在同一池塘养殖到下一春季和夏季,直到达到上市规格。通常,养殖技术的选择取决于市场要求和经济条件。


>单养时,鲻鱼以天然食物和谷物副产品以及稻糠为食。混养时,利用饲料厂专门生产的鱼饲料,或在多数情况下,鸡饲料加工厂鱼饲料生产线生产的饲料。 饲料是根据主要养殖种类的营养要求配制的(即罗非鱼和鲤鱼)。
 
捕捞技术 

可在池塘或网围区进行部分捕捞。根据市场要求,可用适当网目的刺网每天捕捞。日落时将网在池塘拉成Z字形,清晨捕捞。

在半精养中,在晚秋或早冬排干水捕捞。鱼通常与流水经排水口一道进入混凝土捕捞池。用围网捕捞没有进入捕捞池的鱼。
 
处理和加工

将从捕捞池用铲网收集的鱼转移到塑料盒中,用流水清洗,然后在分级台上根据种类和规格分级。将分过级的鱼称重,包装在有碎冰或冰块的塑料盒中。

在地中海区域,鲻鱼通常以新鲜或冰鲜类型销售。销售整鱼,但接受去内脏的鲻鱼。每天销售捕捞的鲻鱼,以新鲜方式消费,从不放在冰上保存1天以上。老一些的鲻鱼被认为质量不好,通常价格不高。该区域认为冷冻的鲻鱼价值很低。也用湿盐保存鲻鱼,盐腌消费。


生产成本
取决于养殖系统、地理区域和应用技术的水平,生产成本有相当的变化。成本也取决于是否利用孵化场生产的苗种,或单样或混养。在埃及,孵化场生产的10克鱼种成本为每个0.3美元,而同等规格的野生鱼种成本为0.1–0.12美元。在禁止收集野生苗或有良好孵化场的其他区域,数据可能不同。在埃及,半精养生产1千克鲻鱼的成本为0.75–1.00美元。
 
病害和控制措施
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和其它药物被用于治疗,但将它们列入本表并不意味着是粮农组织的建议。

疾病 致病因子 类型 综合病症 措施
虹彩病毒病 虹彩病毒 病毒 系统病;鳍充血;粘液增多;低温高死亡率(<24°C) 疫苗;改善环境
鳗鱼红痛病、海水疖病 鳗弧菌 细菌 系统感染;急性出血和败血病,大量死亡;厌食;发暗;腹部膨胀,皮肤出血、溃疡;突眼 疫苗;改善环境
链球菌病 链球菌 细菌 体有出血区 饲料加抗菌药;改善环境
细菌性烂鳍 重组嗜水气单胞菌;柱状溶胞菌 细菌 鳍条组织腐烂(烂鳍) 抗菌药淋洗;改善环境
气单胞菌败血病 重组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 细菌 系统感染;急性出血和败血病;体和鳍基有出血区;溃疡和皮肤坏死;突眼和水肿 改善环境;饲料加抗菌药
鳃碘泡虫病 碘泡虫 原生动物寄生 在鳃上寄生 改善环境
海水鱼虱 鱼虱 桡足类寄生 通常寄生在皮肤上 加药淋洗;改善环境
流行性溃疡综合症(EUS);红点病;霉菌肉芽肿(MG) 丝囊霉 霉菌 皮肤溃疡 改善环境


供病理学专业知识的单位

以下是几个可以提供专业技术知识的单位:
  • Marzouk, M.教授,埃及吉萨,开罗大学兽药学院。
  • 埃及兽医服务总局,鱼类资源开发管理总署,开罗奈斯尔市,4, Tayaran street。
  • Abdel Moneim, I.教授,埃及伊斯梅利亚苏伊士运河大学兽药学院。
  • Istituto Zooprofilattico Sperimentale delle Venezie, Viale delle Università 10, 35020 Legnaro – Padova, 意大利。
统计
生产
全球养殖产量
粮农组织渔业统计


