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第七章 农、林、牧、渔业中的土地问题

513. 农业

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取得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农业包括的范围也不同。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有的经济发达国家,还包括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前部门和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后部门。现阶段,中国农业包括农业(农作物栽培,包括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产)、林业(林木的培育和采伐)、牧业(畜禽饲养)、副业(采集野生植物、捕猎野兽以及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渔业(水生动植物的采集、捕捞和养殖)。根据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农业可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近代农业指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转变、由劳动者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变、由自给自足的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现代农业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生产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农业的根本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受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产品大多具有鲜活性,不便运输和储藏,单位产品的价值较低。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农作物类型和作物栽培制度都不相同,从一年三季、一年二季到一年一季,区域间差异十分显著。按地理、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的不同,可分为热带农业、亚热带农业、温带农业和寒温带农业;从东南沿海到西北高原,随着自然条件和资源类型的变化,又可分为农区农业、半农半牧区农业和牧区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受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制约。

514. 原始农业

主要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活动的农业。指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原始农业之前,采集和狩猎是人类获得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人类逐渐了解一些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并采取措施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开始了靠人类的劳动来增加天然生产物的时期,从而产生了原始农业。这是人类经济史上第一次重大革命。

515. 传统农业

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基本特征是: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传统农业在欧洲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社会(约公元前5世纪-6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初叶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为止。中国传统农业延续的时间十分长久,大约在战国、秦汉之际已逐渐形成一套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传统农业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尽管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就其主要特征而言,没有根本性质的变化。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对世界农业的发展有过积极的影响。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使之与现代农业技术合理地结合,对加速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农业现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16. 现代农业

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现代农业机器体系广泛应用,因而机器作业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业;有完整的高质量的农业基础设施,如良好的道路和仓储设备;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无机能的投入日益增长;生物工程、材料科学、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等最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开始运用;农业生产高度社会化、专门化;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在农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也使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517. 立体农业

农业生产按照生态学种间互补、共生互利原理,在一定土地面积上进行空间结构立体(垂直)设计,充分利用农业生物层,合理组合生物复合群体,使空间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农业生产系统。立体农业的目的是加厚人类可利用的生物层,发挥生物的不同特性,使生物种间形成互利的立体关系,使外界传入的能量和物质经过多层次的吸收转化,尤其是扩大光能利用面积,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土壤肥力,提高物质、能量转化率和土地生产率。利用层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利用层主要是指生物的地上生存空间和环境,其设计是根据植物群体的茎、枝、叶分布规律,使其合理伸展,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热、水、气资源,使土壤少受或不受侵蚀,抑制杂草、虫害,增强对汛、雹等不良环境的抗性。地下利用层的设计是根据不同种群根系分布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其最大限度地、均衡地利用不同层次的土壤水分和养分,把养地种植和耗地种植结合起来。如群体地上部分处于同一层次,地下根系部分入土深浅不同的蚕豆与小麦间作;地下根系部分在同一层次,地上部分高矮秆镶嵌安排的棉花与芝麻间作、玉米与豆类间作;地上高矮秆,地下深浅根合理安排的枣粮间作、桐粮间作、果粮间作、果菜间作,以及在枣粮间作、桐粮间作中再加上粮食作物的高矮秆,形成三层楼的群体,均可称为立体农业。立体农业在中国有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之一。近年来,中国广大农民在继承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如将植物栽培与动物养殖人为地组合于同一空间,实行“水、陆、空”立体种养:水底种藕,水中养鱼,水面养萍,池边栽桑种果,池上搭棚种瓜等。

518. 生态农业

在总结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业体系。它的内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把生态农业看成是一个体系或系统,即按照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建立起来的农业体系或者说是农业发展模式,有鲜明的综合性和整体性。②生态农业的核心是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协调起来,强调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注意资源、产品、效率、结构、环境在农业发展中的协调与统一,即通常所说的要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③生态农业把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与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结合起来,构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它既不是传统农业的复归,也不是对现代石油农业的全盘否定。④生态农业是在农业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下提出来的,有强烈的鲜明的针对性,目的是唤起和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重视农业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以及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在中国人口负荷和资源压力日益沉重,以及资源和环境总体上继续恶化的情况下,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⑤生态农业作为中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实现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建设,正在由以户、村、乡为单元的试点,向县城和地区为单元的试点扩展,在全国已开始出现一个生态农业试点蓬勃发展的趋势。

519. 有机农业

主要或完全依靠来源于生物的有机物质和有机能量提高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其特点是尽量减少非再生资源的投入,主要靠改善植物和动物的内在生育力以及外在生育环境来提高土地生产率。如建立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实行轮作,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注重水土保持,采用生物防治等。有机农业对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产品品质有良好效果。但由于有机农业全靠生物本身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换化效率较低,如果无大量土地或其他措施提供有机物质,则难以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产量。因此,有机农业应该和无机农业相互结合,协调发展。

520. 旱地水利化程度

水浇地面积占旱地总面积的百分比。表明改善灌溉条件,变旱地为水浇地的程度。计算公式为:旱地水利化程度=(水浇地面积÷旱地总面积)×100%。

521. 灌溉农业

①泛指以水浇田的农业。其特点是通过灌溉措施,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调节土地的温度和土壤的养分,以提高土地生产率。②特指在降雨量极少的地区靠灌溉才能存在的农业。

522. 旱地农业/雨养农业

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易旱地区完全依靠天然降水从事作物生产的一种栽培制度。简称旱农。包括最大限度地蓄水保墒和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分利用率两方面。围绕蓄水用水过程,形成了以纳雨蓄水为主的耕作保墒技术,以培肥地力为主的施肥养地轮作技术,以培育壮苗为主的选用良种和适时适量控制作物群体生长的技术。各种技术密切配合,可达到以土蓄水,地肥保水,水肥保苗,苗壮根深,以根调水,开发土壤深层水,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从而实现旱农高产的目的。

523. 粗放农业与集约农业

农业中的两种经营方式。对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实行广种薄收的农业,称“粗放农业”。其主要特点是:对土地的投入较少,而且投入中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生产资料的投入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不占主要地位;影响农业品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土地面积的大小和土壤自然肥力的高低。这种农业经营方式是同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状况相联系的。同粗放农业相对应,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来增加农业品产量的农业,称“集约农业”。集约经营的目的,是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与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以及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的特点有密切关系。集约经营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并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和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状况的影响。主要西方国家的农业,都经历了一个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发展过程,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他们在农业现代化中,都比较普遍地实行了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然而由于各国条件不同,在实行集约化的过程中则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广泛地使用机械和电力,有的侧重于选用良种、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并实施新的农艺技术。前者以提高(活)劳动生产率为主,后者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社会生产力较低,农业科学技术还不发达,长期以来,农业集约经营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农业的资金、技术集约经营也在发展。

524. 农业自然条件

与发展农业生产有关的各种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也是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资料源泉。包括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四大圈层。具体包括自然界为农业生产提供的天然可能性和限制性(即资源性和非资源性的自然因素)两个方面,如地质地貌、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及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以及由它们有机结合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自然条件的优劣,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525. 农业环境

以农作物或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周围环境各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农田、森林、草原、灌溉水、空气、光、热及施用于农田的肥料(包括化肥)、农药和农业机具等。这些农业环境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农业环境综合体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人类创造出生产上和生活上必需的大量物质。农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国法定环境范畴。

农业环境由气候、土壤、水、地形、生物要素及人为因子所组成。每种环境要素在不同时间、空间都有质量问题。当前中国农业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农业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①工业、城市和乡镇企业污染。据调查,中国5.5万公里河段有23.7%的水质不符合灌溉要求,4.3%的河段严重污染、鱼虾绝迹;受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亿亩。②农用化学物质污染。中国化肥流失量约占使用量的40%左右,引起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农药在大气中扩散和流失及部分农畜产品中残留也较严重;地膜年残流量近千吨。③畜禽粪便污染。目前,畜禽粪便已成为城郊农业环境的主要有机污染物。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①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9.1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0.29%;土地沙漠化继续加剧,面积已达19.5亿亩;盐碱地1亿多亩。②农业资源有所衰退。中国人均耕地不足1.6亩,并逐年减少,现有耕地中有近一半的耕地条件较差或存在某些障碍因素。③农用水源短缺,特别是北方农用水源严重短缺。④草原继续退化。中国有可利用草地面积3.12亿公顷,草地累计退化面积已达6670万公顷;并且沙化、碱化、退化的状况有加剧趋势。

农业环境保护就是利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各种手段,使农业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维持良好的状态,防止其遭受污染和生态破坏。农业环境是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土地、森林、草原、水资源、空气等,具有广泛性、整体性、区域性的特点,是农业的基本物质条件。农业环境保护不仅对发展农业生产至关重要,而且在整个环境保护工作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当前中国农业环境的两个突出问题。农业资源衰退,自然灾害加剧,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农业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农田、牧场受工业(包括乡镇企业)“三废”污染严重。不合适地大量使用农药,造成土壤、水体污染和农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过量和不合理地施用化肥,引起蔬菜、地下水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比较普遍。农业环境恶化危害人体健康,危害农业生产,导致农业减产、绝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环境破坏还会降低农业环境的生产力及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会对气候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进而危害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主要措施有:①强化农业环境管理,制定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规,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体制。②积极防治工矿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三废”污染。③防治农药、化肥污染,积极推广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大力发展有机肥、复合肥,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④制定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的技术经济政策。⑤加强农业环境监测网建设。

农业环境监测指间断或连续地测定农业环境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的一项工作。农业环境监测按其目的可分为三类:①对土壤、农用水、农田大气及农作物的例行监测,目的是掌握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②农业环境污染的事故性监测,目的是为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③对农业环境污染源的监视性监测,目的是防止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督促对污染源进行治理。农业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①农用水质监测,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农村家畜家禽用水和水产养殖等。②农田土壤监测,包括用来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纤维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的农业用地土壤。③农作物监测,以中国常见的水稻、小麦、玉米的粮食作物和水果、蔬菜、菜叶、烟草等作物为主要监测对象。④农田大气监测。包括农田大气监测和乡镇村落大气监测。⑤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监测,主要是对危害农业区的工业“三废”进行监测。⑥背景值调查测定,包括水体、大气、土壤、作物、沉淀物背景值的测定。农业环境监测的内容,取决于监测的目的。一般来说,具体的检测项目应根据所在地区已知的或预计可能出现的污染物质和环境的特定情况来决定,为了评定测定结果和估计污染扩散情况,还必须测定一些气象或水文参数。农田大气监测的项目一般包括:灰尘(即降尘和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臭氧、酸性降雨等;水质监测的项目一般包括:温度、PH值、浑浊度、导电率、悬浮物、溶解氧、生化耗氧量、化学耗氧量、总氮、总磷、某些有机毒物、重金属毒物和卫生指标等;土壤和植物的监测内容包括:有毒的金属化合物、非金属无机物和有机物等;农畜水产品的监测内容包括:重金属、农药、亚硝酸盐、黄曲霉素、有机化合物等。

