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全世界范围的营养不足

饥饿与死亡率

每年均有数百万人民,包括6百万五岁以下的儿童,死于饥饿。在这些数百万人中,很少有饥饿的受害者招致头条新闻、电视新闻工作者和紧急援助的注意。更多的人是在无人理睬的情况下死去,他们死于长期饥饿和营养不良,这种“隐形饥饿”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发展,消弱了他们的体力并摧毁了他们的免疫系统。
 
在饥饿发生率甚高的地方,婴儿和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也很高,预期寿命低下(见地图和图表)。在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新生儿的平均健康寿命预期仅为38岁(与之相比,24个最富裕国家的“完全健康”寿命为70岁以上)。在饥饿肆虐的国家中,每七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夭折于五岁之前。

当然,导致这些短暂生命的缘由不能全部归咎于饥饿。还有诸多其它因素伴随着饥饿和营养不良,导致了数千万人民过早死亡。在饥饿盛行的那些国家中,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流行病也正在 大为肆虐,在整个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导致预期寿命下降,妇女减少近五岁、男人减少2.5岁。
 
然而,即使排除了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之后,长期饥饿与高死亡率之间的相关依然令人触目惊心。诸多的研究表明这决非巧合。自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大量的分析结果证实,饥饿和营养不良是发展中国家中50%至60%儿童死亡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相对而言,在这些致死原因中几乎不是饿死,绝大多数是因长期得不到足够的膳食和必要的营养所致,这导致儿童虚弱不堪、体重低下和极易受害。
 
正如所料,在发展中国家1.53亿体重偏低的儿童中,绝大多数是集中在营养不足发生率极高的国家。
 
即使是轻度或中度的营养不良,也极大地增加了儿童死于童年常见疾病的风险。总之,分析结果表明,仅轻度营养不良儿童的死亡风险也要比营养充足儿童的高出2.5倍。而严重营养不良 (按体重-年龄比率测定)的死亡风险则显著增大。中度营养不良儿童的死亡风险要比正常的高出4.6倍,严重营养不良的则高出8.4倍。

常见疾病对于营养不良儿童通常也是致命的

在发展中世界,五岁以下儿童每年的死亡数为11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直接死于传染病。但是饥饿和营养不良儿童死于这些疾病的风险更大。

儿童四种最大的致死疾病为:腹泻、急性呼吸道疾病、疟疾和麻疹。这四种疾病合计约占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一半。来自医院和乡村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这四种疾病对于瘦小或体重不足的儿童不仅仅是致命的问题。

就腹泻而言,大量的研究表明,体重严重不足儿童的死亡率比正常的高出九倍之多,体重不足是儿童长期营养不足的最常用指标。同样,体重不足的儿童死于疟疾和急性呼吸道疾病包括肺炎的比例要比营养充足儿童的高二至三倍。

饮食单调、缺乏必要的矿物质及维生素也是导致儿童和成人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缺铁性贫血症大大增加了死于疟疾的风险,而维生素A缺乏症损害了免疫系统、增加了每年因麻疹和其它疾病而导致的死亡总数,约计增加130-250万人。

改善营养状况以拯救生命

大量事实清楚地表明,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可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20世纪九十年代期间,一项对有助于减少儿童死亡率若下因素调查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结论。其中,减少那些营养不良并缺乏足够饮用水、缺乏卫生设施及住宿条件儿童的比例是最为重要的。
 

 

饥饿人口的统计:最新估计值

粮农组织有关营养不足人数的最新估计值证实了令人担忧的趋势—即发展中世界减少饥饿的进展已经十分缓慢,而且多数区域的营养不足人数实际上是在上升。
 
最新估计值表明,在1998-2000年间全世界营养不足人数为8.4亿,其中工业化国家占1100万,转型国家占3000万,发展中国家占7.99亿。发展中国家的最新数据表明,自世界粮食首脑会议(WFS)所确定的基准期1990-92年以来,饥饿人口仅减少2000万。这意味着自首脑会议以来平均每年仅减少250万,此速度远远低于实现在2015年以前将饥饿人数减半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目标所需要的速度。该数据还表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目前需将进展速度提高至每年2400万,几乎是目前速度的十倍。
 