市场和贸易
在一些国家鲻鱼有良好的市场,特别是在地中海南部和东部区域。亚洲一些国家也消费鲻鱼。但在许多其他国家不特别喜好鲻鱼,例如非地中海国家、西欧和美国。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养殖的鲻鱼在生产国消费,需求在增加。不了解出口市场。通常新鲜消费,但盐腌和发酵的鲻鱼在埃及和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被认为是美味。
状况和趋势
养殖鲻鱼的全球产量从1997年的25600吨增加到2003年的147000吨。增加的产量大多来自埃及,为最大的生产者(2003年占百分之92)。养殖该种类的其他主要国家的产量没有明显趋势(韩国、意大利、中国台湾省和以色列)。

由于主要依赖野生苗,扩大鲻鱼养殖的前景有限。养殖鲻鱼的最大生产国埃及只有一个鲻鱼试验孵化场,每年生产几十万尾苗。尽管意大利养殖的鲻鱼大多来自孵化场生产的苗,但有限的苗种供应限制了养殖活动的潜力。

因此,该产业的未来是不确定的,投资正在减少。随着养殖者出口产品愿望的增长,具有有限出口市场潜力的鲻鱼,吸引力正在减少;被有更高市场潜力的鱼替代正在成为趋势。
主要问题
由于养殖鲻鱼主要依赖野生苗的收集,影响着捕捞渔业的资源。在收集苗用于水产养殖的国家,养殖者和渔民之间关于资源的竞争通常带来社会问题。进行养殖活动的区域以前是自然渔场。
负责任水产养殖实践
鲻鱼的传统养殖对环境的消极影响有限。有关负责任水产养殖的问题是:
  • 避免为水产养殖收集野生苗的消极影响;开发商业孵化是最理想的。
  • 改进养殖系统大大提高苗的成活率,从而减少对野生种群的压力。
  • 改进养殖管理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消极影响程度。
  • 保护对沿海和泻湖扩大水产养殖有剧烈影响的手工渔业的渔场和鱼类种群。
  • 坚持粮农组织《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确保鲻鱼养殖的可持续和负责任。
参考文献
书目
Arthur, J.R. & Lumanlan-Mayo, S. 1997. Checklist of the parasites of fishes of the Philippines. FAO Fisheries Technical Paper No. 369. FAO, Rome, Italy. 102 pp. 
Badran, A.F. 1994.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s on streptococcosis among freshwater and marine fishes. Veterinary Medical Journal Giza, 42(1B): 257–262.
Chen, S.C., Liaw, L.L., Su, H.Y., Ko, S.C., Wu, C.Y., Chaung, H.C., Tsai, Y.H., Yang, K.L., Chen, Y.C., Chen, T.H., Lin, G.R., Cheng, S.Y., Lin, Y.D., Lee, J.L., Lai, C.C., Weng Y.J. & Chu, S.Y. 2002. Lactococcus garvieae, a cause of disease in grey mullet, Mugil cephalus L., in Taiwan. Journal of Fish Diseases, 25:727–732.
FAO. 1995. Code of Conduct for Responsible Fisheries. FAO, Rome, Italy. 41 pp. 
Harrison, I.J. & Senou, H. 1999. Order Mugiliformes. Mugilidae. Mullets. In: K.E. Carpenter & V.H. Niem (eds.), FAO species identification guide for fishery purposes. The living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ume 4. Bony fishes Part 2 (Mugilidae to Carangidae), pp. 2069–2108. FAO, Rome, Italy. 
Oren, O.H. 1981. Aquaculture of grey mullets. (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Programme No. 2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England. 507 pp.
Plumb, J.A. 1999. Edwardsiella Septicaemias. In: P.T.K. Woo & D.W. Bruno (eds.), Fish Diseases and Disorders, Vol. 3: Viral, Bacterial and Fungal Infections, pp. 479–521. CABI, New York,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