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对损害农业环境质量的行为实施有效的影响,使经济发展与农业环境相协调,达到既发展农业经济又改善农业环境的目的的工作,称为农业环境管理。农业环境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农业环境管理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与许多行业的生产密切相关。加强农业环境管理要综合协调农业内部各个产业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各地农业环境的背景值、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开展农业环境管理工作,必须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措施。③农业环境具有特殊性,一旦遭到污染或破坏,往往很难恢复和治理,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因此,农业环境管理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必须采取积极预防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农业环境管理的内容,按其管理的范围可划分为农田环境管理、草地和牧业环境管理、渔业环境管理、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农村居住环境管理;按管理的性质可划分为农业环境计划管理、农业环境质量管理、农业环境技术管理。

526. 农业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农业地域内,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并在人类生产活动干预下形成功能整体的一种人工生态系统。由农业环境因素、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大基本要素构成。绿色植物的光合产物,通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转化途径,最后分解为无机物质和热能返回到农业环境,其中一部分在供绿色植物吸收利用。由此构成一个连续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系统。除太阳辐射能外,常由人类以栽培饲养管理、选育良种、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进行农业机械化作业等形式,投入一定的辅助能源,因而增加了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量。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具有社会性;有较大的产量潜力,具有不高产性;产量和品质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表现不稳,具有波动性。需通过合理的农业政策和农业技术手段,维护生态系统的相对动态平衡及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有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加以调节。

527. 农业区域

农业生产与地域结合而形成的相对统一的空间。是农业生产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从生态经济的观点看,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它是客观存在的农业分布的实体,是认识农业地域分异现象的基础,既是农业区划的出发点,又是农业区划的归宿。其性质和特点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的改变而发展变化。当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时,其性质主要属自然经济形态的生态适应区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生产的发展,这种性质的农业区域已被劳动地域分工和具有不同程度专业化的农业生态经济区域所取代。

528. 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在地域上表现为有规律分布的、具有类似的生产特点和方向,以及技术和经济之间密切联系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经过人类长期劳动而形成的。它既反映了地区农业部门组合(或作物构成)和土地利用方式,也反映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布局状况。对农业地域类型形成条件、合理结构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为一个地区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定向改善生产条件,确定发展方向、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529. 农业地域专业化

在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基础上,不同地区各自着重发展不同种类的农产品生产,使每个地区成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区的过程。是农业生产专业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实现农业地域专业化,有利于发挥各地区在自然、经济条件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合理地组织农产品的加工、储藏和运销,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但亦要注意与各地区的农业综合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530. 农业地域分异规律

农业生产在地域之间因生产条件不同而形成差异的规律。农业生产与其他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不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有显著的差异,而在一定的地区之内则有普遍的相似性。它反映农业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以及这种差异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它是农业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共同形成的一条特殊规律。根据这一规律,人们就可能正确地认识农业地域分异的特点及其客观要求,进而科学地划分出不同等级的农业区域和类型。

531. 综合农业分区

根据综合区划的分区原则与方法,对中国综合农业区的划分。《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将全国划分为10个一级农业区和38个二级农业区。第一级区概括地揭示中国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地域差异,既反映中国自然条件大的地带性特征,也反映通过长期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农业生产的基本地域特点;二级区着重反映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的相对一致性,结合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和问题。10个一级区是:①东北区;②内蒙古长城沿线区;③黄淮海区;④黄土高原区;⑤长江中下游区;⑥西南区;⑦华南区;⑧甘新区;⑨青藏区;⑩海洋水产区。其中,①至④农业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是中国各种旱粮作物的主产区;⑤至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是中国水稻以及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主产区。这7个区属中国东部地区,是中国人口、耕地、农、林、牧、渔业分布集中地区;⑧至⑨区属于中国西部地广人稀、以放牧畜牧业为主的地区。

532. 农业区域规划

对一定区域范围未来时期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开发和生产力布局所作的总体部署。主要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农业地域差异,确定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有效利用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发挥区域优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统筹安排农业开发和建设,使农业同整个国民经济以及农村有关部门相互协调。具体内容是:①全面分析评价农业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技术条件。②研究确定区域的发展方向、重点和战略目标。③提出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的方案。④确定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农业综合开发的目标与内容。⑤提出建设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和增强农业物质技术基础、改善生态环境的方案。⑥综合协调农林牧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农用工业以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⑦进行开发建设项目的效益分析。⑧提出实现区域开发与建设的政策与措施。不同区域的资源条件、生产特点、发展战略不同,规划内容也有所侧重。规划的区域范围,有不同等级(全国、省、地、县等),不同层次(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等)的差别。

533. 农业布局

农业各部门(农、林、牧、渔业)和各部门内部各种生产门类及其种类和数量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农业布局和农业结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农业结构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农业的各部门和各生产门类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结合形式。在安排各部门、各门类地区布局时,必须考虑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合理的农业结构;在建立一个地区的农业结构时,必须以组成这个结构的各部门、各门类的合理地区布局为前提。因此,不能把布局和结构割裂开来,孤立地、主观的安排某一生产部门或某一生产门类的发展。农业合理布局的重要意义,是由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①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各不相同,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也不相同;各种农作物、林木、畜禽和水生动植物等对自然资源条件各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对经济、技术条件的要求也不一样。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可使各部门、各门类各得其所,充分发挥地区优势,达到地尽其力,使劳动力、资金和生产资料的投放尽可能的用在能够带来更大效益的方面,以较少的能量和物质投入,尽可能获取较多较好的产品,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②农业生产具有综合性。农业的各部门、各门类之间,以及它们和环境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的完整系统,即农业生态系统。合理的农业布局和结构,可使农业各部门、各门类之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综合的潜力,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的效率,使物尽其用。③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农、林、牧、渔业以及各种农作物的生产都受到特定季节的限制,因而劳动力的使用常出现忙闲不均的现象,得不到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农业资源和基本设施也会出现季节性余缺现象。合理的农业布局和结构可以充分发挥劳动力及其它农业资源和生产设施的潜力。合理的农业布局和结构,必须综合考虑四个问题:①要有利于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潜力。②要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要有利于满足时常对农产品多种多样的需求。④要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果,不断增加经济效益。概括地说,合理农业布局,就是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资源效益,并且做到因地制宜、各有侧重。

534. 农业区划

在农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特点,按照区内相似性与区间差异性和保持一定行政区界完整性的原则,把全国或一定地域范围划分为若干不同类型和等级的农业区域;并分析研究各农业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布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明各农业区的生产发展方向及其建设途径。农业区划既是对农业空间分布的一种科学分类方法,又是实现农业合理布局和制定农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手段和依据,是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农业区划的内容体系,一般包括四个方面:①农业资源条件区划。包括农业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自然生态等区划。对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按照它们的地区分布规律划分区域或类型区,评价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研究提出因地制宜、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或改造农业生产条件的方向和途径。②农业部门区划。包括农、林、牧、渔各生产部门和各主要作物的区划。分析农、林、牧、渔业各个部门和主要农作物、林种、畜种、鱼种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及对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要求,并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经济效果考虑,按照综合农业区划分区体系,分区提出合理调整生产结构和布局,以及有关增产关键措施等方面的科学依据和建议。③农业技术改造区划。包括农业机械化区划、农业水利化区划和化肥、土壤改良、农作物品种、植物保护、农村能源等区划。就发展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化学化、农村能源、土壤改良、植物保护等,分别分析其特定的有关条件,按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对不同农业区实行技术改造的重点、步骤和方法提出科学建议。④综合农业区划。是整个农业区划的主体和核心。四类区划称为农业区划的横向体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叫全国农业区划,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范围内进行的叫省级或地(市)级、县区划。这种分级开展的农业区划被称为农业区划的纵向体系。下级区划是上级区划的基础,上级区划对下级区划起指导作用,上下协调,相辅相成。

535. 农业区划体系

由农业区划具体内容组成的一个互相联系的多层次系统。可分成:①横向系统。一般包括农业资源调查、农业自然区划、农业部门区划、农业技术改革区划和综合农业区划等。其中,农业资源调查是农业区划的基础工作,综合农业区划是农业资源调查和各单项农业区划的有机综合和概括,是整个农业区划体系的主体和核心。②纵向系统。一般包括全国性的农业区划、省级农业区划和县级农业区划,构成了由全国到地方的纵向区划体系。下一级区划是上一级区划的基础,上一级区划是下一级区划的指导,上下衔接,彼此参证。这样,既可以全面地反映农业生产地域差异,又便于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为因地制宜指导农业生产服务。

536. 农业生产用地

直接和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直接农业生产用地包括:①种植业用地即耕地,包括水田、水浇地和旱地;②林业用地,包括果园、苗圃、用材林、水土保持林和防护林带等用地;③牧业用地,包括天然和人工割草地以及放牧地;精饲料和多汁饲料用地(一般计入耕地中);④水产养殖业用地,包括水库、池塘、湖泊等占地。间接农业生产用地包括:①渠道和道路用地,包括各级固定排灌渠道和道路等用地;②农村居民点、晒谷场、仓库、电力排灌站等。除此以外,均属于非农业生产用地,如城市、工矿区、城镇、车站、码头、铁路、对外公路、电网设施等。上述土地利用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一种农业生产用地可以改变为另一种农业生产用地,农业生产用地可以转变为非农业生产用地,非农业生产用地也可以部分地转变为农业生产用地,如矿区废地复垦等。

537. 农业生产用地配置

根据合理的农业生产用地结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选择各种农用地的适宜地段进行土地利用的再分布。又称农业用地布局。农业生产用地配置时,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①经济合理;②贯彻因地制宜原则;③处理好用地之间及其与居民点之间的相互关系;④为田间作业创造良好的土地利用条件。在配置时产生的多种方案,应通过评价,选择其中最优方案实施。

538. 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在全国或地区商品经济中占较重要地位、农产品商品率较高、并能长期稳定地向区外提供大量商品性农产品的集中生产地区。如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热带作物、蔬菜、林业、牧业、渔业等各种生产基地。建立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有利于充分利用当 地资源,发挥地区优势,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实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商品率。

