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知识中心

背景

牧民分布在世界各地,饲养着数以亿计的牲畜。他们唯一的生计正受到挑战,该挑战和他们居住的环境以及流动性息息相关。牧民是世界上干旱地区、山区和寒冷地区的主要生产者。他们不仅构建起生机勃勃、文化独特的社区,还与许多依赖他们活动的人相关联。政府往往忽视对牧场的投资,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以及对土地权益的保障。这些结果不仅导致了许多偏远地区的高度贫困,还造成了土地和牲畜生产力的低下,以及土地,水和生物多样性资源的退化。

牧民经济

牧民生产系统可以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多个来源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奶、肉、纤维、兽皮、就业及运输这些产品和服务,是对农业、旅游及自然保护的重要投入,在文化和风险管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管理得当的牧场亦可以提供广泛的环境服务,比如碳吸收、水资源保护以及加强生物多样性。

牧民产品和服务产生于一个有效的低投入、低产出生产系统,利用牧场的巨大延伸,达到规模经济。许多产品为牧民生计提供多种价值,并在社区内得到有效运用。虽然在牧民社区以外并不经常交易,牧民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如果营销得当,便可为其带来附加的经济价值。增加对高质量动物产品需求和提高运输及市场基础设施水平的项目,为牧民在商业化和市场化方面提供了创新和提升的机会。

牧民与环境

牧场的特点是,其植被的生长随空间和时间变化达到高峰。在这样的环境下,产量往往不可预测,因而需要采用因地制宜的策略,以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在这样的条件下,使牧民能够通过资源流动与资源互享而更好的发展,并克服不确定因素。

牧民的生产体系往往是大规模作业方式,因此为了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减少对燃料,饲料和肥料的投入。这样一来,由于减少了对外来产品的依赖程度,因此减轻了受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牧民的经济适应能力提高。采用适宜于本地的物种作为育种的基础,从而提高其生产体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以及牧民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牧民的本土化生产方式,其实是模仿当地野生食草动物在生态系统下的生存功能。这解释了,在农牧民出现后,在维护牧场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水土保持方面,为什么仍以传统的畜牧业为根本。牧民在保持原生境方面起到的保护作用,以及对其畜牧品种遗传基因的传承,越来越被认可。

牧民群体

牧民社区的生产系统及其应变策略赖于其文化及社会特征。包括从传统生态知识到集体资源的管理安排,或者采用联合互助的经营方式,例如基于社会关系进行牲畜的交换。这些策略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高牧民的生活适应能力。

牧民们已经深受边缘化的影响,因为定居社会很难理解他们的生存体系,并将外来的社会模式和管理模式强加给他们。这些往往涉及到尝试让牧民定居,或对牧民迁徙放牧设置障碍,或提供的服务不到位,例如对教育和卫生系统的服务。如果让牧民停止迁徙放牧,有可能引起食品不安全问题,因为迁徙式放牧具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后果就是,游牧社区并不信任政府,常常以发生冲突为结局,并因此出现不稳定的局面。

通过进一步与社会大环境融合,以及推动市场创新,新技术及赋予女性权利为改善牧民社区提供了契机。与移动电话及互联网相关联的技术发展,使得为游牧民社区提供服务更加容易,也让牧民社区与已经搬进城里居住的成员之间的通讯得到改善。牧民拥有的各种机会,主要指传统上赋予女性的工作及生产,如今的女性有机会在决策过程中更多发声。