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filtered by: Food prices

 - 印度中央政府决定,所有邦政府都将把2014-15采购年度(10月至次年9月)从碾米厂采购的“征购米”的百分比调降至25%。根据1978年开始实行的当前稻米征购机制,各邦按照最低保护价从农民手中直接收购稻米并出售与私营碾米厂。碾米的一定百分比,即所谓“征购米”,须出售与政府用于“公共供销制度”和/或“市场价格稳定”计划。目前“征购米”数量各邦不同,为采购量的30-75%之间。调降“征购米”的决定目的是确保公开市场有更多稻米供应,降低通货膨胀。
 - 10月份该国消费量最大的emata品种稻米的价格比一年前高出近40%,接近创纪录水平。虽然随着2015年主季收获工作的开局10月份稻米价格回落了6%,但价格仍明显高于一年前水平,原因是7月份和8月初的严重洪涝使作物蒙受损失,因此预计当季作物将减产。8月初为稳定价格而中止的稻米出口在9月中旬已经恢复,这对价格施加了进一步上行压力。今年早些时候,旺盛的进口需求加之货币疲软把价格推向高位。
 - 4月份玉米粉价格大幅上涨,攀升至比一年前高出近60%的水平。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南非价格居高不下:南非是该国消费需求的主要供应国。2016年国内玉米减产(目前正在收获)也添加了上行压力。
 - 继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期间稳步上涨后,2022年2月,稻米(该国主要主粮)价格温和上扬,并创历史最高记录,同比上涨约55%。价格增速放缓的原因是2022年主季“Maha”季启动。然而,由于作物收成预计将低于平均水平,加之货币持续贬值,价格季节性下跌的势头可能有限。同样,2月,非本国产面粉价格创历史最高纪录,同比上涨70%,原因是国家货币持续贬值,以及国际市场价格上涨。
 - 由于2017年msimu季青食作物收获增加了市场供应,5月份多数抽样市场的玉米价格出现回落。但价格在经历了2016年底以来的持续上涨之后仍处于异常高的水平,最高达一年前水平的两倍。原因是北部和东部双峰雨区2月份完成收获的2016年vuli季作物旱灾减产,导致供应减少,同时将于今后几个月收获的2017年msimu季和masika季作物因降雨失常而存在隐忧。来自邻国的需求不断和燃料高价格提供了进一步支撑。
 - 为遏制埃博拉病毒暴发后的价格飞涨态势,利比里亚政府调整了稻米和其他必需商品的价格。 调整后的25公斤袋装稻米的价格在14美元至20美元之间,取决于稻米品种和销售地区(城市或乡村)的不同。政府也规定了柴油和燃料的价格上限。利比里亚是稻米净进口国,政府为控制埃博拉病毒蔓延而采取的措施,例如关闭港口和边境以及限制人员自由流动等,这对运输和必需商品的价格形成了压力。
 - 10月份白玉米价格出现大幅回落,逆转了前几个月的上涨势头。2015年主季收成大量上市对价格形成了压制。但价格仍明显高于一年前水平,这是由于受到第一季作物减产的支撑;另一个支撑因素是播种期厄尔尼诺现象引发严重旱情,从而产生了对将于11月底开始收获的第二季作物收成的担忧。
 - 4月,本地产高粱和小米价格下跌,原因是2月底苏丹镑贬值,从1美元兑55苏丹镑贬值至1美元兑375苏丹镑(FPMA粮食政策),导致官方和平行市场汇率差距大幅减小,商业银行外汇交易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得到缓解。尽管出现回落,4月价格处于异常高位,约为已处高位的1年前水平的2倍,主要原因是国家货币疲软。谷物价格持续走高的趋势始于2017年底,原因是宏观经济形势艰难,以及燃料短缺和农业投入品价格上涨导致生产和运输成本增加。2020年为遏制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传播而采取的措施以及洪水肆虐对市场和贸易造成冲击,致使价格上行压力进一步加剧。
 - 5月份全国玉米均价连续第三个月下跌,原因是2016年新收货源增加了市场供应。但价格回落幅度低于此前几个月且价格仍明显高于一年前水平,原因是2016年玉米减产和该区域干旱的影响对下行压力形成了较大幅度抑制。
 - 尽管新收割的第二季作物进入市场,但由于2021年谷物减产,2月,首都朱巴的高粱和玉米价格继续出现反季节性上涨,增长约2%。当地饮食中的其他主粮——进口小麦、木薯和花生的价格走势不一,进口小麦价格上涨5%,花生价格保持坚挺,而木薯价格下跌6%。2月,食品名义价格总体仍处于异常高位,其中,玉米和高粱的价格略低于已处于高位的1年前价格,但为2015年7月(货币暴跌前)价格的50多倍。食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供应不足,加之由于外汇储备不足以及国家货币疲软,宏观经济形势持续艰难。此外,去年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疫情让已经备受长期冲突困扰的地区雪上加霜,国内市场和贸易遭受新的冲击,为价格提供了进一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