539. 土地垦殖/土地垦殖率

土地经过开垦变为耕地种植农作物。一定区域内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即为土地垦殖率。土地垦殖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土地垦殖率=土地垦殖面积/总土地面积×100%。垦殖率是反映土地资源利用水平的重要经济指标。从中国具体情况看,开垦荒地提高土地垦殖系数的重要意义有:①开垦荒地是增加农产品总量的一条重要途径。在一定的单位面积产量情况下,要增加农产品总量,除了提高复种指数之外,扩大耕地面积是途径之一。②开垦荒地可以改变中国耕地分布不均和农业生产布局不合理现象,建立新的农产品生产基地。③开垦荒地提高垦殖率还有利于开发边疆、巩固国防、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垦荒地提高垦殖率是一项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斗争,需要较多的基本建设投资。为了有效地进行开垦,提高投资的经济效果,应重视以下问题:①首先要认真查清宜农荒地资源。②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平衡。③切实注意垦荒投资的经济效果。

540. 农作物

通常指大面积栽培的主要作物。约有30余种。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食用、工业原料用和饲用三大类。

541. 种植业/植物栽培业

栽培各种农作物以及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它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就其本质来说,种植业是以土地为重要生产资料,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合成有机物质,同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质中。它是一切以植物产品为食品的物质来源,也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种植业特别是其中粮食作物生产的发展对畜牧业、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种植业历史悠久,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大。正确处理种植业与其它各业的关系,正确确定种植业内部各类作物的种植比例是合理利用土地、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根据发展种植业的条件、种植制度、作物结构、生产布局和商品化程度,以及发展种植业生产的方向、措施,按照区内相似性与区间差异性,并保持一定行政区界完整性的原则,中国农作物种植业区域划分为10个一级区和31个二级区。其中一级区分别为: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华南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川陕盆地 稻、玉米、薯类、柑橘、桑区;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西北绿州麦、棉、甜菜、葡萄区;青藏高原青稞、小麦、甜菜区。

542. 耕作制度/种植制度

耕地上作物的种植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技术措施的总称。其中作物种植制度是耕作制度的中心,主要是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确定作物种植结构与布局,作物种植次数即复种与休闲,作物种植方式即间作、套种和单作、连作、轮作等。与作物相配套的技术措施是作物种植制度的基础与保证,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土壤培肥制度、灌溉水管理制度、土壤耕作制度、病虫害杂草防除制度以及农业服务制度等。耕作制度的确立取决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水平。耕作制度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演变。由粗放到集约,由撂荒制到休闲制,到轮作制,生产率逐步提高。目前中国的耕作制度可归为四大类:南方稻-稻-麦等多熟制,主要分布于南方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方冬小麦、玉米等两熟制,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地区;东北、西北、内蒙古多为玉米、小麦、水稻等一年一熟制;休闲耕作指,主要分布于降水300毫米-500毫米的半干旱地区,种植3-5年后休闲1-2年以达到培肥地力保蓄水分的目的。合理的耕作制度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对耕作制度进行评价的标准:①充分利用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②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同时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的肥力不断提高。③经济效益高,实现农作物大面积的高产、稳产,做到低投入、高产出。④作物布局合理,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543. 土壤耕作制

使用农具以改善土壤耕层构造和地面状况等的综合技术体系。是耕作制度中土地保护培养制度的重要环节。包括基本耕作(翻耕、深松耕等)和表土耕作(耙地、耢耱、整地、镇压、耖田等)两类。各个单项土壤耕作措施有其独特效能,而要达到良好的耕层结构和地面状况,必须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作物种植方式等,采用一系列互相配套的土壤耕作综合措施。土壤耕作综合措施 可改良土壤耕作层的物理状况和耕层构造,使地表保持符合农业要求的状态。

544. 平整土地

作物播种或移栽前,为使表土保持符合农业要求状态而进行的一系列土壤耕作措施。在中国,包括浅耕灭茬、耕翻、深松耕、耙地、耢地、镇压、平整土地、起垄、作畦等。目的在于形成良好的土壤耕层构造和表面状态,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等因素,为播种和作物生长、田间管理提供合适的基础条件。

545. 撂荒耕作制

人类农耕初期的一种最古老而原始的耕作制度。其特点是刀耕火种,粗放经营。先用火烧成片树林或野草后,用简单的工具掘松土壤,播种作物。在未开垦的生荒地上垦殖,三五年后土壤变瘠、杂草滋生、产量降低时,即撂荒原耕种土地,而迁地再垦生荒地。待土壤肥力自然恢复后,再到撂荒地上垦殖。原始社会人口稀少,土地公有,工具原始,常采用撂荒耕作制。现今世界上经济比较落后、人烟稀少的地区,仍存在撂荒耕作制。

546. 休闲

农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内耕而不种或不耕不种,使田地暂时空闲而自然恢复地力的一种农作措施。按休闲时间的长短可分全年休闲、多年休闲和季节休闲。全年休闲又称赤地休闲、黑色休闲,主要为气候干旱、寒冷、人少地多的半干旱地区或高寒山区采用。多年休闲多分布于地广人稀的撂荒耕作制地区,如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中国的西南和西北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季节休闲常为一年多熟地区采用,按土地空闲的季节不同又分冬闲、夏闲和秋闲3种。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一年多熟地区已很少采用休闲。但在半干旱地区,休闲仍是积贮降水和消灭杂草的必要措施。

547. 休闲耕作制

在撂荒耕作制抛荒年限逐渐缩短到只有1年-2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制度。一块地上,一年播种作物一年空闲,空闲的一年中依靠自然过程恢复地力。这一阶段中,已开始辅以人工养地措施,如少量施用有机肥等。西欧中世纪实行的一区休闲、二区分种的三圃制是典型的休闲耕作制。现今世界上干旱半干旱地区仍有这种耕作制,中国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区也有少量分布。

548. 保护耕作法

保护农田不受或少受土壤侵蚀的一类耕作方法。又称保土耕作法。主要有五种:①等高耕作法。在缓坡地上沿等高线耕翻作垄播种,形成等高窄垄和作物行,可减少径流和水蚀,有保土保肥作用。②沟垄耕作法。通过翻耕,在坡地上形成较大的沟和垄,垄上栽种作物,可更有效地控制土壤侵蚀。一般也按等高线耕作,适于坡度较大的坡地采用。③残茬覆盖耕作法。地表留下足够数量的残茬或藁秆,用以保蓄土壤水分和养分,减少地面板结,茬地上直接播种。④带状耕作法。播种行耕翻种植作物,行间留茬覆盖。土壤局部耕作,而全田终年覆盖。⑤少、免耕法。前作物收获后,不单独进行土壤耕作,而在茬地上直接播种后作物的一种耕作方式。又称零耕、板田耕作、留茬耕作。一般用联合作业免耕播种机在前茬地上一次完成切茬、开沟、喷药除草、施肥、播种、覆土等多道工序。广义的免耕也包括少耕。目的在于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减小土壤压实程度,保护和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多雨地区可免滥耕滥种而影响播种质量。但残茬覆盖,土温较低时会影响作物生长;在其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不利于后作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除草剂和杀虫剂耗费较多,其防治效果有时也不显著。长期免耕也会带来土壤板结和加重病、虫、草害等问题。低洼易涝、土质黏重坚实和耕层构造不良的田地不宜采用免耕。

549. 养地作物

可保持并提高土壤肥力的一类作物。如豆类作物、绿肥作物等。豆科作物根瘤中的共生固氮菌固定游离氮素,可增加和补充土壤含氮量;落叶和残茬等可自然归土壤,增加土壤有机物。翻埋绿肥可提高土壤中有效态氮和易分解的有机质量。合理的轮作或间作中,都安排有养地作物。

550. 用地作物/耗地作物

生育期中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氮、磷、钾等养分,而所留残茬难以自然恢复土壤肥力的一类作物。如禾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等。土壤肥力消耗较多,收获后遗留的残茬较少。连作时,必须增施复合肥和有机肥。为提高生产效益,宜与养地作物或兼养作物轮作。

551. 多熟制

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两季以上作物的一种种植制度。如麦-稻一年两熟,蚕豆-稻-稻一年三熟,冬小麦-夏玉米或大豆-冬闲-棉花二年三熟等。多于生长季节较长,降水较多或灌溉的地区采用。在中国,两千年前已有粟收种麦,麦收种粟、豆的多熟制记载。在埃及和东南亚、南美及其他热带、亚热带地区也被广泛采用。

552. 轮作

在同一块农田中,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或不同复种配置的一种种植方式。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因采用的方式不同,有定区(茬)轮作和非定区轮作(换茬轮作)。因主要作物构成不同,有禾谷类轮作、禾豆轮作、粮食和经济作物轮作、水旱轮作、草田轮作等。合理轮作有利于防治病、虫、杂草,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

轮作周期指一个轮作的田区内,按照一定次序轮换种植作物时,每经一轮所需的年度数。如三区式定区轮作,每区都按冬谷类→春谷类→休闲顺序轮换,其轮作周期为3年。换茬式轮作时,轮作周期年数有一定灵活性,如绿肥-稻→豆-稻→油菜-稻轮作,周期为三年;绿肥-稻→麦-稻→油菜-稻→麦-棉轮作,周期为四年。所需周期年数,取决于养地作物后效期的长短、轮作的作物种类和作物的耐连作程度等,一般以3年-5年为宜。

553. 复种

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如麦-棉一年两熟,麦-稻-稻一年三熟。此外还有二年三熟、三年五熟等。除直播外,也可采用再生、移栽、套作等方式达到复种目的。复种是集约栽培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应用于生长季节较长,降水较多或灌溉条件较好的温暖带、亚热带或热带地区。可提高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增加作物的单位面积年总产量;增加地面覆盖,减少土壤的水蚀和风蚀;充分利用人力和自然资源。实行复种的田地上,一年内不同生长季中,作物搭配种植的方式或类型称为复种方式。各地的复种方式因纬度、地区、海拔和生产条件而异。在作物能安全生育的季节种一熟有余而二熟不足的地区,多采用二茬套作方式。在冬凉少雨或有灌溉条件的华北地区,旱地多为小麦-玉米(或大豆)二熟,春玉米-小麦-粟二年三熟。在冬凉而夏季多雨的江淮地区,普遍采用麦-稻二熟,或麦、棉套作二熟。在温暖多雨,灌溉发达的长江以南各省,稻田除麦-稻二熟,油菜-稻二熟和早稻-晚稻二熟外,还有稻-稻-肥、稻-稻-麦、稻-稻-油菜等三熟制。

