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知识中心

南亚

南亚有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等多种多样的牧民社区,牧民们居住在从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山牧场到炎热干旱的沙漠平原等众多生态系统中。该区域的畜牧业包括喜马拉雅山和北部高地的寒冷山地移牧系统,以及南部沙漠和干旱地区的旱地畜牧业。这里的许多牧民仍然保持着传统生活方式,包括赶着牲畜迁徙。他们是专业养殖户,饲养适应能力极强的骆驼、牛、家养水牛、绵羊和山羊、马和驴品种。 

南亚牧民身处严重困境,由于公共财产资源损失、非牧民土地使用者征用土地以及农业引进机械化技术等多种原因,许多牧民被迫退出传统畜牧业。牧场因多种原因逐渐被收购,如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物、铁路走廊、采矿、经济特区、电力和能源生产等。剩余的牧场持续面临被非牧民土地使用者收购的威胁。对牧场没有明确的机构管辖权。今天,牧民越来越地受到国家间和国家内边界的约束。牧民流动性受到限制,不得不依赖农民、森林和政府,从而被迫放弃畜牧业。然而,整个南亚有不同的牧场使用、保护、管理、保存和养护模式。牧民在很大程度上也被排除在南亚决策进程之外,缺乏关于此类生产系统的分类数据。

“牧民知识中心”提供以下支持: 

  • 通过区域会议和社区对话发展南亚牧民联盟。第一次区域会议于2015年3月在印度古吉拉特邦举行。 
  • 与“Maldhari部落牧民社区农村行动小组”合作,为古吉拉特邦牧民编制《牧民生物文化社区议定书》。 
  • 网络成员参与政策进程,如《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全球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议程》等。

目前,南亚牧民联盟有来自印度、阿富汗和尼泊尔三个国家的积极代表,同时探索在孟加拉国和不丹开展活动。该联盟正致力于对组织牧场及牧民在这些牧场的股份进行摸底。下一步是通过在地方、省、国家和区域层面动员和联系社区、牧民、非政府组织、民间社会以及影响国家和区域层面的政策和决策进程,进一步利用丰富的摸底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