仔细研究这些数据发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状况甚至比乍看起来的状况还要暗淡。全球范围取得的少量进展是少数几个大国快速进展的结果。自1990-92年以来,仅中国一个国家就将营养不足人口减少了7400万。印度尼两亚、越南、泰国、尼日利亚、加纳和秘鲁均减少了300多万,从而抵消47个停滞不前国家中所增加的9600人数。但足,如果将中国的数字不计算在内,自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所确定的基准期以来,其余发展中世界的营养不足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
 
如果从营养不足人数占国家总人口的比例来考虑,情形似乎略为振奋人心。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该比例自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以来确实下降了。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人口增长速度快于营养不足人数的减少。在营养不足比例出现下降的61个国家中,有26个国家营养不足的绝对人口一直在上升。在这26个国家中,印度的营养不足人口已经增长了1800万,尽管其营养不足比例事实上已从25%缓慢地下降至24%。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仍然是营养不足发生率最高的地区,而且营养不足人数也增长最快。但非洲的严峻情况却不尽相同。营养不足人数的增加主要出现在中部非洲;由于从全面崩溃转变为刚果民主共和国一个国家无休止的冲突,该国的营养不足人数已经增加了三倍。

 

研讨会探讨了测定营养不足的方法

在此以及在表1和表2(第31-36页)列出的数字、图表及分析结果,均是根据粮农组织对营养不足发生率的估计数得出的。这些估计数是依据每一国家可获得的粮食数量(国家膳食热能供应或DES)以及通过家庭收支调查测定分配不均的方法而计算的。

为了有助于讨论如何改进这些方法,粮农组织在2002年6月主办了一次国际科学研讨会。该研讨会审议了粮农组织的方法以及其它四种测定饥饿和营养不良发生率或影响的方法。其它四种方法依赖的数据来源各不相同:家庭支出调查;个人食物摄取调查;儿童及成人的人体测量;以及自我评估定性表述调查(例如美国的粮食不安全测定法)。对每一种方法在全球营养不足评估上的利弊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评估。

该研讨会最为重要的结果是:承认这五种方法各测定了粮食安全的不同方面,故可以综合地应用于完善有关粮食不安全以及与其作斗争的相关信息。会议的论文集将于2002年底出版。

 

如同东南亚和南美洲那样,西部非洲在减少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和人数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中美洲、近东和东业(中国除外)的形势却特别黯淡,其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和人数均巳上升。


 

 

 

 

 

营养不足、贫困与发展

1996年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WFS)确立了目标,即在2015年之前将世界饥饿人数减半。四年之后,这一目标被纳入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首项;该项目标不仅将饥饿人口的比例减半,还要将每日生治在1美元以下人口的比例减半。
 
这些目标之间密切相关;脱离另一目标的任一目标均无法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是成功地达到其它《千年发展目标》所必需的。

贫困与饥饿-互为原因、各具不利结果

缺乏食物的程度、营养状况和贫困均密切相关(见图表)。在营养不足发生率高的国家中,其儿童矮小和体重不足比例也很高。而且同样是这些国家,其生活在极度贫困条件下人口的比例也很高。在那些营养不足人口比例很高的国家,也有相当高比例的人口每日靠不足1美元挣扎地生存。

 


虽然贫困无疑是饥饿的根源,但饥饿也同样是贫困的根源。饥饿往往剥夺贫困人民可称之为他们自己的一种宝贵资源:即从事有效生产的力量和技能。诸多研究已经证实,饥饿严重地削弱了贫困人口发展其技能的能力,也降低了其劳动生产力。

 
童年挨饿妨碍智力和体力发育,削弱在学校学习和工作中谋生的能力。发展中国家的家庭食物调查结果表明,当他们长大成人时,鉴于因营养不足而导致体格瘦小,他们在含有体力劳动的工作中所挣的工资较低。其它研究还发现,对于那此处于体质指数(BMI,测量特定休高下体重的一种方法)范围较低端的人们,体质指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其工资就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
 
微量营养素缺乏也会减低工作能力(见第24-25页)。调查结果表明,缺铁性贫血降低手工劳动的生产力达17%。所造成的结果是,挨饿和营养不良的成人所赚取的收入低下。而且,他们往往无法象营养良好的人们那样工作诸多小时或年头,因为他们经常患病而且寿命较短。