554. 复种指数/种植指数

耕地上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复种指数的高低受当地热量、土壤、水利、肥料、劳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制约。热量条件好、无霜期长、总积温高、水分充足是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经济发达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则为复种指数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中国南方水热条件好,耕地利用率高,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复种指数均在200%以上。提高复种指数,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复种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一半,复种的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1/2。复种种类,主要的有稻-稻-麦(油菜)、小麦-玉米、小麦-棉花、小麦-甘薯等。近几年四川、福建、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省发展了小麦-水稻-再生稻种植方式,充分利用了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

555. 间作/混作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种于同一田地上的一种种植方式。多不分行,或在同行内混播,或在株间点播。如小麦与豌豆,芝麻与豆类混作等。合适的混作可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在自然灾害频繁或病虫害严重的地区有稳地保产作用。但田间管理不便,不适于高产栽培要求。中国的混作面积已经逐年减少。印度和少数非洲的部分尚盛行粮食作物的混作,如多年生三叶草与黑麦草混作等,目的在于改善饲用品质和稳定产量。

556. 茬口

在作物轮作或连作中,影响后作物生长的前茬作物及其迹地的泛称。现已成为农业生产术语。如种小麦的田称麦茬田;小麦收后种棉花称麦茬棉。小麦为棉花的前茬(前作),棉花为小麦的后茬(后作)。不同作物轮作时称换茬或倒茬。同一作物连作时称重茬。安排作物轮换次序称茬口安排。

557. 保护地

具有覆盖物等保护设施,用以培育作物的场所,是蔬菜等作物获得高产、早熟,以及不时栽培和育苗的重要物质条件。其类型因气候及生产条件等而异。分为设备简单和设备完整两大类。前者如风障畦、阳畦、温床、地膜覆盖等;后者如温室等。低温季节应用的有风障畦、阳畦、温床、塑料棚、温室等;高温季节应用的有遮荫棚、避雨棚、降温的温室等。

558. 保护地栽培

在露地不适于作物生长的季节或地区,采用保护设备,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环境,以获得稳产高产的栽培方法,是摆脱自然灾害影响的一种先进农业技术。简易的保护设备有寒冷季节利用风障、地膜覆盖、冷床、温床,以及塑料大、小棚和温室;夏季采用遮阳网,防雨棚等。现代的保护地栽培,是采用计算机模拟最优环境,进行自动调控,如高级温室、植物工厂、宇宙农场等,实现高产、省力、省工栽培。保护地的主要栽培方式有促成栽培、早熟栽培、延后栽培、软化栽培和无土栽培等。

559. 无土栽培

利用营养液栽培植物的方式。是现代先进的作物栽培方法。营养液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水分和氧,并能固定植物。分为无基质栽培(以水培为主)和基质(介质)栽培(固体基质栽培)两大类。主要用于蔬菜、花卉等栽培。栽培不受条件限制,能预防土壤传染病害,可连作,能提高产品产量、质量,杜绝污染现象,省水、省肥、省力。适于非可耕地区生产蔬菜、花卉等作物。

560. 灌溉

向农田人工补水的技术措施。除满足作物需水要求外,还有调节土壤温热状况、培肥地力、改善田间小气候、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作用。按照从水源取水的方式可分为自流灌溉和提水灌溉两大类;按湿润土壤的方式可分为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滴灌;按灌水的主要目的可分为补水灌溉、培肥灌溉、调温灌溉、冲洗灌溉等类型。灌溉必须适时、适量,并与农业技术措施密切配合,才能充分发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土壤的作用。

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沟引水、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沟中水流受重力作用向下入渗,在毛管力作用下向旁侧入渗,给作物根系吸水层补充水分,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水要求。适用于玉米、棉花等宽行距中耕作物。沟的横断面近似三角形或梯形。间距视土壤性质而异,黏性土大些(约70厘米-80厘米),砂性土小些(约50厘米-60厘米)。沟长决定于地面坡度和土壤性质,地面坡度大、土壤透水性弱的地区,沟可长些;反之,沟应短些。一般变化在30米-100米之间。沟灌对土壤结构破坏较小,可保持沟间土壤疏松,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作物的生长发育。

打井提取地下水进行灌溉称井灌。在地面水资源短缺的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地下水是发展灌溉的重要途径,打井取水是利用地下水的主要方式。完全依赖井灌的地区称为井灌区;以引水灌溉为主,在地面水源不足的时期,提取井水补充水量的地区称为井渠结合灌区。井渠结合不仅可以提高抗旱能力,还可以灌代排,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返盐。发展井灌必须全面规划,合理开采,维持地下水的均衡状态。

喷灌是以喷洒水滴的方式向农田补充水量的灌水方法。利用天然水头或用水泵加压形成压力水流,经由专门的喷头装置(喷头)向空中喷射,在空气的摩擦撞击下形成细小的水滴,洒落在田面上,湿润土壤。采用较小的灌水定额,准确地调节土壤水分,改善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和农田小气候,并能冲掉作物茎叶上的灰尘,有利于植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具有省水、增产的效果。由于使用压力管道输水,喷灌还具有节省土地、节省劳力、不受地形限制、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但工程投资较大,能源消耗较多,喷洒质量受风力影响较大。

561. 地面灌溉

水在田面流动或蓄存的过程中,在重力和土壤毛管力的作用下湿润土壤的灌溉方法。按田间工程的差异和水流在田间流动的特征,分为畦灌、沟灌、漫灌个淹灌。是最古老的灌水方法,由于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节省能源等优点,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它的缺点是:灌水定额较大,劳动生产率较低。随着自动控制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地面灌水设备和灌水方法已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562. 地下灌溉

在作物主要根系吸水层下面供水,在毛管力作用下自下而上湿润土壤的灌溉方法。按供水方式可分为两类:埋设透水管道供水的暗管灌溉;抬高地下水位的浸润灌溉。地下灌溉的优点是:土壤表层含水量较少有利于减少蒸发损失和抑制杂草滋生;灌水不影响田间耕作;和地面灌溉相比,没有田间灌水沟、埂,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省了劳力。暗管灌溉工程投资较高,表土干燥,不能满足种子发芽和苗期作物的用水要求;地下水浸润灌溉补水工程占地多,局限性大。

563. 坎儿井

干旱地区开发利用山前冲积洪积扇地下潜水的水平取水建筑物。长度一般4公里-5公里,最长的可达10公里以上。由地下水集水廊道、地下输水廊道、竖井、涝坝(蓄水池)4部分组成。集水廊道水平布置,位于潜水面以下,用以汇集和输送地下水。输水廊道位于潜水面以上,具有一定的坡度,用以向下游输水。竖井和集水、输水廊道连通,间距一般为20米-50米,在廊道施工期间用于通气、出土、定位以及人员出入,完工后用于廊道检修、清淤、加固等。涝坝用于调蓄水量、增加水温。有些出水量较大的坎儿井可不设涝坝,直接由明渠引水。大多分布在中亚、北非的干旱地区,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一带。

564. 旱井

干旱缺水或水质不良地区为解决人畜用水开挖的贮水井。又称水窖。通常在场边、地头、路旁、院落等径流较集中区挖井。井深一般5米-10米,直径3米-5米,容积30立方米-40立方米,井口小而下部大,形似花瓶。为防止井水渗漏和井壁坍塌,井壁常用石灰、胶泥或水泥沙浆夯实加固。井口用砖石砌出井台,平常加盖上锁,以防人畜坠入。

565. 农田水利/农田水利建设

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主要内容是:①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②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主要内容是:整修田间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扩大田块,改良低产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树造林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中国有悠久的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早在夏商时期,人们就把土地规划成井田。井田即方块田,把土地按相等的面积作整齐划分,灌溉区道布置在各块耕地之间。五代两宋时期建设了太湖圩田。明清时期建设了江汉平原的垸田及珠江三角洲的基围等。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形式在以后得到继承和发展。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修建了许多近代灌溉工程,干支级渠道比较顺直整齐,但对田间渠系和田块没有及时进行建设和整修,田间工程配套不全。旱作灌区,土地不平整,大畦漫灌,水量浪费严重;水稻灌区串灌串排现象普遍存在,不仅影响合理灌溉、排水晒田,而且造成肥料流失、水量浪费。另一方面,田块面积小,形状不规则,与农业机械化生产很不适应。中国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经验有:①全面规划。②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建设规划。③规划以治水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④建设规划与中小流域治理规划相结合。

566. 都江堰

战国后期在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岷江上修建的大型引水工程。又称湔堋、湔堰、都安堰等。秦昭王五十一年(前256)李冰为蜀都守主持兴修。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部分组成。鱼嘴是在岷江中修筑的分水堰,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外江为主流,外泄洪为主,内江为灌渠,以灌溉、航运和漂木为主。飞沙堰是内江的旁侧溢流堰,起溢洪排沙入外江的作用。宝瓶口是开凿玉垒山而成的引水口,为控制内江流量的咽喉,都江堰以下通过一系列分堰和千万条渠道,自流灌溉成都平原300多万亩农田。历代多次治理,并总结了一套成功的治水经验。1949年以后,经过整治,灌溉面积扩大到800多万亩。

567. 灌溉渠道

联接灌溉水源和灌溉土地的水道。把从水源引取的水量输送和分配到灌区的各个部分。在一个灌区范围内,按控制面积的大小把灌溉渠道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等五级。地形复杂、面积很大的灌区还可增设总干、分干、分支、分斗等多级渠道。面积较小的灌区可以减少渠道级数。渠道的纵、横断面要根据设计灌溉流量和设计灌溉水位等资料进行设计。

568. 田间渠道

条田内部季节性的灌溉渠道。把从农渠引入的水量,输送到条田的各个部分,经由灌水沟、畦均匀地湿润土壤,是旱作物地面灌溉常用的田间输水工程。根据作物种植方向和土地平整程度,可设1-2级田间渠道。通常把从农渠引水的临时渠道称为毛渠,把从毛渠分水的临时渠道称为输水沟。田间渠道一般在作物播种后、出苗前用机械或人工修筑,在作物收割后,进行耕作时填平。平原地区自流灌水方式下田间渠道的布置形式分为:①固定灌排渠道组合形式。有灌排渠道相邻布置(又称双非式)和灌排渠道相间布置(又称单非式)。②临时渠道的布置形式。有纵向布置(又称平行布置)和横向布置(又称垂直布置)。田间灌排渠道的间距和长度与其所采用的组合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水稻地区田间渠道规划应避免串流串排的现象,以保证控制稻田灌溉水层的深度和避免肥料流失。

