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种供应
亲鱼
符合催产的亲鱼的良好质量是苗种生产的关键。只有4–6年龄的体重超过2.5公斤且无严重疾病和无伤的成鱼可作为催产亲鱼。一般,按重量投放亲鱼,密度为1 500-2 250公斤/公顷,雌雄比约为1:1.5。
催产
在人工条件下,池塘中的亲鱼脑垂体不能分泌足够激素进行自然繁殖。使用人工方法为这类亲鱼注射雌激素,例如LRH(促黄体释放素)或LRH-A(促黄体释放素类似物)、鱼脑垂体、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便引发鱼分泌促性腺激素或提供直接替代品。雌激素标准剂量为:
- 鱼垂体:3-5毫克(DW)/公斤的雌亲鱼(雄鱼剂量减少一半)。
- HCG:800-1 000国际单位/公斤的雌亲鱼。
- LRH-A:10 µg/公斤的雌亲鱼。该剂量为2次注射,第1次1-2 µg/公斤,余下的在12-24小时后注射。雄鱼只注射一次,通常在雌鱼注射第2针时注射。
为便于生产和运行,通常保证鱼在白天产卵。如采用一次注射方式,在下午4点左右注射;第二天拂晓前后发情并产卵。如果采用两次注射方式,一般第一针在14.00-16.00时注射,第二针在24.00时注射。选择最适宜的季节催产是鲢鱼人工繁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他成功因素包括性腺成熟度、适宜天气条件、水温和当地生物气候学。平均水温在或超过18 ºC连续10-15天被认为是催产的适当时间。
鱼苗生产
影响孵化率的环境因素包括22-28 ºC范围的水温、26 ºC最佳。如果低于17ºC或高于31 ºC,胚胎发育将停止或不正常。 胚胎阶段尾芽出现后,氧消耗量突然增加到较早期消耗量的2倍。到幼鱼期(孵出后68小时),氧消耗量达到最高峰,是较早期的8-10倍。因此高溶氧量对胚胎发育和幼鱼非常重要。
流水类型孵化装置(孵化缸、桶和循环孵化池)均是按照中国的家鱼卵的特征所设计,以满足胚胎发育要求。这提高了孵化率和有更多的鱼苗进行投放。通常孵化缸体积为250升左右,投放率为2 000粒卵/升。循环孵化池为圆形,用水泥或砖建成,大小取决于生产规模。小的类型为直径3-4米,更大的类型为直径 8米。圆环为60-100厘米宽,约 90厘米深,水池可存7-15吨水。投放率为70万-120万粒卵/立方米。这类水池适合相当大规模的生产。
良好水质是获得高孵化率的非常重要的条件。被工业活动或杀虫剂污染的水不应用做孵化用水。小鱼、蝌蚪、虾和桡足类对鱼卵和鱼苗均非常有害。受敌害伤害的程度与卵的密度、敌害水平以及与敌害接触的时期密切相关。用捕捞、过滤和例如生石灰、漂白粉、鱼藤精等化学品清除敌害。
育苗
由于鱼苗小且脆弱、索饵能力不强,尚未适应外部环境以及没有逃避敌害的专长,养殖时要求特别小心。因此,良好控制的精养系统需要最大程度的成活率并生产健康的鱼种,这些将为养成阶段的高产奠定坚实基础。
育苗阶段是指从3-4天龄的鱼苗到可以投放到养成环境的鱼种生产时期。育苗生产有两个阶段。第一,鱼苗养殖阶段,孵化后鱼苗长到15-20天,体长为2.5-3厘米;这些在中国通常被称为“夏花”。第二,鱼种生产,养殖“夏花”3-5个月,体长为8-12厘米,被称为“一龄鱼”。
排干培育池后,需要清除泥和废物并修理池埂,随后在投放鱼苗前必须用化学品或草药消毒。这些程序的主要目的是清除敌害和其他野生鱼类、有害水生动植物、寄生虫和其卵以及致病细菌。使用的化学品可以是生石灰、漂白粉、茶饼、鱼藤精等。
清池后,通过施基肥使池水变肥,以在投放鱼苗前产出天然饵料生物。根据池塘条件和肥料类型确定施用肥料的时间和量。如果使用发酵肥料和复合肥,则在投放前3-5天内使用,每公顷为2250-4500公斤。水色应为绿褐色,表明浮游生物种群充足。
苗的投放率对成活率有影响。如果太高,成活率低;但投放率也不应太低,或不能适当利用池塘空间使生产成本提高。正确的密度为150万-225万尾/公顷。
培育池的日常管理包括:
- 早晨和下午检查观察鱼苗活动和水色变化,以确定施用化肥和饲料的数量,或是否需要换水。
- 小心排除有害昆虫、蛙卵和蝌蚪等,并清除池边杂草。
- 观察,以预防或处理鱼病。
- 锻炼鱼苗以使其强壮,能忍受被转移到鱼种池,使死亡率最低。锻炼的过程包括将鱼苗放置到网中,使其集中约20-30分钟,鱼苗分泌大量粘液,肌肉更强壮。然后,将其放回池塘。通常,在将鱼苗转移到鱼种池前,进行一次或两次这一过程。
养成技术
中国一般在池塘养鱼采用2年养殖周期;第1年将鱼苗养成鱼种,第2年将鱼种养成达到上市规格的鱼。
养殖鲢鱼采用混养方式在中国非常普遍。水产养殖者相当熟练的技术使其可以利用不同种类的特点有效利用整个水体有效达到最高单产。
另一个常用的系统是持续捕捞和投放,有时称为“轮捕轮放”。持续高密度投放、部分捕捞出较大的鱼并再放入新鱼种;这可使池塘的承载能力在所有时间处于高水平。也可以加速周转和在夏天及秋天向市场供应新鲜鱼。鲢鱼和鳙鱼是这一系统所用的主要种类;其次为草鱼和少量的团头鲂。如果与罗非鱼混养,应当捕捞出上市规格的鱼,留下较小的以便阻止其在池塘繁殖。
鲢鱼是典型的浮游植物滤食者,消费硅藻、双鞭甲藻(甲藻)、金褐藻、黄绿藻、一些绿藻和蓝绿藻。此外,碎屑、细菌团块、轮虫以及小型甲壳类是其自然饵料中的主要部分。一般在养殖鲢鱼时不需要提供配合饲料。
捕捞技术
在轮捕轮放系统中,需要小心以下方面:
- 如果捕捞活动缓慢并不小心,由于水温度很高,鱼很活跃并消耗大量氧气,将导致鱼受伤和死亡;鱼不能忍受长时间集中在一起。
- 应当在凉爽的不缺氧的天气情况下捕捞,不在潮湿或下雨天正在缺氧或可能缺氧情况下捕捞。在捕捞前一天应减少投饲,并清除妨碍捕捞活动的废物及草渣。
- 在收网时,必须立即并轻轻地将尚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鱼放回池塘。
- 捕捞活动搅动了池塘底泥,导致浑浊和更高的有机物水平;在猛烈活动后鱼消费更多氧气。因此重要的是替换大量的水并开启增氧机来增加溶氧量。
处理和加工
基于中国的传统消费方式,一般是买活的鲢鱼。因此重要的是从捕捞到市场期间使其活着。在大多区域装有水的卡车和船是基本的运输工具。
生产成本
鲢鱼的生产成本因国家(甚至因地点)以及生产规模不同而不同。主要是劳力、养殖设施、水、苗、饲料(肥料)、动力和运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