饥饿与国家贫穷

普遍存在的饥饿和营养不良削弱了经济运行,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而且是整个国家。业已发现,在若干国家中,光是贫血就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5-1.8%(见图表)。根据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越南研究的保守估计,每年因发育不良、缺碘和缺铁而造成的综合结果就造成国内生产总值下降2-4%。粮农组织最近的计算结果表明,如果在2015年以前实现将营养不足人数减半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目标,每年可产生 1200亿美元以上的效益。该数字反映了摆脱饥饿的数亿人口获得更加长久、更加健康和更具生产力的生活的经济效果。


正如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经济学家罗伯特·弗格尔所指出的,饥饿的人们是无法排除困难而摆脱贫困的。他估计,在1790年英国和法同有20%的人口被排除在劳动力之外,其原因就是由于他们过于虚弱和饥饿而无法工作。他作了计算,在1790至1880年间,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增长约有一半是因 改善营养所致。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状况与英法两国1790年的状况一致,他的分析结果表明减少饥饿可在目前的发展中国家获得同样的效果。
 

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之关键
 
事实清楚地表明,不消除饥饿势将破坏实现其它《千年发展目标》的努力(见插文)。

 

例如,只要还有数百万儿童因饥饿而导致学习能力低下或者被迫工作而不是入学,势必阻碍普及初等教育及文化的实现。认知缺陷与出生体重低下、儿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儿童缺铁性贫血以及缺碘症,均有关联。饥饿还制约了就学情况。在巴基斯坦,年龄身高方面比较小的改善就大大地提高了就学率:男童提高2%,女童提高10%。女童就学率的急剧上升表明,减少饥饿将推动另一个《千年发展目标》的进展,即促进性别平等。
 
本报告其它部分所列举的数据及分析结果还证实,减少饥饿和营养不良对于减少儿童死亡率(见第6-7页)、改善孕妇健康(见第24-25页)以及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疟疾以及其它疾病的斗争(见第24-25页),均可产生决定性作用。

 

饥饿的重点地区

富裕世界普遍存在的饥饿大多是因痛苦难熬、根深蒂固的贫困所致。然而,在任何一个特定年份中,有5-10%的饥饿人口可归咎于特别事件:干旱和洪灾、武装冲突以及政治、社会和经济失衡。这 些事件经常打击那些已经饱受普遍存在的贫困和挣扎在先前自然灾害及人为灾害复苏过程的国家。过去一年的情况也不例外。

 

 

在2002年6月本报告即将完稿之时,有32个国家面临异常的粮食紧急状况;估计有6700万人口由于这些打击急需紧急粮食援助。受影响国家的数目及人口的数目均与前 一年份相同。这些粮食紧急状况的原因及地点大多也和上一年份相似。如同上一年份,干旱和冲突是这些紧急情况的主要原因,而非洲则是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区域。
 
在全世界范围,32个面临紧急情况的国家中有21个国家是因干旱和其它不利的气候条件而导致粮食短缺。有15个国家是由于战争、国内冲突和先前冲突遗留的影响而导致危机,其中也包括因恶劣气候所致。有8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受到了综合经济问题的严重影响,通常伴随着极为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
 
生产季节的干旱气候和过多雨水已经连续两年严重地毁坏了非洲南部若干国家的粮食作物(见下页的情况介绍)。此外,正在进行的和过去的国内冲突结果严重威胁了11个非洲国家1400万人口的粮食安全。
 
2001年,亚洲得到了世界粮食计划署人量紧急粮食援助,这主要是由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持续的危机所致。其它八个亚洲国家因干旱和恶劣的冬季气候而遭遇粮食短缺,其中 包括独立国家联合体许多国家整个经济的下滑。
 
阿富汗由于几十年的国内冲突加上连续数年的干早,致使数百万人口处于极度苦难之中(见下页的介绍)。
 
在中美洲,严重的干旱毁坏了2001年的作物生产,加上世界咖啡价格的暴跌,使得该区域若干国家的农村地区出现饥荒并依赖于粮食援助。

 

 


上一页上面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