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域会议圆满落幕,同心聚力共创辉煌!

会议就农业数字化转型、减缓气候危机及应对动植物病虫害等议题达成共识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第三十六届亚太区域会议

©FAO/Saikat Mojumder

11/03/2022

达卡/罗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粮农组织)第三十六届亚太区域会议顺利闭幕。来自 42 个成员国的 1100 多名与会者出席了本次会议,规模之大创历史之最。

由孟加拉国政府主办的本届会议于3月8日至11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该国首都达卡举行。

本届会议规模空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成员国对全球新冠疫情以及多种原有和新发威胁表示关切,包括气候危机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以及动植物疫病传播对整个区域造成的危害。

为有效应对上述关切,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呼吁综合施策,与各领域重要伙伴开展合作,不仅需要农业、粮食和农村发展各主管部门协同合作,更要携手负责社会福利、妇女、儿童、环境、科学、教育、卫生、贸易、金融和投资事务的各个部门合力应对。

屈总干事说道:“我们必须制定有利政策,开展负责任投资,采用创新、科学及信息技术帮助农民。……世界在迅速发展,农业粮食部门绝不能亦步亦趋,我们必须一马当先。”他进一步指出: “农业、粮食和营养是人类的核心需求,全世界都期待亚太区域发挥引领作用。”

提升质量,建设更绿色、更有韧性、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

亚太区域会议闭幕当天集中举行了两场高级别部长级活动。

在题为 “新冠疫情后建设更绿色、更美好农业粮食体系”的首场部长级圆桌会议上,中国、日本、菲律宾和萨摩亚四国代表分享了抗击新冠疫情和帮助国民实现疫后恢复的经验。

通过运用大数据,在农业粮食生产服务领域实现了从源头到零售和消费端的数字化转型,有力推动多个国家在疫情期间启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但是,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因此需要系统性地开展更多工作,从而确保亚太区域摆脱疫情影响,到2030年实现粮食安全与营养的目标。

粮农组织副总干事贝丝·贝克多做总结发言时表示:“成员国明确呼吁深化双边和多边合作,要求作为专门机构的粮农组织发挥牵头作用,引领全球粮农事业发展,携手其他国际发展伙伴继续提供技术支持。”她同时强调,需要 “加强和重视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特别是通过加强数据利用,推动普惠性数字化发展,促进农村转型,支持所有边缘化的家庭”。

第二场部长级圆桌会议则聚焦“采取气候行动,加强韧性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农业粮食体系面临严峻挑战,与会者一致认为,需要迅速采取共同行动加以应对。代表们指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近发布了 《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报告,对人类、动植物以及地球健康面临的气候威胁发出了最新警告,并对粮农组织制定全新《气候变化战略》表示欢迎。 

屈总干事向各成员国部长讲话时指出:“农业粮食体系一方面加剧气候危机、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损失,但另一方面也深受其影响。新冠疫情进一步加剧了业已存在的不平等问题。然而,我们依然满怀希望,亦不乏解决之道。”

他表示:“绿色和具有气候韧性的农业可以增强适应性和韧性、扭转生物多样性损失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对于应对气候危机、贫困和饥饿问题至关重要。粮农组织《2022-2031年战略框架》引领我们支持成员国推动转型,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和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

推广创新解决方案,帮助农业粮食体系适应气候变化、停止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环境冲击意义重大。屈总干事进一步表示,小农户、土著人民、地方社区、妇女和青年在推动落实对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粮农组织副总干事玛丽亚·海伦娜·赛梅朵为该场部长级会议做总结发言,指出:“制定粮农组织全新《气候变化战略》是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确保粮农组织应成员国所需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努力确保战略制定过程尽可能地体现包容性,重视多方协商。” 

为期四天的区域会议围绕“手拉手”行动计划、“一国一品”全球行动“数字千村”倡议等粮农组织各项旗舰举措展开了讨论,并举行了“创新、科学和数字化:推动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特别会议。

最为重要的是,各项行动必须协调整合、统筹落实,方能确保实现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

联系方式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625 [email protected]

Allan Dow 粮农组织亚太区域办事处 [email protected]

Christopher Emsden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291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