569. 有效灌溉

面积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当年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水浇地面积之和。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可以进行灌溉但因雨水及时、充足或所种作物不需要灌溉等原因,当年没有灌溉的,以及地块虽不够平整,但能够用喷灌机械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也应统计入有效灌溉面积。

570. 森林

乔木、灌木、草木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等组成的生物群落,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即一种生态系统。森林是历史现象,也是地理现象,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中国有木本植物8000多种,其中乔木2000多种;森林群落类型十分丰富,有针叶林、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岛常绿林及稀树草原等。森林以其分布范围广,个体高大,生长密集,生长周期和演替系列长,物种多样,第一性生产率高等特点显著地影响环境,对全球生态平衡、物质循环和能量转移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具有多种功能,除提供木材和多种副产品外,还是多种动物、植物的生长或栖居场所,是地球上遗传基因最丰富的宝库。同时,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环境保护、卫生保健、风景旅游、国防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森林的具体标准为:“天然林:郁闭度0.3(不包含0.3)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分”。“人工林:人工造林(南方3年,北方7年以后)生长稳定,每亩成活保存株数不低于合理造林株数的85%,或郁闭度达到0.3以上的人工起源林分。”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的宜林地,以及森林环境中的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水域等。森林按用途不同,通常分为五类:①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②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按经营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一般用材林,纤维用材林(造纸、人工纤维原料),矿柱林等。③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根据其利用部位不同,分为:以利用其种子作为榨油原料的木本油料林,以利用树液为目的的橡胶林、漆树林、桦树林等,以利用树皮为目的的木栓林和纤维林,以利用树叶为目的的桑树林、柞树林及茶树林,以利用树条作为编制原料的采条林。④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乔木林和灌木林。⑤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 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以及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571. 森林覆盖率/森林覆被率

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森林资源多少、林地利用程度高低的指标。在中国,森林面积不仅是指郁闭度0.3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经济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还包括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由于森林具有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等作用,提高森林覆盖率对改造自然、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研究证明,一个国家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而且均匀分布,就能较好地从气候条件等方面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根据1984年正式公布的“五五”森林资源统计,当时中国森林覆盖率为12%。1996年全国农业普查结果,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6%。

572. 林业

培育、保护、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产业部门。它一方面为社会提供木材和林产品、林副产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物质文化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和保持一定的森林覆盖率,发挥林业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保护和蕴育珍稀动植物种,净化空气、改善和美化环境、提供游乐和休息场所、增进人民身体健康等多种社会效益。林业生产主要包括营林生产和森林工业生产两大部分。从营林生产的采种育苗、整地、造林、抚育、护林来看,其性质类似于种植业。从森林工业的成熟采伐、木材运输、木材机械加工、林产化学加工和其他利用来看,其性质类似于工业中的采掘业和产品加工业。但是,林业有其本身所固有的特点而区别于工业、农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林业的主要特点有:①培育森林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从采种、育苗开始,直到培育出成熟林,一般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林业企业为使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除开展多种经营以短养长外,还需要国家对造林、育林的经济扶持。②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森林采伐,不同于任何矿物质资源的开采。林业企业采伐森林后,通过及时造林更新、抚育,可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③在培育森林的过程中,劳动投入时间短,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几十年中大部分时间靠自然独立起作用。长时期多年育林,短时期一次采伐利用木材。因此,经营林业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和保持大量的、一定比例林龄结构的森林储备。④森林经营的公益性。林业企业对木材等林业产品的经济效益的追求,必须在《森林法》中有关“采伐限额”等条例的指导下,同追求森林的社会效益协调起来。

根据林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特点,林种、树种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林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措施等的区内相似性与区间差异性,并保持每个林区在地域上完整连片的原则,中国划分为八个林业地区和五十个亚区。八个林业地区为:东北用材、防护林地区;蒙新防护林地区;黄土高原防护林地区;华北防护、用材林地区;青藏高原寒漠非宜林地区;西南高山峡谷防护、用材林地区;南方用材、经济林地区;华南热带林保护地区。

573. 采伐/森林采伐

根据林业经营的目的和要求,对林木进行砍伐的作业。木材生产的基本工序之一。包括林木成熟前的抚育采伐和成熟林、过熟林的主伐。

574. 采伐方式

对成熟和过熟林分进行砍伐的程序和方法。采伐方式有择伐、渐伐和皆伐三大基本类型。选定择伐方式时,必须按各层林木的组成情况,选择采伐对象。就是“采坏留好,采老留壮,采大留小,采密留均”,采育结合。渐伐是一种技术要求较强的采伐方式。主要是在天然更新能力强的成过熟单层林,或接近单层林的林分内进行。目的在于保证森林更新和加速保留木的生长。皆伐是在一定条件下,把林分中的林木,一次采完或基本采完的一种采伐方式,适于天然林的成过熟单层林、中小径木少的异龄林, 以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的林分。

575. 主伐

对成熟林分或部分成熟林木进行采伐的总称。森林主伐的目的是:取得木材满足国家经济各部门的需求,改善森林的各种有益效能,在采伐过的林地上迅速实现森林更新。森林主伐方式可分为皆伐、择伐和渐伐三类。

576. 抚育采伐/间伐

从幼林郁闭起到成熟林采伐(主伐)前一个龄级止的这一段时间内,在森林中对部分林木进行的采伐。目的在于:保证森林由目的树种和优良立木组成,提高林木品质;促进林木生长,缩短工艺成熟年龄;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木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加强森林防护及其他有益的效应。抚育采伐既是培育森林的措施,又是获得木材的手段,具有双重意义。实践中应重视培育森林,不能片面为取得木材而强调间伐。在中国,森林抚育采伐分为透光伐与疏伐两种。

577. 择伐

森林主伐方式之一。在预定的森林面积上定期地、重复地采伐成熟的林木和树群。择伐可使森林不断实现局部更新,地面始终保持森林覆被,因而形成的森林是异龄复层林,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但设备效益不能较好发挥,成本较高。中国实行采育择伐和经营择伐。采育择伐适用于中小径木和天然更新好的复层异龄林。规定采伐强度不大于伐前蓄积量的60%,伐后林分郁闭度保留0.4以上,每公顷均匀保留胸高直径8厘米以上健壮树种300株以上。经营择伐适用于建有珍贵树种和采伐后容易引起沼泽化、水土流失等的森林。规定采伐强度为伐前蓄积量的30%-40%,伐后林分郁闭度保留0.5以上。

578. 后伐

伐去伐区上全部成熟林木,使幼树自由生长。受光伐到后伐的间隔期,视幼树独立生活和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而定。后伐时应十分注意对幼树的保护,使能形成更新良好的幼林。

579. 造林地/宜林地

可供人工造林的地段。造林地情况复杂,包括多样的气候、土壤、地形、水文、植被及人为活动等综合因子,同时各因子之间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制约。调查了解造林地的综合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对选择适宜树种及采取科学的造林技术及经营管理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造林前,需要进行清除杂草、灌木或采伐剩余物的枝桠、梢头木,伐根及倒木、站杆等工作,目的是改善造林立地条件和卫生状况;防止火灾及病虫害滋生蔓延;为整地、造林、幼木抚育创造有利条件。造林地清理也是造林(更新)整地工作的一部分。其方法有火烧、割除、挖除、化学除草等方法。

580. 森林更新

森林主伐以后,为了保证木材的不断再生产和防护效能的继续发挥,在其迹地上借助于自然力或人力迅速地恢复森林的过程。按更新方法,可分为伐前更新、伐后更新和伐中更新;按树种起源,可分为有性更新和无性更新;按实施方法,可分为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中国为确保采伐迹地及时、有效的更新,采取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和天然更新结合的森林更新方针。

581. 采伐迹地清理

又称伐区清理,俗称清林。在森林采伐、集材之后将迹地上残留的枝桠、木片、树枝以及不能利用的废材和倒木等采伐剩余物加以彻底清除的措施。可分为火烧清理、腐烂清理和移出清理法三种方法。迹地清理可减少森林火灾的危险性,改善林地卫生情 况,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改良林地土壤理化性状,给森林更新创造有利条件。

582. 迹地更新面积

在新、旧采代迹地,火烧迹地或林中空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面积。不包括天然更新、补植面积。是反映有林地面积上再生产规模的指标。中国现行统计制度规定,计算迹地更新面积,只包括成活率在40%以上的面积。

583. 造林

在无林的宜林地上,用树木的种子、苗木、枝条等繁殖材料进行栽培,以建立森林的生产活动。在非林区的荒山、荒地上人工栽培林木称之为人工造林;而在林区的采伐迹地和无林地上人工栽培林木以恢复森林则称之为人工更新。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为从根本上提高造林质量,提出了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适当密植、抚育保护、工具改革等造林技术措施。这六项措施是造林能否达到优质、丰产的技术关键。

用树木的营养器官为材料直接造林的方法称分殖造林(分生造林)。包括插条造林、插干造林、压条造林、分根造林、分蘖造林、地下茎造林等。此法不经育苗,造林费用低,并能保持母本的优良遗传特性。但局限于营养器官具萌芽力强的树种,如杨树、柳树、杉树、泡桐、竹类等,并要求较好的立地条件。

截取树木一定长度的根段,作为造林材料而直接扦插于宜林地的造林方法称分根造林(插根造林)。分殖造林法的一种。此法多适用于播种或插枝难以成活及根部萌芽力较强的树种,如泡桐、刺槐、香椿、楸树、漆树等。一般根插穗长15厘米-20厘米,粗1厘米-3厘米,直播(埋)于整好的造林地上。分根造林法多利用苗圃地起苗时苗圃地土中的残根或从健壮母树周围挖取。因受根源材料限制,此法不能广泛应用。

用苗木作为栽植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称植苗造林(植树造林)。其优点是:可选择良种壮苗;使用树种和立地条件较广;造林成活率较高,对不良环境抵抗力较强;幼林郁闭早、生长快而稳定;同时也较节省种子及抚育费用。但比较费工,事先必须育苗。 如起苗及运输过程中稍不注意会造成伤根或失水而影响成活。目前植苗造林仍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584. 造林成活率/造林保存率

单位造林面积上,栽植点数与成活的栽植点数百分比称为造林成活率。造林成活率=(成活的载植点÷总造林的载植点)×100%。
造林成活数年(3年-5年)以后,当幼林进入郁闭时,在造林地上保持正常生长的株数或种植点数与造林初期栽植的总株数或种植点数的百分比,称为造林保存率。造林保存率=(数年后正常生长株数÷造林时载植株数)×100%

