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粮食安全形势堪忧:饥饿日益加剧,饥荒持续蔓延

专访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贝丝·贝克多,洞悉粮农组织在加沙、乌克兰和苏丹等世界各地开展应急工作的情况

贝丝·贝克多副总干事分管粮农组织应急工作

©FAO/Marco Longari

12/02/2024

罗马 — 冲突与饥饿互为因果、密不可分。冲突往往引发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从而恶化特定地区的饥饿状况。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坚持发挥重要作用,协调引领各方应对这类挑战,同时始终冲在第一线,携手其他联合国机构和有关伙伴,全力保护民众生活生计。

粮农组织新闻部门为此专门采访了分管本组织应急工作的贝克多副总干事,请她详谈粮农组织在加沙、苏丹和乌克兰等冲突地区的最新工作情况,同时研判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局势稳定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回顾取得的进展。

此外,贝克多副总干事介绍了粮农组织投入最大的阿富汗国家工作计划,并深入探讨了厄尔尼诺现象对拉丁美洲的影响,同时强调本组织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有效破解复杂难题,促进弱势群体实现韧性发展。

• 粮农组织开展应急工作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贝丝·贝克多: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我们以应对营养不良和粮食不安全为己任,因时因地制宜,帮扶最弱势群体。在应急工作中,我们还要确保全力恢复农业生产和农业粮食体系。粮农组织应牢牢立足自身核心职责,在这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处理好短期紧急援助与长期农业发展之间的平衡,是本组织独特的价值定位。通常,我们先向农民提供关键的投入品,如种子、肥料、动物疫苗和牲畜饲料,帮助农民维持生产,或保障农民的食物来源。无论紧急状况是由冲突还是气候危机或其他灾害引起,这都是应对此类状况的第一道防护线、保障线、支撑线。

与此同时,粮农组织为韧性建设与农业粮食体系和农业生产恢复工作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包括发展种业系统,关注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生产,加强营养和食品安全,促进土壤健康,强化水资源管理,促进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  

以上都是对于韧性建设极为重要的技术工作领域,粮农组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为各方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贡献兼顾当前与长远的对策方法。

加沙存栏牲畜持续减少. 粮农组织/Marco Longari

 

• 加沙当前的粮食安全状况和农业粮食部门损害情况如何?

目前,加沙的突发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空前严峻,饥饿人数屡创新高,饥荒一触即发。这种形势前所未见。我们采用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衡量突发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此刻加沙处于第3、4、5阶段,即“危机”、“紧急状况”、“灾难”级别。加沙全部220万人口均处于这三类状况。

自从在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架构内对世界各国进行分析和审查以来,这种情况尚属首次。我们看到,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人濒临并实际陷入饥荒,令人深感不安。现阶段,220万人口中约有25%处于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中最严重的第5阶段。

因此,如果无法寻求办法解决冲突,实现停火,或以其他方式停止敌对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遭受饥饿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当地急需的食物、营养、水和医疗服务的供应只会越来越紧张。

我们有工作人员派驻巴勒斯坦和西岸,我们时刻密切关注各方面形势发展。遗憾的是,我们难以赶赴最前线,全方位提供农业生产支持,因为农业生产活动大多受到重创,甚至遭受破坏性影响。

本轮冲突以前,加沙民众的果蔬生产业发展良好,温室随处可见,已实现自给自足,小规模家畜养殖业同样欣欣向荣。我们在损害评估中发现,不仅是大部分牲畜存栏,这类特色作物生产需要的基础设施也毁坏殆尽。

我们开始运用地理空间和遥感技术,同时部署人员开展现场工作,尽一切努力了解加沙民众的恢复重建需求。这样一来,待时机成熟时,我们便能响应需求,重返加沙铺开工作。

我们愿尽力向其他联合国伙伴提供支持。我们担心的是,多方捐助渠道能否持续向联合国伙伴提供资金。这个问题非常敏感。众所周知,其中必然存在政治因素,但时至今日,最紧要的是确保人员进入加沙,提供这类人道主义支持。

几个月来,我们主要通过一两个仍为运送粮食开放的边境口岸,优先安排运送牲畜饲料。但在协调饲料运载卡车过境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阻力。我们努力向以色列当局传递的信息是,对于饲养家畜的加沙民众,提供牲畜饲料并不单单是为了维持生计,或保护养殖户家庭的经济资产。这是为了保证家中儿童的蛋白质来源、营养来源、奶类来源。如果家中养几只鸡、两三只羊,几乎就是当地一家人所有的经济资产。但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是确保源源不断获得营养的一种手段。

遗憾的是,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存栏牲畜持续减少。因此,我们时刻监测事态发展,并与有关政府部门以及试图协调组织相关工作的有关方面密切合作。当务之急是在向加沙运送物资时,确保优先运送食物、水和医疗用品。

• 针对西岸、黎巴嫩和红海局势发展,粮农组织是否制定任何监测和应对计划?

