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AHS -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 中国

2022年认定为GIAHS

 

简介

详细信息

合作伙伴

附录

全球重要性

千百年来,遗产地居民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食用菌产业,创造和发展了以林-菇共育技术为核心的森林保育、菌菇栽培、农业生产有机融合的山地农林复合生产系统,形成了森林、梯田、村落和河流相互协同的结构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景观。整个遗产系统中,森林为食用菌提供生长环境及养分,食用菌加速林内有机质分解,朽木及凋落物分解增加林地养分,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

遗产地居民通过森林资源培育与利用、林下野生资源采集、农田和林下种养殖、林农间作和套种等多样化的生产方式,生产的食用菌、林木、坚果、水果、油料、传统中药材、谷物、薯类、蔬菜和水产品等类型丰富的农林牧渔产品,保障了当地居民的食物、营养和日常生活需求。根据统计,林-菇共育系统来源的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46.9%,是当地重要的生计来源。

农业生物多样性

遗产地分布有大片原生或半原生的森林植被,保存了大批原始古老的生物种群。遗产地是中国重要的菌物资源库,野生菌类资源及遗传多样性丰富,已鉴定到大型野生真菌398种。遗产地优越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目前约有60余种栽培农作物,其中很多为地方传统品种。

传统知识体系

菇民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天然林保育、菇木林经营、林木及林下资源利用、食用菌栽培、资源循环利用等传统知识与技术,实现了森林保育、菌菇栽培和农业生产的有机融合。

庆元林-菇共育系是香菇(又名shii-take,学名Lentinus edodes)是香菇栽培技术的发源地,至今保留了从剁花法到段木法再到代料法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完整演化链,堪称“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活态博物馆”。

菌菇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森林采伐剩余物、农田秸秆、菌渣、畜禽粪便等废弃资源均实现了资源化利用,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组织

菇民世代在深山老林中劳作,创造了独特的语言和习俗。当地最为典型的文化是以森林敬畏为核心的自然崇拜,如拜山神、认树娘、保持风水林等; 以祭祀“菇神”吴三公为核心的先人崇拜;以栽培技术保密与传承以及人身安全防护为重点的民间习俗,如菇山话、香菇功夫等; 三合堂、香菇行等社会组织以合作互助为核心,帮助当地菇民。

地理景观

高山至河谷,“森林-梯田-村落-河流”依次分布,造就了遗产地“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独特地理景观,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形成了森林为主、溪流密布、耕地稀少、村落与人工菇林及食用菌栽培零散分布的空间格局。 遗产地还有很多古村、古桥、古道、古建等人文景观,其中廊桥建筑堪称当世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