585. 母本园

提供优良接穗、插条、芽苗、种子和砧木等为果树苗木繁殖材料的场所。包括良种母本园和砧木母本园。前者要求有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灾害性天气少;品种典型纯一;采用优良的农业技术措施;选择无病毒和无重要病虫害、特别是无检疫对象病虫害的地区;园地周围没有中间寄生植物,有条件的需进行隔离。后者除有计划地新建外,可将野生砧木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有成片的典型性较高的野生砧木林,通过选择,去杂去劣,改建成砧木母本园。

586. 成林抚育面积

为了使林木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加速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和缩短林分主伐龄,对3年-5年以上的林木进行间伐、修枝、松土等抚育工作的面积。按林木的实际面积计算,即使在一年内同一块成林地上进行多次抚育工作,也只算一次地块面积,而不应重复计算。

587. 封山育林

以封禁为基本手段,促进和恢复森林植被的措施。即把经常受到破坏难以恢复的森林(疏林、灌丛或生长有散生树木的山地、滩地等)封禁起来,禁止采樵、放牧和其他不利于培育森林的活动,借助森林自然更新或人工促进更新手段,逐步提高森林郁闭度。封山育林是中国传统的森林培育方法,简便易行,经济有效,是迅速恢复森林的重要方法之一。封山育林,往往与林区的副业生产、多种经营发生一定矛盾。因此,在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全封”、“半封”和“轮封”三种封山育林模式,以求既保护森林,又照顾林区副业生产、多种经营的开展。“全封”的模式适用于人烟稀少的远山、高山和水土流失的地区,长期封禁,禁止一切人为活动。“半封”的模式则适用于人烟稠密的近山、低山。为了解决群众的实际需要,在保护林木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允许一定的季节在林内进行采樵、放牧和副业生产以及开展多种经营活动。“轮封”是把划定为封山育林的林分,相隔一定年限轮流封育管理。“轮封”期间,禁止一切人为活动;开封林分允许一定的季节在林内开展副业生产和多种经营活动。封山育林的做法和原则:①建立组织机构、制定规划和封山公约。在充分考虑当地山林权属和群众副业生产及开展多种经营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封山育林规划,划定封山范围,明确权益以及封禁和开山的方法。同时订立护林公约和奖惩制度。②因地制宜,灵活封育。在实施中,根据当地地理位置、劳动力、林分状况以及群众的实际需要,灵活采用“全封”、“半封”、“轮封”等不同模式。③以封为主,封育结合。封是手段,育是目的。封的过程中,清除抑制幼树生长发育的杂草、灌木;对疏林进行补植,对密林进行抚育间伐。封山后如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也应及时进行防治。

588. 动物饲养业

利用动物的生活机能,通过饲养繁殖以取得各种动物性产品或役用牲畜的生产部门。农业的主要部门之一。主要包括:饲养猪、牛、羊、马、驴、骡、鸡、鸭、鹅等畜禽的畜牧业;饲养鹿、麝 、狐、貂、水獭等经济兽类的驯养业;饲养鱼、虾、贝类等水生动物的水产养殖业。此外,还有养蚕、养蜂等。其特点是:大多是将植物性产品转化为动物性产品。

589. 畜牧业

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①提供肉、奶、蛋类等动物性食品。②为工业提供羊毛、山羊绒、皮、鬃、兽骨、肠衣等原料。③通过畜产品出口取得外汇。④促进畜牧业投入品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劳动就业机会。⑤为农作物生产提供有机肥料。⑥增加农民收入。⑦为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提供畜力。⑧促进广大牧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畜牧业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常常表现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即所谓“后院畜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在某些部门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例如:蛋鸡业、肉鸡业、奶牛业、肉牛业、养猪业等。中国的畜牧业在经历了40年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9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按当年价格计算已达到26.6%。随着相对独立的畜牧业产业的出现,又开始分化出一个强大的工业部门,这就是为畜牧业及生产服务的各种畜牧业投入工业,包括:机器、设备、兽药、配合饲料等的生产,以及各种畜牧业产品的加工业,如肉类加工业、奶品加工业等。因此,广义的畜牧业还常常包括为其服务的农工联合企业,如各种种畜禽公司、牧工商联合公司、配合饲料公司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无论国土面积大小和人口密度如何,畜牧业都很发达,除日本外,畜牧业产值均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如美国为60%,英国70%,北欧一些国家80%-90%。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畜牧生产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畜牧业的人均产量或产值,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途径包括:因地制宜地调整畜牧业结构,开辟饲料来源,改良畜种,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疾病,提高单位家畜的生产力;同时增殖家畜数量。

农区以舍饲为主的畜牧业称农区畜牧业。农区畜牧业的特点是:①以耗粮型畜牧业为主。家畜种类主要是消耗粮食较多的猪、家禽、役畜和山羊等,饲料来源是农产品、饲料粮、秸秆和野草、野菜等,并利用山坡和零星草地放牧。②兼用型畜牧业比较发达,如乳役兼用或肉役兼用的养牛业、养马业和养驴业等。③以舍饲为主。除了在农作物收获后进行短期茬地放牧外,其余时间均在畜舍内进行人工饲养。④饲料费用占的比重比较高,一般占畜牧费的65%以上。能充分实现农牧结合,经营管理较为细致,生产水平较高。经营方式主要是农家副业,还有国营牧场和畜牧专业户。目前农区畜牧业仍是中国畜牧业的主要部分。

在草原和荒漠地区,以放牧为主的畜牧业称牧区畜牧业。家畜主要是草食动物。经营管理粗放,农牧结合不密切,饲草供应季节性波动大,易受灾害性天气的威胁,家畜生产力低而不均衡。中国的牧区位于北部和西部边疆,包括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省、自治区,共有266个牧区、半农半牧区县(旗),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50%以上,牧畜头数占全国牲畜总头数的22%。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的天然草场;重点进行草原建设和其他建设,如开发水源,贮草备料,改善牧业生产条件;调整畜群结构,发展季节性生产,如羔羊当年屠宰,肉牛早期育肥屠宰,扬夏饱秋肥之长,避冬瘦春乏之短;农林牧结合发展;以及采取适用技术,加速技术改造等。

利用草地直接放牧牲畜,或将草地作为饲草刈割地以饲养牲畜的畜牧业即草地畜牧业。中国草地从植物群落着生的性质,可以分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三类;从草地的分布情况,可以分为北方草场和南方草山草坡两类。中国草地畜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草地资源退化,畜牧业生产力水平低。除经营方式不够先进外,也与这些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有关。发展草地畜牧业的主要途径是:①改良草地。②有条件的地方扩大人工种草。③建设牲畜棚圈。④加强服务体系建设。⑤改革不合理的流通体制。

依据畜牧业区划的分区原则与指标,在充分考虑饲料资源、自然环境、饲养技术和社会需要以及民族习惯与生产特点等的地区差异的基础上,中国畜牧业划分为七个畜牧业地域类型区,即青藏高原区,蒙新高原区,黄土高原区,西南山地区,东北区,黄淮海区,东海区;并分区概述畜牧业资源、畜牧业发展条件和主要问题,提出各区畜牧业发展方向及其主要措施。

590. 畜牧场

拥有一定数量的家畜集中饲养地。常依家畜种类而划分为养牛场、养猪场、养鸡场、养兔场、养羊场和养马场等。从办场目标上看,上述各场又可分为育种场、繁殖场与商品场;亦有兼养种畜和商品畜的综合牧场。随着专业化生产的发展,牧场种类愈来愈多,如鸡场又分为鸡蛋场、肉蛋场、蛋鸡育成场等。牧场场址宜选在交通便利、与主交通线保持一定距离、地势高燥、土地面积充足、水源丰富水质好、远离畜产品加工厂和居民区地方。场内生活、生产管理、生产和排污与病畜隔离区应按地势、夏季之风向作合理规划,既分区明显利于防疫;又联系方便,利于管理。清洁道、粪道分开,设立专门堆粪场、焚尸炉等卫生设施。一般牧场都附有牧地和饲料地,现代化猪、鸡场中设有配套的配合饲料加工厂。甚至有的场还建有畜产品初级加工厂等。

591. 种畜场

改良、培育和繁殖推广优良种畜的基地。在建场前应有明确的经营方向和育种计划;在场址选择、场区规划、建筑物布局和防疫卫生上较商品牧场有更高要求,对交通运输方便与否则属次要。需要有完善的饲养管理措施和高度的育种技术,并建立严格的档案制度,对每头家畜进行编号和作各种记录,并有种畜卡片。在档案的基础上把畜群分为核心群、基本群和淘汰群。核心群的后裔是全畜群后备畜的主要来源;淘汰群可直接用于生产畜产品;基本群的数量最多,主要用于生产种用商品家畜。一般采用品系 繁育,有必要也可亲缘交配;如为改良现有品种和培育新品种,可利用杂交繁育。

592. 放牧地

自然形成或经改良并有围栏的、专供牲畜放牧利用的饲料地。通过放牧饲养方式,家畜从放牧地可获得充分必需的牧草营养,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牧区广阔的天然草地、农区的农闲隙地、草山草坡、河湖滩地、林间草地、农作物茬地等,绝大部分都为牲畜的放牧地。部分人工草地亦是高产优质的放牧地。按利用时间长短,可分永久放牧地和临时放牧地;按利用季节,又可分夏季放牧地、冬季放牧地。放牧地利用价值取决于草地类型、牧草种类、牧草生育阶段、利用时期以及放牧利用制度等。放牧地要求植株较低矮、生长繁密、再生力强、耐恶劣条件,耐牧。

593. 打草场/割草地

供刈割晒制干草或青饲、青贮的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牧区草原、农区草山草坡、人工草地,划出部分地段,在牧草生长至抽穗(孕蕾)开花时,或秋季牧草停止生长时,刈割晒制干草,贮藏供冬季补饲。优质草地,尤其是人工草地,除刈割晒制干草,也可刈割青饲或青贮。按利用方式可分固定、轮刈和临时三钟打草场。或依草地优势种分为羊草、针茅和黄背茅打草场等。打草场植被以禾本科、豆科的上繁草为主,下繁草产量不超总量的10%。土壤肥沃,牧草生长良好,产量高;地势平坦,便于机械化收割。打草场也常刈草和放牧轮换利用,以提高草地利用率,维持草地生产力,防止草地退化。