我们密切关注随之而来的一切影响。目前,红海局势紧张,海运船舶和重要航道频频遇袭。因此,我们必须监测安全安保状况,以及随着航道关闭,全球市场和全球供应链受到的影响。

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黑海运输通道发生过类似情况,货物进出主要市场面临挑战。  

冲突的连锁反应可能外溢到其他部分地区。我们在西岸和黎巴嫩派驻了工作人员,并实施着援助计划,同时我们密切关注全球供应中断对商品市场或价格的影响。

数月以来,粮食和商品价格持续攀升,频频刷新纪录,但我们最终渡过了这段艰难的时期。我们要确保尽力倡导,保障对各方开放的航道安全安保。

• 苏丹同时面临冲突、经济挑战和沙漠蝗灾。苏丹粮食安全现状如何?

首先,我表示万分失望。纵观全球,苏丹的粮食不安全形势极为艰难、极为严峻,但却不再引起任何关注,主流媒体集体失声。

在冲突面前,苏丹近半数人口处于突发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180万人面临生存危机,而这并未引发应有的关注。苏丹国内冲突已经造成大量人员丧生。我们长期在苏丹开展工作,着力全面应对沙漠蝗灾和作物生产重大损失问题。我们与农民和苏丹政府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并消解这类挑战,并将持续监测形势发展。

冲突和战斗仍在持续,我们依然要确保向困难农民提供种子配送和畜牧生产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维持作物生长、家畜存活。

 

2023年,贝克多副总干事(中)在阿富汗阿里辛地区出席冬小麦种子配送站启用仪式。

 

• 去年你曾访问阿富汗。能否介绍阿富汗的农业粮食部门状况?

阿富汗工作计划是粮农组织投入最大的国家计划。我们有400多名同事在阿富汗工作,在全国34个省都设有办事机构。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实效、产生了影响。

在我看来,这是又一个鲜为人知的范例,因为阿富汗常年饱受战乱,局势复杂严峻,有人认为国际上很多方面已经放弃了阿富汗。但是,我们不忘初心、坚守岗位,深入阿富汗开展工作。

无论当地政权如何更迭,无论当局对妇女和女童持何立场,无论妇女和女童在国内地位如何,我们始终坚持开展工作。我很自豪地说,即便阿富汗当局颁布法令,禁止妇女和女童参与公共生活,粮农组织团队雇用的阿富汗妇女数量不减反增,人数甚至超过法令颁布以前。所以,我们言出必行,承诺既服务阿富汗农民,也为阿富汗全体人民谋福。

过去几年,粮食不安全发生率持续增长,但目前开始逐步回落,粮食不安全人数呈现出下降的积极趋势。

但是,这绝不代表问题得到了解决。目前仍是冬季,这个季节有其特有的挑战。不过,粮农组织与其他伙伴精诚合作,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继去年援助约700万-800万农民后,今年计划向1000万农民提供冬小麦种子、动物疫苗以及其他农业生产投入品。

大家凝心聚力,各方伙伴给予鼎力支持,积极提供直接粮食援助。天气及气候条件已更利于农业生产,同时由于旱期已过,作物生长条件日趋有利。

粮农组织能够广泛、及时地满足这类农业生产需求,这离不开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盟、美国、日本等捐助方的慷慨支持,他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有力推动了阿富汗农业部门恢复和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很多其他领域的数据十分惨淡,但各方在阿富汗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模式,其中由粮农组织发挥牵头主导作用。我们能够以此为契机,向捐助方、伙伴和国家政府推广这一模式,并彰显农业紧急援助对于取得实效的重要性。

• 乌克兰农业部门过去两年的损害和损失情况如何?

