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与治理门户网站
©Brent Stirton/Getty Images for FAO, CIFOR, CIRAD, WCS

可持续野生生物管理

1970年以来,野生动物种群的规模平均下降了68%,幅度之大令人震惊(世界自然基金会)。导致大幅下降的原因是生境丧失、人类过度开发、入侵物种、污染和气候变化。同时,世界各地千百万人仍依赖野生生物为日常食物、文化认同和生计的来源。


可持续野生生物管理的定义为“为长期维持野生生物种群及其生境状态,同时兼顾人类社会经济需求而对野生生物物种开展的妥善管理。”

粮农组织向各国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尤其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消除贫困)、目标2(零饥饿)、目标10(减少不平等)、目标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及目标15(陆地生物),其中就包括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和预防人类与野生生物之间的冲突。粮农组织也致力于与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制度和法律框架,保障原住民权益和开展能力建设,从而实现可持续野生生物管理。

主要政策讯息

·        粮食与营养安全。 许多农村社区依赖野生生物来获取食物和收入。在某些热带和亚热带区域,野生肉类占蛋白质摄入量的50%以上。粮农组织鼓励向可持续水平更高的渔猎方式转变并减少城市地区对野生生物的不可持续消费。为此,粮农组织结合传统知识和最新科技,制定包容性政策、培育创收机会和开发以可持续方式生产的肉制品和水产养殖产品。

·        同一个健康方法。 新出现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大多数(71.8%)源自野生生物(Jones等,2008)。健康保障和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应当应对具体的疫病成因问题。粮农组织倡导“同一个健康”方法,该方法能够确保多部门专业人士,包括林业和野生生物专家开展合作,应对动物、人类、植物和环境面临的健康威胁。确保采取“同一个健康”方法对于推动预防、发现和防控在动物与人类之间传播的疾病至关重要。

·        野生动物与人类共存。 人类与野生生物之间的冲突随着人类人口增长和蚕食野生生物生境而增加。这些冲突威胁到对于许多社区的生计十分重要的若干野生生物物种的生存。为改善农村人口的粮食安全和健康水平,粮农组织协助各国预防和减少人类与野生生物之间的冲突(HWC)并促进共存,方式是对人类与野生生物之间的根源成因进行深入评估,对受影响社区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层面加以考量。

·        治理与切实有效的野生生物管理。要实施切实有效的野生生物管理,法律和制度框架必不可少,特别是对于受保护地区。管理完善的保护区能够为人、动物、植物和环境产生多重健康益处。但腐败、法律不协调和管理薄弱可能导致难以开展和无法落实对野生生物的有效管理。粮农组织支持采取透明和包容性的治理作法,吸收民间社会参与并与具体社会生态背景相适应。

 

专题资源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