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植物有害生物和疫病

跨境植物有害生物和疫病具有迁移性质,对受灾国家的粮食安全、贸易和人民生计造成重大威胁,为作物和牧场造成巨大损失。防范措施、早期行动和长期解决方案对于保护作物和牧场免受跨境植物有害生物和疫病影响至关重要。
植物生产及保护司蝗虫及跨境植物有害生物和疫病团队不断监测、预警、支持管理和遏制跨境植物有害生物和疫病扩散,同时促进国家间合作。针对管理跨境植物有害生物和疫病的最佳行动方案向成员国提出建议,支持防控有害生物和疫病传播。
粮农组织与跨境植物有害生物和疫病

粮农组织提倡采取可持续生态方法,防控跨境植物有害生物和疫病的潜在影响,包括开展持续监测、预警和采取创新、环保、可持续的防控战略。

 

监测和预警

监测系统的发展和持续创新使粮农组织和各国能够改进跨境植物有害生物和疫病数据收集、预警和管理。监测系统采用数字工具,如卫星图像、天气预报、模型、地理信息系统、蝗情监测无人机。各项技术使粮农组织能够量身定制系统和应用,助力跨境植物有害生物管理。

实地数据、卫星图像和预测模型的结合使用使粮农组织能够预测有害生物和疫病传播趋势,并确定最佳行动方案。
粮农组织沙漠蝗信息处

植物生产及保护司蝗虫及跨境植物有害生物和疫病团队设有沙漠蝗中央信息处,每天监测世界各地的沙漠形势。沙漠蝗情报处利用近100年的历史数据和新型创新技术,持续分析天气和环境条件,评估蝗虫生长、繁殖和迁飞情况,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最新信息、预报和预警。沙漠蝗信息处最初于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成立,后来转入粮农组织,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不间断地提供预报和预警并制作了500多份月度沙漠蝗简报。

沙漠蝗防治能力建设
Desert Locust Capacity Building

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粮农组织三个沙漠蝗区域委员会一直在向30个沙漠蝗受灾国家提供持续援助。植物生产及保护司蝗虫及跨境植物有害生物和疫病团队协调和支持三 个委员会的工作,分别是粮农组织西部地区沙漠蝗防治委员会中部地区沙漠蝗防治委员会西南亚沙漠蝗防治委员会植物生产及保护司蝗虫及跨境植物有害生物和疫病团队工作人员担任 各委员会执行秘书。

各委员会负责加强成员国在蝗虫预警和防控战略方面的国家能力,包括调研、防控、报告、培训、应急规划和人员/环境安全标准。

植物生产及保护司蝗虫及跨境植物有害生物和疫病团队作为沙漠蝗防控委员会秘书处,该委员会最初成立于1955年,作为主要论坛, 召集受蝗灾影响的国家、捐助者和其他机构讨论沙漠蝗治理问题。沙漠蝗防控委员会确定在区域和国家层面实施的全球沙漠蝗预防战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