乌克兰战争……很难想像,这场战争已持续近两年。早在冲突和敌对行动爆发以前,粮农组织就在乌克兰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战前,乌克兰是公认的全球农业大国,但目前每4个乌克兰人中就有1人被认为处于突发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小农和农村居民人数众多,他们仍急需支持和援助。所幸,冲突爆发之际,粮农组织已在乌克兰设有办事机构,可为其他联合国伙伴,包括为当时未设乌克兰办事机构的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提供切入点,从而奠定了开展行动与合作的基础。

但是,两年来,乌克兰农业基础设施共遭受约400亿美元损害。损害涵盖多个方面,既涉及粮仓、实验室和港口等基础设施,还涉及农场本身,包括土地、牲畜、拖拉机及其他农机等器械设备遭到污染和破坏。此外,还有很多农民参军,导致土地被弃、生产中断。因此,更要周密谋划乌克兰农业部门未来的发展方向。

所幸,乌克兰农业经济不乏创新,一旦时机成熟,我们要与乌克兰农业部和各类涉农企业密切合作,携手重建农业部门。我们可能要回归基本,从零开始,着力彻底重建农业。

在乌克兰,我们还努力确保种植业得到发展。大约一年前,我们与农业部合作,协助开展临时贮粮,在捐助方支持下,成功分发了可贮粮600万吨的塑料临时套筒。

此外,根据农业部今年的工作重点,我们还将重点协助开展农业耕地排雷工作。我们正与粮食署和一家专业排雷非政府组织合作,排除布在农业用地的大量简易爆炸装置及其他装置。我们的工作包括确定目标农田,勘测雷区边界,并与农民密切合作,着力开展这项重要工作。

旱期土壤龟裂。粮农组织/Ivo Balderi

 

• 目前,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世界多个地区,尤其是拉丁美洲,干旱如何影响拉丁美洲粮食安全?

我们密切监测今年即将来临的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随之出现长期干旱和降雨减少,拉丁美洲“干旱走廊”所受影响尤其严重。

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点关注,需要给予大量农业支持。通过预测并掌握旱情或长期降雨规律,能够协助农民改进水资源储存、收集和管理规划。

我们能够帮助农民设法做好准备,更好种植作物或照料家畜。拉丁美洲素有大规模移徙的传统,因此“干旱走廊”格外重要。一年半以前,我曾对危地马拉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亲眼目睹当地旱情,看到土壤几乎无法继续种植作物。

尽管人们不愿离开家园,希望从事农业生产养家糊口,但在长期干旱面前,不得不背井离乡。在我看来,逆境中蕴含着大机遇,不妨借鉴粮农组织在土地和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以及农业支持方面的战略比较优势和技术专长。无论是选育耐旱种子,还是改进灌溉技术,都是拉丁美洲需要掌握的解决方法。

• 结合粮农组织的应急响应经验,你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我有一个重要的经验之谈,希望与捐助方、伙伴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分享。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长期以来在应对紧急状况或危机方面依托的整个供资融资模式。

全球共有2.58亿人处于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第3、4、5阶段[即“危机”、“紧急状况”、“灾难”级别的突发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同时我们了解到,农民在这2.58亿人中占三分之二或更多。先记住这项数据。三分之二本应满足世界粮食需求的人,自己却吃不饱饭。所以,这种架构出问题了。

另一方面,看看全球人道主义总支出中究竟有多少资源投向相关响应行动,应对各种原因引发的各种冲击、危机,供资总额中只有4%用于农业紧急援助。所以,要通过这两项数据看问题。我们采用的模式是否恰当?我们支持的干预措施是否妥当?

这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是在需要的时候以农业投入品代替直接粮食援助或商品援助,而是要借鉴我们在阿富汗积累的成功经验,促进二者之间进一步互补融合,从而证明只有处理好不同援助形式之间的平衡,发挥协同效应,才能更好地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年复一年地治标不治本。

近些年来,世界各地冲突不断,气候灾害频发,并且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一些地区干旱长达八至十年,另一些地区频见洪涝。所以,各方要务求周密稳妥,以新的角度思考如何面面俱到,找到正确办法,包括在应对行动中为农民、牧民、渔民和妇女提供支持。农业大有可为,能够为谋求长远出路贡献力量,从而促进应对饥饿相关问题,推动困难地区经济和民众生活重新实现韧性发展。

限于篇幅,为了表达清晰起见,专访内容略作编辑

联系方式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625 [email protected]

Laura Quinones Communications Officer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