594. 围栏

防止放牧家畜自由进出草场而设置的障碍物。为草地分区轮牧和保护而建设的基本设施。根据所用材料不同可分为刺铁丝围栏、电围栏、木桩围栏、生物围栏、铁丝网围栏、沟围栏、土墙围栏、石块墙围栏、柳芭围栏等。按利用要求又分为固定围栏、活动围栏。围栏放牧,节省人力,便于草地合理利用,提高草地生产力,生物围栏并有防风沙、改善自然条件、提高效益的作用。

595. 草库仑

为防草场退化、恢复草场生产力而将草原以不同的围篱方式逐块地围起来,加以保护。在这个基础上,再进入草场和人工草场、饲料地以及水利、林网综合建设阶段。是中国牧民在草原建设中的一项创举,是有计划地建设、改良、利用草原,使之成为基本草场的措施。依利用方式不同,可分为割草库仑,放牧库仑,草、料、林三结合草库仑,乔、灌、草综合治沙库仑等。

596. 草地利用率

放牧适度时,家畜采食的牧草占某地段牧草总产量的百比分。即草地适宜放牧量所代表的放牧强度。草地利用率=(应采食的牧草量÷牧草总产量)×100%。在符合利用率的情况下放牧时,草地既能维持家畜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又能保持牧草的正常生长发育。草地利用率的大小与草地类型、牧草生长时期、耐牧性、牧草品质、地形以及牲畜种类等因素有关。一般利用时为65%-70%,轮牧时提高至80%-85%,春秋季牧草危机时期,降低到50%左右。

597. 草地生产力/草地生产率

草地能够生产产品的能力。根据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可用三种方式反映草地生产能力:①第一性生产能力,即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内单位面积(通常按1亩或1公顷计算)生产植物性产品(饲草饲料)的能力。其衡量指标为“单位面积产草量”,单位为“公斤/亩·年”或“吨/公顷·年”,计算公式为:单位面积产草量=产草量÷草地面积。②第二性生产能力,即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内单位面积(通常按1亩或1公顷计算)生产动物性产品的能力,用货币表现的叫做畜牧业产值。其衡量指标为 “单位面积畜产品产量(产值)”,单位为“公斤(元)/亩·年”或“吨(万元)/公顷·年”,计算公式为:单位面积畜产品产量(产值)=畜产品产量(产值)÷草地面积。③草地容纳牲畜的能力,即在一定放牧期(通常指一年)内,在不影响牧草继续生长和牲畜正常发育的情况下,单位面积草地(通常按1亩或1公顷计算)所能容纳的牲畜头数(中国通常用绵羊单位,国外则通常用牛单位)。其衡量指标为“载畜量”。

598. 草地牧草贮藏量

简称牧草贮藏量。草地上保藏的牧草数量。在未利用的条件下,暖季牧草贮藏量逐月上升,到冷季因牧草叶凋零、子实脱落、部分枝叶断落,随风散失,牧草贮藏量逐月减少。冷季枯草期牧草贮藏量占秋季牧草生长结束时的牧草贮藏量的比率,称饲料保存率。冷季牧场放牧时,应根据饲料保存率高低,确定适宜的载畜量。计算草地面积时应留有安全系数,比一般标准高10%-25%。

599. 草原载畜量

一定放牧时间内,一定草地面积上,适度放牧所能容纳牲畜的数量。也可以用单位面积草原上可供一头牲畜放牧的天数或在一定时间内放养一头牲畜所需要的草原面积来表示。是衡量草原生产能力的一项指标。通常用每公顷或每百亩草原上可以平均放牧的牲畜单位数(牛单位或羊单位)表示。单位为“头/亩(公顷)·年”,即一年内放牧一头成年绵羊所需放牧草地的亩(公顷)数。计算公式为:载畜量=(亩或公顷产草量×可利用率)÷(牲畜日食草量×放牧天数)。式中:亩或公顷产草量以“公斤/亩(公顷)·年”表示,牲畜日食草量以“公斤/头·日”表示。牲畜单位数的换算方法是:1头黄牛=1个牛单位。1匹马=0.8个牛单位。 1头水牛=1.3个牛单位。 1匹骡=1个牛单位。1只山羊=0.2个牛单位。1头驴=0.6个牛单位。1只绵羊=0.25个牛单位。1只兔=0.025个牛单位。1头猪=0.3个牛单位。1只鸡=0.01个牛单位。实际放养畜牧的头数,称草原实际载畜量。实际载畜量超过合理载畜量时,称为超载饲养和饱和饲养。超载饲养会影响牧草正常生长,造成草场退化,影响草原载畜量的主要因素是草场的品质和产量,以及牧草的利用方式等。

600. 轮牧

经济有效利用草地的一种放牧方式。两块以上放牧地或将大片草地划分成若干小区,按一定顺序定期轮流放牧和休闲。轮牧周期=小区放牧天数×小区数。轮牧周期长短取决于牧草再生速度,一般再生草高达8厘米-15厘米可再次放牧,需25天-40天。轮牧周期长短还因草地类型不同而异,一般干草原为30天-35天,荒漠草原为40天-50天,森林草原及草甸为25天-30天,山地草甸为30天-35天,荒漠、高山地带再生草很少,有时一年只利用一次。

601. 休闲放牧

集约利用草地的一种放牧方式。将草地分为若干区,在牧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一部分草地区轮流延迟放牧或休闲1年-2年,使优良牧草恢复生机,良好生长。另一部分草地区进行较密集的放牧,强迫牧畜采食适口性差和营养价值较低的牧草。两部分草地区休闲和放牧轮流利用,使每小区都在一定年份内有休闲一次的机会,有利牧草的生长繁殖,防止草地退化,提高草地生产力,保持草地长久利用。

602. 放牧密度

单位草地面积上,在同一时间内放牧牲畜的头数。是确定轮牧分区面积大小的依据。正常密度时,放牧牲畜移动不拥挤,能充分利用草地,管理方便。密度过大,牲畜拥挤,互相干扰,影响采食。密度过小,牲畜游走时间多,消耗体力大,牧草采食率降低。放牧密度因牲畜种类、草地生产力、植被疏密不同而异。羊放牧密度比牛马大。生产力高、植被茂密的草地放牧密度较大。

603. 放牧强度/放牧压

单位草地面积在一定时间内放牧家畜的头数。以单位可食牧草面积上放牧家畜头数,或单位草地面积上的载畜量表示。草地利用率是适宜放牧量所代表的放牧强度。草地利用率的标准确定以后,可根据牲畜的实际采食率来检查放牧强度。如利用率等于采食率,表示放牧适度;利用率大于采食率,表示放牧轻度。放牧适度的放牧强度,牲畜能维持正常生长和生产,草地牧草能保持正常生长发育和持久利用。

604. 放牧频率

各轮牧小区在放牧季内,可供放牧利用的次数。即牧草可再生的次数或小区轮牧周期数。放牧频率=放牧季时间÷(小区数×小区放牧天数)=放牧季时间÷轮牧周期。草地放牧频率的大小决定于牧草的再生速度以及放牧管理、生境等因素。荒漠草场无再生草为1,草原、草甸草场约3-4,人工草场可达4-5。轮牧频率过少,牧草利用率小,降低草地生产力。轮牧频率过大,放牧过度,牧草逐渐稀疏,优良牧草衰退,亦降低草地生产力,并引起草地退化。

605. 牧场轮换放

牧草场按一定规律顺序周期变换利用的方式。分区轮牧中一项重要措施。可避免牧场年年于同一时期内,以同样的方式反复利用,利于植被恢复正常生长,防止品质不良或有毒、有害植物的大量繁衍,保持和提高牧场的生产能力。高产和以优良上繁草为主的草地,尤需进行牧场轮换,以防止过牧,保持高产优质牧草正常生长发育。轮换措施包括合理放牧、延迟放牧、较迟放牧、休闲和刈草等。

606. 封沙育草

封闭沙地使草类自然繁育被覆地面的治沙措施。很多沙区按气候条件可生长草类和灌木,但因过度放牧和采樵使植被严重破坏沦为流动沙地。为恢复植被(指草类和灌木),可在几年十几年时间内对一定范围的沙地进行封闭,禁止樵、牧、开垦等。有的地方封育与引洪灌溉相结合,效果更为显著。封沙育草有成效后,可以允许有计划有节制地利用。

607. 禁猎区

为保护狩猎动物或某种濒危动物,在法定的时期内禁止狩猎的特定地区。建立禁猎区是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经营狩猎事业,开展计划生产的一项有效措施。禁猎区有两种类型:①永久性禁猎区。以保护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栖息和繁殖为目的,在区内任何时期都不准进行生产性狩猎。②有禁猎期限的禁猎区。为了使主要狩猎动物得到自然繁殖,并保持一定的贮存量,在规定的禁猎区期限内不准进行狩猎活动。

608. 渔业/水产业

开发和利用水域,采集捕捞与人工养殖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广义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水域可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按生产特性分为养殖业和捕捞业。广义的渔业还包括:①直接渔业生产前部门。渔船、渔具、渔用仪器、渔用机械及其他渔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部门。②直接渔业后部门。水产品的贮藏、加工、运输和销售等部门。渔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以各种水域为基地,以具有再生性的水产经济动植物资源为对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初级产品具鲜活、易变腐和商品性的特点。渔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丰富的蛋白质含量为世界提供总消费量的6%,动物性蛋白质消费量的24%,还可以为农业提供优质肥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为食品、医药、化工工业提供重要原料。中国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有辽阔的大陆架和滩涂,有20万平方公里的淡水水域,10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动植物,发展渔业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广阔前景。

609. 渔业分区

按照渔业区划的分区原则,根据各地的水域资源、鱼类资源和渔业生产的特点及其发展方向等地区差异,并以水域类型及其特点作为划区的主导标志,将全国渔业区域划分为内陆渔业、浅海滩涂渔业和海洋渔业三大部分。每部分又以水域差异为主导因素,辅以生产作业和资源特点分为若干区。其中,内陆渔业区域分为7个渔业区,浅海滩涂区域分为6个渔业区,海洋渔业区域分为13个渔业区;并分区概述渔业资源、生产条件与现状、主要问题,提出各区渔业生产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

