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filtered by: National

 - 6月,首都朱巴高粱价格趋于平稳,而玉米价格则结束数月涨势出现回落。南部双峰雨型(bi-modal rainfall)地区进入第一季收割期,加之为应对新冠疫情而采取的出行限制措施有所放宽,市场供应增加。包括木薯、小麦和花生在内的其他主粮价格继续上涨,但涨幅较之前数月有所下降。6月食品价格处于异常高位,谷物价格同比上涨约一倍,比2015年7月(货币暴跌前)的价格高出30多倍。导致食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包括宏观经济形势艰难、国内供应不足和长期冲突产生持久影响。近期,由于新冠疫情导致地方市场和贸易遭受冲击,且该国的主要谷物来源国乌干达的政府实施了边境筛查,价格整体承受上行压力。
 - 政府宣布临时性取消今年2月份设定的对进口和国产稻米的最高零售限价(FPMA粮食政策)。该措施在本月早些时候下调进口税率之后进而采取的(FPMA粮食政策),目的是增加进口和平抑国内价格:8月份平均价格水平较一年前水平高出近20%。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预计2017年稻米总产因2016年底和2017年初严重旱灾而将较大幅度下滑。袋装面粉的最高零售限价也已取消。
 - 由于第二季作物近期完成收获(尽管产量低于常年水平),增加了市场供给,2月份玉米价格走平。但2月份价格仍比一年前水平最高高出60%之多,处于或接近创纪录水平。东南部沿维多利亚湖地区降雨不足导致第二季收成减产,这对价格形成了上行压力,另外去年6月/7月收获的第一季作物也出现减产,而且邻国的需求也源源不断。在首都坎帕拉,2月份重要主粮(豆类和木薯)的价格较一年前水平高出约25%。
 - 在过去5年中,中国平均进口1000万吨粮食(玉米、大麦和小麦)。根据2012年签署的贷款换粮食协议,2015年到目前为止乌克兰已经向中国供应了约80万吨粮食。
 - 11月份,主粮价格在经历了前三个月回落之后出现上涨,主要原因是本国货币进一步急剧贬值。预计谷物产量低于常年水平也不断施加上行压力。在首都朱巴,11月份高粱和玉米价格分别上涨了20%和12%。其他主粮价格也呈类似走势,其中木薯和面粉价格分别上涨了24%和38%。11月份粮食价格按名义价格计算约为一年前水平的三倍,原因是局势动荡扰乱了市场活动和贸易流通、供应紧张、货币疲软、燃料短缺以及运输成本高等等。
 - 2014年11月17日,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涵盖农业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宣布完成。根据该协定规定,中国对进口大麦3%及高粱和小米2%的关税将取消。此外,对麦芽和面筋征收的10%税率及对豆类征收的7%税率将在四年内逐步取消。该协定将在双方完成各自国内程序并进行外交换文后30天后或双方商定的日期生效。
 -         3月份小麦批发价格连续第四个月上涨,比一年前水平高出45%。价格上涨是受到出口量大和该国货币大幅贬值的推动,去年本币兑美元贬值了约17%。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期间的出口量比过去五年同期平均水平高出56%。出口量大和货币贬值抵消了2018年好收成(1月份完成收获)带来的下行压力还有余。估计产量比上年的减产水平增长65%,原因是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双双提升:由于天气条件有利,播种面积和单产均达创纪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