610. 水产养殖面积

由人工投放鱼、虾、蟹、贝、藻类苗种并进行经常管理的水面面积。包括鱼苗、苗种和成鱼养殖面积。养殖水面是渔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重要规模指标。按经济类型分为三类:①国营渔业,指全民所有制的企业事业单位的渔业。②集体渔业,指农村各种合作经济集体经营的渔业。③农业家庭养鱼,指农民个人经营的渔业。按生产活动场所分为两类:①海水养殖面积,在海水可养殖面积中,人工养殖鱼、虾、蟹、贝、藻类等海产品的海水面积。②淡水养殖面积,在淡水可养殖面积中人工投放鱼、虾、蟹、贝、藻类等苗种,并经常进行管养的水面面积。淡水养殖面积不包括稻田养鱼面积。

611. 淡水养殖

利用池塘、水库、湖泊、江河以及其他内陆水域饲养和繁殖水产经济动物的生产。养殖的对象主要为鱼类。目前,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鲂、鲮、非鲫等经济性鱼类。中国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淡水养殖有以下几种主要生产方式:①池塘养鱼。一般指在面积较小的封闭水体中的鱼类养殖。这种经常处于静水状态的小型水体,多由人工开挖或天然水潭改造而成,面积一般数亩到数十亩,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种养鱼方式。池塘水体较小,水质容易控制,养殖技术也易掌握,是历来群众性养鱼的主要方式。池塘养鱼具有静水养鱼的特点,适宜不同栖息习性和食性的种类进行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诱饵,同时还可以使用施肥的方法来培养天然饵料,特别适宜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状。②湖泊、河道养鱼。指在中小型湖泊或河道的进出水口建筑拦鱼设施,进行养鱼。主要利用天然饵料,辅以人工施肥投饵。③水库养鱼。利用各种类型的水库养殖鱼类。在小型的农田灌溉水库,凡可以防逃、容易捕捞的,可采取池塘养鱼方式。一般较大的平原水库,常采取湖泊、河道方式经营。大型综合水库,主要繁殖保护鱼类资源,辅以少量的人工放养。在水库的库湾修建堤坝或拦网,将其与水库主体部分分开,在被拦的库湾中养鱼,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水库的渔业产量。④稻田养鱼。利用水稻田进行养鱼,既可增加鱼产量,又可消除稻田中的害虫、杂草,疏松土壤,肥沃稻田,增加水稻产量。用于养鱼的稻田必须水源充足,田埂坚实,稻田进出口要有拦鱼设备,田内要开挖鱼沟和鱼溜。⑤工厂化养鱼。运用机械的、电气的、化学的、自动化的现代设施,在水质、水温、水流、溶氧、光照、投饵等各方面进行人为控制,创造和保持最适宜于鱼类生长和发育的生态条件,使鱼类的繁殖、苗种培养、商品鱼的养殖等各个环节都处在人工控制的水体环境中进行无季节性的连续生产。工厂化养鱼主要有自流水式、循环流水式和温流水式。⑥网箱养鱼。用纤维网片、金属网片等材料缝制成长方体、圆柱体等具一定形状的箱体,将其架设在较大水体中,使箱体内外水体可以自由交换,在这样的箱体环境中养鱼就叫网箱养鱼。网箱养鱼是近20年来世界上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现代化科学养鱼技术,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地应用在水库、湖泊、河道等大中型水域中,培育鱼种和饲养各种经济鱼类。淡水养殖是人类获得动物性蛋白质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其生产较稳定,投资少,收益高,且发展潜力大。中国淡水总面积约20×104平方公里,养殖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36.7%。进一步扩大养殖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增加水产品的重要途径。

图19.黄河滩养鱼基地(陕西省)
19.Fish raising base in the Yellow River shoal (Shaanxi Province)
19. Ferme piscicole sur les terres inondables du Fleuve Jaune (Shaanxi)

612. 海水养殖

利用浅海、滩涂、港湾等国土水域资源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养殖的对象主要是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等。海水养殖是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海水养殖历史悠久,早在汉代之前,就进行牡蛎养殖,宋代发明了养殖珍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海水养殖发展迅速,海带、贻贝和对虾等主要经济品种的发展尤为突出,带动了沿海经济的发展,成为沿海地区的支柱产业。按照国际统计标准计算,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海水养殖第一大国。目前,中国海水养殖已经形成大规模生产的经济品种,鱼类有梭鱼、鲻鱼、尼罗罗非鱼、真鲷、黑鲷、石斑鱼、鲈鱼、牙鲆、河豚鱼等;虾类有中国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和日本对虾等;蟹类有锯缘青蟹、梭子蟹等;贝类有贻贝、扇贝、牡蛎、蚶、缢蛏、文蛤、杂色蛤仔和鲍鱼等;藻类有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江蓠和麒麟菜等。

613. 渔场

水产经济动物结群聚集,适宜于捕捞作业的水域。集中捕捞的高产区,习惯称为中心渔场。通常良好的渔场大多位于江、河淡水注入的沿岸水域或在寒、暖流,沿岸水,外洋水等几种不同流系的交汇区,或具有强大上升流的特殊海域。著名的中国舟山渔场即由大量的江河淡水注入而形成。

614. 海洋渔场

鱼类和其他水生经济动物形成集群可供捕捞的特定海域。海洋渔场的形成有两个条件:①必须是有密集的经济水生生物栖息回游的地方。②在该处能经营符合经济原则的渔业。海洋渔场按照鱼类习性分,有产卵渔场、索饵(育肥)渔场、越冬渔场。如果按照地理环境分,有大陆架(陆棚)上浅海渔场、寒暖两流潮境渔场、上升流域渔场、堆礁海岭渔场、感潮线(干满潮线)渔场。世界海洋渔场大部分集中于仅占海洋总面积7%的大陆架海域,其次是外海的海底高地、水下山脉和群岛或珊瑚礁附近海域。良好渔场既是经济水生物密集的地方,也是饵料生物大量繁殖之处,饵料生物对海洋渔场的形成最为重要。全世界有太平洋西北部、大西洋东北部、太平洋中西部、太平洋东南部、大西洋东南部等五大渔场。传统上北半球有开发较早的世界三大渔场:①欧洲西北渔场。指北海及其北部的北大西洋渔场,包括挪威、冰岛大陆架等,主要鱼类有鳕类、鲱、沙丁鱼、鲆、鲽类等。②美洲大西洋北部渔场,包括纽芬兰到新英格兰一带的海域。主要生产鳕类、鲽、鲱、沙丁鱼、鲐等。③太平洋北部渔场。自中国沿岸经朝鲜、日本、堪察加周围海域,阿留申南北海域到加拿大、美国西岸海域。主要渔获物有带鱼、鳓鱼、大黄鱼、小黄鱼、竹荚鱼、鲐、鳕、狭鳕、银鳕、大马哈鱼、鳟、鲆、鲽等。这三大渔场资源已充分开发利用,有的资源已下降,国际间已为保护渔业资源采取计划渔业政策。各渔业国已逐步转向开发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渔场、新西兰渔场、阿根廷外海渔场和南极渔场。

615. 渔业环境

适合渔业生物正常栖息、繁殖的淡水、海水、天然或人工的水域环境。形成要素除渔业生物外,还包括生活在水域中其他生物,以及悬浮和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水底地形和积沉物、影响渔业水域环境的水文气象等条件。按性质可分为非生物环境(理化环境、地形、底质和气象条件)及生物环境(饵料生物、敌害生物、共栖生物和竞食者等)。渔业环境和渔业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到渔业生物的生存、发育、生长、繁殖、死亡、补充、行动、分布及其资源的盛衰。因此,渔业环境的研究在探索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国家或地方的渔业环境保护机构,处理生产部门、社会集团和个人在渔业环境问题上相互关系的活动称为渔业环境管理。常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乃至宣传教育等手段,协调社会经济活动同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渔业环境质量。主要内容有:①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渔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②组织、制定国家和地方的渔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法令;③制定渔业环境保护工作计划;④对渔业水域环境质量实行管理,如组织制定各种渔业环境质量和技术标准,组织开展渔业环境监测工作,组织调查、评价或预测渔业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⑤渔业环境保护科学教育的管理,如确定渔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政策及其发展方向,组织渔业环境保护研究工作,普及和提高渔业环境保护知识,组织交流渔业环境保护成果;⑥渔业环境治理的经济核算和经济管理等。

防止、减少或消除渔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称为渔业环境保护。渔业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的原因主要有:①化学因素。如工厂、油田所产生的工业废物、污水,城市居民排出的生活废物和污水,随地面水流入渔业水域的化肥、农药,等等。这些废弃的化学物质进入水域后,会导致水质和底质成分的改变,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繁殖和生长,其中某些有毒物质则能直接造成水生动植物的疾病和死亡。②物理因素。包括水域的底形、岸形、水流、光照的改变,以及温度、音响、漂浮物和悬浮物等等。其中对渔业资源影响和危害最突出的是拦河筑坝、围湖造田和向水中排放废热而造成热污染等。保护渔业环境的主要措施包括法律的、行政的和技术的各种措施和手段,以禁止和限制各种废物污水和有毒物质排入水域,对渔业水域进行监测,对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破坏和污染渔业环境者实行处罚等。中国为了保护渔业环境,国家已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渔业水质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条例。

616. 禁渔区

全面禁止一切捕捞生产或禁止部分作业方式进行捕捞的水域。是保护鱼类资源或其他水生经济动物繁殖及其幼体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法令,或通过国际的渔业协定规定实施。

617. 农作物单产

反映土地生长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的一种指标。指平均每单位土地面积(平方米、亩、公顷等)上收获的农作物产品数量(克、公斤、吨等)。中国一般以亩为面积计算单位,故亦称“亩产”。通常按各种农作物分别(或分类)计算。一般是以农作物收获总量除以该作物播种面积(或收获面积、耕地面积)求得。按播种面积计算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用于检查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和工作质量的好坏。按收获面积计算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表明在没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作物单位面积所能达到的实际水平。它可用于衡量技术措施应用的效果,为总结生产经验提供依据。

618. 粮食单产

在粮食作物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上,平均每公顷耕地全年所生产的粮食数量。计算公式为:粮食单产=全年粮食总产量÷粮食作物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计算过程中,按有关规定计算粮食总产量和粮食作物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

619. 畜牧业单产

畜产品总产量与土地面积或耕地面积之比。反映单位土地面积或耕地面积所能生产畜产品数量的指标。可以用实物量表示。计算公式为:单位面积畜产品产量=畜产品总产量÷土地或耕地面积。

620. 渔业单产

单位养殖面积上所获得的水产品捕捞量。衡量渔业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单位面积水产养殖量=全年捕捞水产品总量÷本年养殖总面积。通常藻类按实际收获的养殖面积计算,鱼类按全部养殖面积计算。海水养殖面积和淡水养殖面积可分别计算。


上一页上面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